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铁路军事运输适运性研究

2015-08-15贾利博常春伟张艳萍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动车组高速铁路物资

贾利博,常春伟,张艳萍

(1.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天津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国防交通系,天津300161)

我国高速铁路以其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快、乘坐舒适度高、能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经过十几年迅猛发展,建设成果丰硕。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基本建成总规模4万km的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所有人口50万以上城市,形成一张以高速铁路为骨干、覆盖全国的快速铁路网。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在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国防运输开辟了新的战略通道[1]。对高速铁路军事运输适运性进行研究,是挖掘高速铁路军事运输潜力的客观要求,可为高速铁路贯彻国防要求工作提供指导,为高速铁路军事运输潜力向战略投送能力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1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

1.1 高铁线路发展情况

根据我国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8万km,截至2014年底已完成1.6万km,稳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60%以上。“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逐步成型,路网布局更加完善。2015年7月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总数达到2 844.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 696对,占旅客列车总数的59%;开行范围扩展至全国28个省(市、区),动车组开行组数不断增加,线路布局更加广泛,高速铁路在我国现代交通体系中重要性日益增强。

1.2 动车组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动车组技术在摸索中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神舟内燃动车组、先锋号电力动车组和中华之星电力动车组,到2004年4月1日,国务院明确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分别在2004年8月和2005年10月公开招标引进200 km/h、300 km/h动车组项目。

在引进国外动车组技术的基础上,我国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动车组制造的综合技术水平逐渐步入世界领先行列。2007年12月22日,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列国产300 km/h CRH2-200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2008年4月11日,国产350 km/h 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下线,并于8月正式投入京津城际铁路运营;2010年4月,CRH380A和谐号动车组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可以满足持续运营时速350 km/h,最高运营时速380 km/h,最高试验时速400 km/h;2011年1月9日,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新一代和谐号CRH380BL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速铁路先导段运行试验中,创造了487.3 km/h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2011年12月,CRH500在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建造完成,试验速度达到500 km/h,并于2014年4月在杭长高铁南昌西至萍乡北段进行测试。动车组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速铁路运输快速性优势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2 高速铁路军事运输潜力分析

2.1 运行速度快,为战略投送能力快速生成创造了条件

现代战争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突发性强,部队无论是在战时进行机动转移,还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实施兵力部署,对于军事运输快速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作支撑。战略投送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基本标志,是国家战略威慑力的重要基础,是军队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必不可少的力量支撑,是夺取军事制高点的战略筹码。高速铁路作为现代化的交通方式,运行速度快,具有无法比拟的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战略优势。同时,作为国家现代交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双重功能。因此,通过对高速铁路贯彻国防要求,使高铁在军事运输中充分发挥速度快的优势,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铁路军事运输效率,在增加了军队战略投送手段的同时,也为战略投送能力快速生成创造了条件。

2.2 持续运量大,为军事运输潜力充分发挥构建了平台

随着科技的进步,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现代战争物资消耗巨大。从单兵平均日耗物资来看,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时,美军单兵平均日耗物资为29 kg;60年代越南战争时,增长为117 kg;海湾战争中,美军地面作战部队的单兵平均日耗物资达200 kg。从单次战争来看,以海湾战争为例,各国部队在42天里投入飞机2 780多架,出动11.2万架次,投弹万余吨,耗油 4.5 万 t,平均每天耗费物资达3.4万t。面对当前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物资消耗空前巨大,部队投送能力的强弱对战争胜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铁路运输是军事运输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大多数军事运输任务。在战时或突发状况下,军事运输体现出方向单一、流向集中、运量剧增的特点,单纯依靠现有普速铁路难以满足与日俱增的军事运输任务。同时,高速铁路线路独立于普速铁路,而现有铁路军事运输只针对普速铁路,高速铁路线路的运输能力难以得到利用,其运输能力大的优势更无法发挥。高速铁路间隔3 min的“公交化”开行模式,每列1 100余人的运载能力,日均上百对的开行能力,已具备1个建制师人员携带轻武器、日机动近4 000 km的强大能力,形成了国家交通巨大的战争保障潜力,业已成为我军大规模、整建制轻装部队输送的首选方式。对高速铁路贯彻国防要求,利用高速铁路运输人员和部分物资,可以极大地缓解普速铁路线路最大通过能力不足的限制,充分发挥高速铁路运量大的优势,显著提高军事运输能力,有力促进高速铁路军事运输潜力的充分发挥。

