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部队快速跨区机动能力的对策

2015-08-15李源源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跨区机动部队

李源源

(71521部队,河南新乡453002)

未来战事一旦爆发,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必将非常有限,快速机动是部队最短时间部署到位塑造有利态势的前提,更是火力灵活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1]。跨区机动能力主要涉及到远程投送和战场机动这两个重要阶段,是对空运、海运、铁路、摩托化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本文重点从机动准备、机动筹划、机动指挥和情况处置4个关键点着手,提出提高部队快速跨区能力的对策。

1 在机动准备上要坚持实案牵引,突出平战一体、军地融合

跨区机动中走错路线、抛锚掉队、抢修速度慢等问题均可在机动准备不充分中找到原因。要把全员全装快速安全机动到位作为遂行任务的首要环节,及早准备,反复论证。

一是结合任务,加强早期信息搜集研判。道路、桥梁、敌社情和预案计划等相关数据信息一定要及时更新、量化计算,要经过分析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是围绕单车配载、运力平台装卸载、捆绑加固和应急抢修等必备技能,加强基础训练,最大限度降低快速机动中人为制约因素。

三是着眼战时“大规模、远距离、多方向”机动需求,加强联合投送训练,健全与地方军交运输部门协作机制,规范保障计划的拟制与对接、保障需求的申请与办理、保障实施的组织与协调,确保战时跨区运力衔接顺畅。

四是围绕后装物资器材高效保障,坚持以利于战备、便于保障、提升效率为基点,依据部队运输平台的种类性质(主要包括履带、轮式主战装备和通用运输、指挥车辆),科学制订实案化对策措施,小到物资堆垛、大到战略预置,都要精确计算、准备。

2 在机动筹划上要聚焦作战任务,突出因势制宜、科学统筹

要在了解我方机动底数和作战对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一体筹划。

一是机动指导上要注重动慑并举、走防一体、立体机动。把机动和威慑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机动前期主要从作战布势上考虑,力争形成对对手的威慑作用,后期主要从战役战术行动上出发,突出隐蔽行动,为完成后续任务创造条件。

二是机动方式上要注意结合实际发挥各自优长[2]。铁路和船运输送是解决重型装备和主力部队机动到位的主要手段,要立足饱和运用,尤其是战时全路运力必将非常紧张,若不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力份额,部队就不能按时到位;要多安排摩托化机动部队,目前,全国公路网非常发达,且路况较以前有较大的提高,无论是东南、东北还是西南方向,备选路径都有多条,机动筹划时除履带装甲、工程机械和部分牵引装备外,其他轮式轻型装备应尽量多安排摩托化机动,可减轻铁路输送压力,以便于快速到位。尽可能多安排侦察、通信、工兵力量随前指空中输送或高铁快运,便于前指到位后,尽早进行组织现场勘察、情报侦搜、指挥协调、通信联络等工作,为后续部队机动提供更多的保障。

三是机动部署上要利于作战。应注意把握3个原则:①与作战部署相一致的原则。要依据作战预案和作战编组,做到与任务相衔接、相配套。比如,先投入的力量应靠前部署,率先机动,率先进入,力避进入后再作调整,保证一次性到位展开,随即形成有利的战场态势。②成建制使用的原则。尽可能保持部队建制相对完整,便于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③利于输送配载的原则。目前铁路输送干线换长大多在770 m以上,但也有较短的,如鹰厦线换长只有572 m,应针对不同线路的换长进行输送配载,因地制宜地展开小梯队、多批次,多路线、多地幅机动部署。

3 在机动指挥上要围绕动中通联,突出多手准备、多方协作

“侦、控、打、评”各要素装备车辆杂,部队基本部署分散,行军序列长,列车梯队多,通信联络困难,建立强有力的指挥是保证部队按要求到达目的地的关键。

一是机动指挥机构编成要合理。要做到与作战任务、指挥手段、关系转隶3个相适应,突出“活、精、全”。“活”是指根据各种机动方式需要灵活编组指挥所,使之符合机动指挥需要。例如,在跨区机动中,针对铁路输送和摩托化行军开进的需要,可设置机动中的前进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后方指挥所,做到前方有接应、途中有应急、后方有保障,保证对部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精”是指各指挥所编成精干,降低被敌侦察和打击的概率,使指挥所开设时间短、简便,工程作业量小。“全”是指指挥所功能和要素全,要提前考虑到达地域后能够立即遂行相应作战任务。

