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国球文化建设点燃教育梦想

2015-04-07董文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国球文化建设课程改革

董文莉

摘要:通过开展有特色的国球文化,开发乒乓球的课程,提高老师自身体育素质,寻找一个完善的学习和训练的方法,同时进一步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乒乓文化活的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国球 文化建设 课程改革

自2007年8月开始,我担任本校校长这一管理工作,进入课堂一线,了解情况,开展调研工作,并将我校在城关区教育局对各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连续七年我校文化课水平测试成绩在全区一直居于前列,而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方面的评价不高,处于全区中下水平,体育艺术方面的评价权重得分几乎为零,学校工作缺少创新和特色。如何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是当时我們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于是,我校聘请专家和教育局领导对学校的教师资源、学生状况、家庭教育、社区资源、教学设备等等进行全面评估,综合分析学校的整体办学状况,确立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

1开展乒乓文化的意义

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魂,它代表了学校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它能筑就师生幸福完整的校园生活,建设师生共同的文化家园,搭建学校和谐的文化氛围,突出学校文化的个性化、序列化、人文化和制度化。乒乓是中国的国球,而国球文化也是中国乒乓球文化,乒乓球速度快,变化多,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内对瞬息万变的击球有较强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协调性。通过参加乒乓球运动,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切磋球技,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目的。

2文化立校

2010年,乒乓球运动已经在全校普及开来,校国球队也已经建立,从乒乓课程的设置到乒乓大课间的实施,一人一排的特色逐渐凸显。使乒乓特色辐射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使之更加系统化,从而促进学校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提升。

“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通过国球物化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四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建设国球文化。除旧纳新,我们修订了适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各类规章制度,并在“国球馆”“启蒙苑”“乒乓墙”“乒乓长廊”的建设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学校乒乓环境文化建设,现已涵盖了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国球发展史、乒乓外交、乒乓技术、乒乓规则、乒乓健将等多方面的内容。每年举办一届乒乓体育文化节,结合体艺“2+1项目”,结合乒乓大课间,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拓宽国球活动文化建设的平台。我校完成了乒乓球由一项运动到一种文化的转折跨越。

3特色兴校

对体育课程的改革。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乒乓校园文化的日益积淀、球队规模的日渐扩大、成绩的日益提高,我校文化建设团队抓住这一契机,因地制宜适时开发了乒乓校本课程,利用乒乓技能课,综合性学习课,使国球校本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饱满。我校采取“五步走”的开发策略:即“建设团队——制定方案——开发课程——活动展示——资料积累”。我校成立了乒乓校本课程编订小组,结合各个年级学生的学龄特征制定课程大纲,并细化落实至各个年级各个学期,由乒乓校本课程编订小组分年级承担课程教材的采编并进行教学实践,整理优秀教学设计,编订为可操作的简案集,并不断完善。为了使这项特色课程能够更好地推开,我们在操场上井字形摆放了30张乒乓球台,满足了特色课程的开展。

(1)我校改革了全校国家体育课程教学的时间、场地、进度,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在每学期固定1.5个月~2个月的时间集中完成国家课程中规定的基本的教学内容,如跑、跳、投、技能技巧等;并按不同的活动内容统一划定相应的活动区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安排在相应的教学区域内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教导处还统一安排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保证各年级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活动场地不冲突,从学校管理层面保证国家课程规定的学习内容得到保障。每学期剩下的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校继续将乒乓球台井字形摆放,开展乒乓特色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导处随时了解实施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协调。

(2)实施“分散安排”——除了统一安排国家课程的学习内容之外,我们还将国家课程规定的一些教学内容分散到学校特色课程的学习之中,使它与学校特色课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我们要求体育教师在完成学校特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将跳绳、徒手体操、素质练习等一些身体活动渗透其中,使学生能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4质量强校

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以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根据我校的基本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我校的乒乓球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得力措施,保证特色教育工作的提升。

(1)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建立领导小组,制定一个完善的乒乓球课程管理制度,包括考核奖励。同时,在施行计划时,把乒乓教育放在平时议事日程之首位,明确目标,内容详细,加大对本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和贯彻。

(2)坚持课程研究。因为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什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离不开四个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如想提高乒乓基本的技术,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这时就要教师加强对科学的研究,把全年级的乒乓课程和活动课程教学,编制进入本校的课程。

(3)普及提高相结合。大力开展本校的乒乓球运动,提高乒乓球的普及工作,打造一个以乒乓球文化的特色学校,对广大家长宣传乒乓球教学的意义,营造以乒乓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学校网页等途径宣传乒乓球文化,在乒乓球活动中可增加兴趣小组,丰富乒乓文化的活动,如乒乓知识竞赛、乒乓摄影绘画强化、乒乓小专题研究等活动,来进一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

5结语

在国球文化建设中,我们建立了“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效应链,通过国球文化和全民健身两条线,将文化和健康理念植入社会,影响社会,服务社会,得到了多方的社会认可。国家部教育督学以及甘肃省总督学在我校进行教育质量检测时高度评价了我校“发展阳光体育,以国球特色促进学校发展,形成文化积淀”的做法。世界乒乓球冠军、中国乒乓球女队总教练、中国乒羽协会副主席陆元盛高度肯定了我校的乒乓特色,认为“学校普及乒乓运动,挖掘乒乓文化,真正使国球这项全民运动深入人心。”一阵春风可以酿造一个春天;一根杠杆可以撬动一个地球;相信通过我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一定会使乒乓球特色教育在我们的校园里更好的开花结果,最终成为引领我校发展的校园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海侠.开展国球运动,提高农村中学生综合素质——探讨“领会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21):86.

[2]董声.国球发展的悖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3-16.

[3]沈文丽.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大学生乒乓球项目开展现状调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1):87-89.

[4]蔺华.论乒乓球的教育思路[J].科技视界,2015,(3):331.

猜你喜欢

国球文化建设课程改革
国球国车一起炫!风神携手国乒公益直播传授乒乓技艺
中国的“国球”
“国球”是这样炼成的
乒乓球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