2.3 乘行环境好,为输送部队的战斗力生成提供了保证

在使用铁路货车的漫长历史时期内,人员乘行条件极其艰苦,生活环境极其不良,特别是长时间处于近80 dB噪声的环境中,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非常大,部队卸载后难以迅速形成战斗力。2007年人员全部改乘客车后,由于难以解决零星空调客车的供电问题,加之旧型客车数量有限与带发电机的“母车”数量极少,乘行条件没有根本性改观[2]。动车组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和体现,涉及系统集成技术、车体技术、转向架技术、制动技术、牵引传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具有振动低、制动曲线平滑,冲动小、噪声低,宽车体、空间大,可调式旋转座椅、温度与湿度可控、空气自动调节、压力自动保护、应急通风等特点,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员乘行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适于全天候、多地区、长距离持续输送的保障要求,在提供安全舒适乘行环境的同时,也为部队战斗力的快速生成提供了可靠保证。

2.4 中转环节少,为战略投送顺利安全实施奠定了基础

高铁的本质是客运铁路,与普通铁路的技术经济特征截然不同。动车一体的列车结构,取消了技术站的更换机车、技术检查等作业;全封闭的高架线路设施,减少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全密闭的车体,降低了输送中的安全隐患;长大区间的设置,减少了沿途停靠车站的数量,站停时间缩短为1~2 min。这些技术特点,减少了运输中转环节,增强了军事运输安全隐蔽性。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日渐提高,敌我双方对交通线的控制与反控制、封锁与反封锁斗争日益激烈,交通基础设施重点目标极易遭受敌方攻击。加之交通基础设施大多易毁难修,给我方交通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军事运输而言,根本目的是安全顺利实现人员、物资的位移,因此利用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的运输方式实施军事运输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军事运输的对象包含许多危险品,诸如弹药、油料、武器装备等,给运输安全带来隐患;另一方面,军事运输面临着敌方的攻击与破坏,需要在运输过程中做好隐蔽伪装。同时,所选运输方式要满足遭遇袭击后快速保通的需求。新型的高铁车站在设计理念上更加注重与城市交通的无缝对接,一切换乘行为都可以在车站内完成。例如北京南站,就是一个集干线铁路、市郊铁路、城市地铁和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可容纳上万人同时候车中转,增强部队集结、乘降、装卸过程的隐蔽性。高速铁路主要用于平时运载普通群众,不是战时侦察和打击的重点。利用动车组进行军事运输,不改变原有外形涂装,敌军很难侦察判断动车组是否执行军事任务,难以确定打击目标,提高了部队运输过程中的隐蔽性。高速铁路安全隐蔽的优势十分符合军事运输特点,适应军事运输需求。

3 高速铁路军事运输任务分析

3.1 高速铁路军事运输时机分析

立足高速铁路运输优势的充分发挥,结合军事运输需求,利用高速铁路进行军事运输,高速铁路军事运输主要有以下几个时机。

(1)应对突发情况。我军除了承担保家卫国、巩固国防的使命之外,还要承担在多种突发情况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一方面,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如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需要部队快速反应、快速投送、快速部署到指定地域。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全军共出动兵力13.7万人参与救灾。其中,从济南军区、兰州军区调动的部队,由于时间紧迫,铁路机动临时改为空运,确保了部队按时快速机动。可以看出,利用既有普速铁路进行军事运输,无法满足部队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快速性需求。另一方面,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日益严峻的暴恐活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提高部队应急机动能力,尽快将武装力量投送到指定地域,是完成反恐维稳任务的客观需要。从最近几次暴恐事件来看,袭击目标多选择较为偏远的地区,运输条件较差,公路、航空运输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部队对运输快速性和安全性的要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成果丰硕,高速铁路网络不断完善,高速铁路速度快、运量大、安全性高等特点逐渐突出,军事运输价值日益凸显,尤其适用于平时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轻装部队快速机动[3]。

(2)战前准备。随着科技的进步,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现代战争物资消耗巨大。在战前准备阶段,需要把必要的物资提前部署在预定地域。我国国土面积广、战略纵深大,物资往往储备在较为偏远地区,需要经过较远路程才能运达作战区域。另外,战场情况瞬息万变,需要部队用最少的时间运输足够的物资。普速铁路运输效率低,制约了战前准备工作的开展。利用高速铁路运输可以充分发挥其速度快、运力大的优势,提高运输效率,为部队作战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3)救援。一方面,现代战争中,部队机动频繁,给伤病员运输带来了挑战。将伤病员安全迅速地转移到后方,使其得到及时妥善救治,不仅可以降低死亡率,减少残废率,直接关系到部队人员的健康状况,而且减小了伤病员对于部队频繁机动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战斗力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面对自然灾害、突发情况时,受灾地区医疗力量紧张,大量伤病员难以得到及时救援和治疗,必须将其快速运输到周边地区医院,此时高速铁路快速性的优势更加凸显。

