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系膜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2015-04-16张磊桑昌美赵淑萍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淑萍张磊肌纤维

张磊,桑昌美,赵淑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山东 青岛 266003)



肠系膜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张磊,桑昌美,赵淑萍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山东 青岛 266003)

病人,女,14岁。因乏力1年、发现盆腔包块2 d入院。病人1年前开始出现乏力,1月前感乏力加重,外院查血红蛋白81 g/L,给予“补铁药”治疗后,效果欠佳。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体检:T 37.0 ℃。肛诊盆腔内可触及一长径约10 cm大小的包块,质地中等,边界欠清,无压痛。实验室检查:CA125为140.40 kU/L,WBC 9.02×109/L,RBC 3.04×1012/L,Hb 63 g/L,PLT 624×109/L。CT显示盆腔内有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尚清,局部与右附件分界不清,病灶最大横截面约16.1cm×8.5 cm,内部密度欠均匀,盆腔内未见淋巴结大。妇科B超显示盆腔内有一14.6 cm×11.9 cm×7.9 cm大小低回声包块,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术中盆腔内可见约300 mL淡黄色积液,横结肠肠系膜可见直径约12 cm大小实性包块,呈分叶状,表面血管粗大丰富,包膜完整质脆,周围可见淋巴大结,肠管未累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灰黄结节状包块2件,直径均为15 cm,表面包膜较完整,切面灰黄色、质软,镜下诊断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entin(+),SMA(-),S-100(-),Caldesmon(-),CD117(-),CD34(-),Dog-1(-),Desmin(-), Calretinin(-),Ki67阳性率约5%;诊断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病人术后未行放化疗,定期随访。术后1月复查Hb 104 g/L,RBC 4.07×1012/L;术后3月复查Hb 126 g/L,RBC 5.33×1012/L。

讨论 IMT是一种独特的少见的肿瘤,病理类型为低度恶性或者交界性的间叶性肿瘤,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有大量的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由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性,加上对其认识模糊和检查方法不当,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IMT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对创伤、慢性刺激、感染的过度修复而引起,如发生于肺部、脾脏、肝脏等处的IMT可能是由EB病毒、疱疹病毒8等引起。IMT也可能是一种IG4相关疾病,此种疾病的特点是病灶部位淋巴细胞的IG4蛋白高表达,是可发生于多个部位的慢性炎症过程。该病好发于肺、肠系膜、大网膜及后腹膜,也可见于软组织、头颈部、肝、脾、泌尿生殖系统、骨、胰腺、小肠等。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人可有贫血、发热、体质量降低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小板增多症等。绝大多数IMT属于良性,也有中间型或是恶性。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化疗和放疗对IMT无明显疗效,术后应严密随访。本例术前诊断为盆腔包块,结合病人的肿瘤标志物(CA125 140.40 kU/L)考虑肿瘤为卵巢来源的可能性大。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后分析本案例,病人术前检查的Hb(63 g/L)和PLT(624×109/L)的结果,与上述症状相符。由于IMT发病率低,临床上少见,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指标,术前诊断困难,大多数病人是在手术切除后得以确诊。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病例报告

(本文编辑 刘宁 于国艺)

2015-02-16;

2015-05-31

张磊(1970-),女,硕士,主治医师。

赵淑萍(1966-),女,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mial:zhaosp66@126.com。

10.13362/j.qlyx.201504025

R735.4

A

1008-0341(2015)04-0454-01

猜你喜欢

淑萍张磊肌纤维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一代鸿儒王应麟
月湖书生徐时栋
乔淑萍:山城儿童的守护神
Temperature and doping dependent flat-band superconductivity on the Lieb-lattice∗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THE GLOBAL ATTRACTOR FOR A VISCOUS WEAKLY DISSIPATIVE GENERALIZED TWO-COMPONENT µ-HUNTER-SAXTON SYSTEM∗
“口”“ㄙ”偏旁混用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