二是动中指控方式与通联手段运用要灵活。要做到集中与分散、按级与越级、全程与重点相结合,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综合运用。①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就是对主要方向(如铁路输送的梯队)以集中控制为主,对次要方向(如空运和摩托化行军梯队)以分散控制为主;在机动转换阶段和事关全局的关键环节(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以集中控制为主,其他时节以分散控制为主;通信联络顺畅时,以集中控制为主,遭敌电子干扰、通信联络困难时,以分散控制为主,做到“收”之有方、“放”之有度,发挥多级控制的综合效能,实现对部队的有效控制。②按级控制与越级控制相结合,就是在我方纵深机动时,敌情威胁小、通信易组织、情况比较熟悉、时间相对充裕,此时应以按级控制为主。接近战区,机动空间缩小,社会和自然条件与内地相差悬殊,情况不了解,加之我处在敌远程空地火力的反制范围内,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出现,有时来不及逐级处理。为及时处置情况,保证机动的顺利实施,应以越级控制为主。③全程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要把机动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从全局出发,控制好机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实施全程控制。加强对机动中重要环节和危及机动实施的危急点的控制,及时处置制约机动实施的各种情况,实施重点控制,保证机动顺利实施。④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国家既设通信线路的国防作用,在充分运用有线电通信手段的基础上,组织铁路和空中机动时,可视情利用铁路、民航部门的专业通信网保持联系。组织摩托化机动时应综合运用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运动通信和旗语、哨音、灯光等传统手段,确保指令能到边到底、实时畅通。

三是加强单位内部以及与友邻部队、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关系协调。机关、分队要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平行展开工作,主动协调联系机动有关事项,争取多方支持,及早解决机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确保上级意图得以快速贯彻落实。

4 在情况处置上要着眼强敌对抗和复杂局面,突出情况预判、多策并举

战时部队机动往往面临点多、线长、人少、物缺、情急等困境,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能及早预见可能情况,审时度势,机断处置。

一是抓好各级各类指挥人员组织能力训练。要在平时课目设置、处置效益、考核讲评等细节上把干部骨干突出出来,重点研练分析判断、组织指挥和协同保障,提高指挥员应急处突能力。比如,在组织战场机动时,可训练指挥员通过越级指挥、跨建制委托指挥、简化口令和建立直达通信链路等方式进行超常处置。

二是合理构建机动保障模式和各类组织。各级职能部门均应建立相关保障机构(例如,战斗勤务保障组、政治工作组、生活保障组、抢救修理组、器材组、弹药组等),针对侦察预警、对空防护、后勤补给、装备抢修等机动需求实际,构建伴随保障与定点保障相结合、整体保障与独立保障相结合、计划保障与随机保障相结合的动态保障模式,在立足自我统供统保的基础上,主动作为,遇到类似空、海、铁运运力不足和空情预警接力等本级无力解决的难题时,应申请上级特供特保,能够跨区转隶卫勤、军需油料等供应关系的,应主动联系友邻代供代保,涉及建立绿色快速通道、热食供应和技术支援的,应积极协调地方联供联保。

三是完善机动保障资源配套建设。要以作战检验评估和军队建设规划为契机,制订与军事斗争准备方案相配套、与装备保障任务相适应的机动保障预案,按照实战标准落实定人、定物、定车、定位、定任务等“五定”要求,根据机动需求配齐各种抢救抢修器材,狠抓装备车辆技术整治,做到不带故障上路、遇到故障能排除,确保机动处突能快速有效应对。

[1] 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88.

[2] 焦红灯.提高部队远程机动能力浅探[J].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学报,2010(5):64-66.

猜你喜欢

跨区机动部队
俄部队军演
组织水稻跨区作业,提高水稻机收水平
千余台雷沃谷神履带机随“天中麦客”浩荡出征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老部队
滚转机动载荷减缓风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