3.2 高速铁路军事运输对象分析

(1)轻装部队。轻装部队是当前条件下我军执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的主要力量,其以人员为主、携带轻武器的特点十分适合利用高速铁路进行运输。一方面,当前我军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非战争军事任务,轻装部队足以满足任务需要,不需要大型装备伴随保障,传统普速铁路运输速度慢、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另一方面,轻装部队与平时乘客所占空间相似,对高铁动车组而言,无需大规模改装即可充分满足轻装部队运输需要。以CRH380AL为例,16辆编组,包含2辆一等座车/观光车(27人/车),2辆一等座车(56人/车),1辆商务车(24人/车),10辆二等座车(5号车73人/车,其他车85人/车)和1辆餐车(38人/车),可满足单列运输人员1 066人。

当前条件下,高速铁路运输的对象主体是人员。以往铁路军事运输利用铁路棚车作为代客车,运输速度慢、行驶时间长、生活环境差,乘坐代客车的官兵下车后常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和反应迟钝等现象,下车后需要原地休息调整才能正常行动,不仅影响官兵身体状况,也制约了我军战斗力发挥。2007年10月29日,原铁道部和总后勤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铁路军事运输使用客车运送人员的通知》(后交[2007]611号),决定自2008年1月起,取消代客车,人员运输全部使用铁路旅客列车,乘坐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仍存在运输速度较低、运输时间较长的问题。高速铁路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融合了交流传动技术、复合制动技术、高速转向架技术、高强轻型材料与结合技术、减阻降噪技术、密封技术、现代控制与诊断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在全封闭客运专线上运行,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运输速度,缩短了运输时间,进一步改善了官兵乘坐舒适性,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充分发挥。

(2)伤病员。无论是战时伤病员后送,还是抢险救灾时伤病员救援运输,都对运输的快速性、平稳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恰恰是高速铁路的突出特点,利用高铁进行伤病员运输具有先天优势。快速性方面,高速铁路可以保持350 km/h运行,且发车间隔可缩短至3 min,加之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布局日益完善,与普速铁路相比具有极大的速度优势;平稳性方面,高速铁路在封闭的客运专线上独立运行,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3)物资。轻装部队运输时,不需要运送大型装备,但必须携行枪、背囊等物资装备,其形状不规则,高速铁路动车组设计的行李摆放空间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高速铁路作为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完全可以用来运输军用物资,但是由于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军事需求,当前高速铁路缺乏货运运输实践,使得高速铁路不适应军事物资运输需求,运输潜力难以得到发挥。与旅客普通包裹不同,军事物资的运输数量大,且同类物资外形尺寸一致。对军事物资进行规范和明确,对开展高铁运输军事物资工作十分重要。

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轴质量不大于17 t,每节车厢自质量约55 t,载质量约10 t。进行物资运输时,应避免运输对象集重、超重。可运输物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a)可放行李架物资。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行李架尺寸为高300 mm、宽490 mm,承载能力1 000 N/m,外缘集中载荷850 N[4],可以满足小件物品摆放。

(b)可堆码物资。对于大量小件物资,可直接在动车组车厢内堆码。以动车组二等座为例,座位间距 990 mm,宽 474 mm、高 1160 mm、厚536 mm。因此座椅之间地面中可摆放物资尺寸长×宽应小于948 mm×454 mm(2座)或1 422 mm×454 mm(3座)。如果有条件,可在车站工作人员协助下快速拆除座椅,扩大车厢空间,动车组列车可以拓展出类似棚车的运输空间。此时物资尺寸限制为车门尺寸,动车组侧门净通过尺寸900 mm×2 050 mm,外端门净通过尺寸1 100 mm×2 050 mm,内端门净通过尺寸800 mm×2 000 mm,因此物资尺寸长度应满足在侧门端门转弯、宽度小于800 mm、高度小于2 000 mm的要求。

(c)可在支架放置的装备物资。可设计不同类型摆放支架,存于铁路备品库,或由部队携带,需要时架设于车内,集中摆放枪支等装备。

4 结语

新世纪新阶段,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我军使命任务逐渐拓展,部队对于快速投送的需求日益突出。作为军事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的每一次进步,都更好地满足了部队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军事运输的发展。作为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在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军事运输开辟了新的战略通道,具有很强的军事运输潜力。深入分析高速铁路军事运输潜力,进而对高速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使高速铁路满足军事运输需求,充分发挥高速铁路军事运输优势,将高速铁路军事运输潜力转化为战略投送实力。

[1] 常春伟.民用运载工具建造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R].天津:军事交通学院,2013.

[2] 张艳萍,张文河,吴洋,等.我国高速铁路战略投送能力生成问题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3,15(11):1-5.

[3] 孙玉东.高速铁路对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防交通,2011(1):29-31.

[4] TB 10621—20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9.

猜你喜欢

动车组高速铁路物资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预制胶拼架桥法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实践
石太客专动车组低速过调谐区收H码停车问题分析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高速动车组高压安全防护应用研究
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关键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