APP下载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015-12-18刘铁楠,吴春涛,吴曼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危险年龄病例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刘铁楠吴春涛吴曼李素新苏鹏宇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①目的探讨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②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配比条件为居住同一地区、同性别、同民族,年龄差不超过±3岁健康人群,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③结果单因素分析: 16个因素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可能有关。多因素分析:选入5个危险因素,危险程度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性别、年龄、糖尿病。④结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性别是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舒张功能不全病例对照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 541

【基金项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资助课题(课题号:MTKJ2014-286)。

【作者简介】刘铁楠(1975-),女,研究方向: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因及临床诊治。

Case control study about risk factor of cardiac diastolic dysfunctionLIUTienan,WUChuntao,WUMan,etal(AffiliatedHospitalofNorth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ngshan06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pproach the risk factor of the cardiac diastolic dysfunction.MethodsThe article deployed 1:2 matched-pairs method of case control study to study the initiation potential factor of the cardiac diastolic dysfunction.All the subjects came from the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matching qualification test was all the subject curie in the same territory,the healthy people with the same gender,the same nation,the age was no more than ±3,with qualific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mono-factor analysis:16 factors maybe related with the impaired cardiac diastolic function.Multiply-factors analysis:the elected 5 factors:the risk degree one after another was Essential hypertension,Coronary artery disease,Gender,Years,Diabetes mellitus.Conclusionthe impaired cardiac diastolic function was the results of many factors.The main risk factors were Essential hypertension,Coronary artery disease,Gender,what result into the impaired cardiac diastolic function

[KEYWORDS]Diastolic function.Case control.Risk factor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是心力衰竭的一个特殊类型。有50%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或只有轻度的减低,射血分数正常。其根本原因为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导致舒张终末期左心室内压力升高,引起左心房、肺静脉内压力升高,从而导致肺淤血、肺水肿甚至猝死。临床研究中发现,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已经发生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国内外对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病原因尚缺乏系统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旨在探索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以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和健康促进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和对照的来源及选择本次研究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患者。

1.1.1病例组来源。选自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12月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查二尖瓣口舒张早期E波的峰值流速(E)和舒张晚期A波的峰值流速(A),依据E/A比值确诊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共96例。

1.1.2对照组选择。对照组为与病例同民族、同性别、年龄差不超过±3岁,居住同一地区、身体健康者,共192例。

1.2研究方法和内容所有入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并设计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部)等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可能危险因素,经多普勒超声监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期E波的峰值流速(E)和舒张晚期A波的峰值流速(A),E/A比值>1确诊心脏舒张功能不全。

1.3资料分析方法

1.3.1建立数据库。资料由EXCEL建库,经双人双遍核对后,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2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1.3.3分级分析。对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定量因素进行分级分析,其公式为:RXC列联表χ2检验公式;一般四格表χ2通用公式;成组四格表比值比(OR)公式;OR 95%CL的Miettnen法计算公式,趋势χ2检验公式。

2结果

2.1调查资料的均衡性和可靠性

2.1.1资料的均衡性。本次研究为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舒张功能不全患者96例,健康对照192例。其中病例组男性56例,女性40例。对照组男性101例,女性91例。对照组与病例组民族、性别相同,居住在同一地区, 年龄差不超过±3岁。经两组间的均衡性比较,结果是均衡的,具有可比性。

2.1.2资料的可靠性。为了证实调查资料的可靠性,笔者进行了复查、复查比例为20%,对初查和复查结果中有差异的16个变量进行了Kappa检验,结果Kappa值均大于0.56,u>2可靠。(P<0.01),一致性良好,说明调查资料的质量具有可靠性。

2.2单因素分析将调查的7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16个因素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发生有关,其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部)等12个因素为危险因素(OR>1)。锻炼、牛奶、低盐饮食、水果4项因素为保护因素(OR<1)。由于在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调查中对照组无阳性出现,故此因素无法列入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采用χ2测验其χ2=18.18,表明遗传因素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有关。

2.3多因素分析为了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再次引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经过计算机运算,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性别、年龄、糖尿病和锻炼等6个因素,相对危险性(OR)见表2。

表2 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定量因素分级分析经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析,选出4个有显著性意义的定量因素,即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性别、年龄,进行了分级分析,结果4个因素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女性患者,伴随年龄增长,发生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大。经趋势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

3讨论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是近年来发现的机制不同于收缩功能不全的新一类型的心力衰竭,并且在高达50%心功能不全患者中能够发现[1]。自从1984年Doughterty等报道了一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仍出现慢性心力衰竭以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力衰竭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与心肌肥厚、心脏几何形状改变、心肌顺应性下降、心肌耗氧量增多、心肌僵硬度增加及心肌缺血阈值降低有关[2]。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心脏顺应性下降,从而引发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3]。本研究也证实,原发性高血压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OR=8.86,β=2.81)。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4]。这与老年人的左心室重量随年龄升高,同时其他危险因素也在增加共同促进了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有关[5]。本研究发现,年龄因素为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的最高危因素之一(OR=5.39)。糖尿病患者中,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亦明显升高,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引发心肌损害以及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有关。笔者研究显示,糖尿病与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明显相关[6]。同时研究过程中发现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可能原因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寻。

参考文献

[1]苏涛,黄伟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流行病学展望[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6,23(5):283

[2]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9-270

[3]孙宁玲.要充分重视左心室肥厚及心脏舒张功能不全[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1321-1323

[4]Zile MR, Brutsaert DL.New concepts in diastolic dysfunction and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Part I: diagnosis,prognosis,and measurements of diastolic function[J].Circulation,2002,105(11):1387-1393

[5]卢剑华,李彩华.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7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3):289-290

[6]陈红梅,许燕.2型糖尿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病人临床特点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4(1):9-12

(2015-05-25收稿)(岳静玲编辑)

猜你喜欢

危险年龄病例
变小的年龄
“病例”和“病历”
喝水也会有危险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拥挤的危险(三)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