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2015-04-07许唱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观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许唱

摘要:有的人观察事物快而好,有的人观察事物慢而不好。这里有个方法问题。观察的顺序就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观察时可以按照对象特点,要有个序,不能东张张西看看,眼睛看的热热闹闹,头脑里却像乱麻一样,理不出个头绪。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前提 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观,是看;察是仔细地看,并做调查。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

首先,要培养观察的兴趣。平时我出命题作文,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必须对生活经过认真观察才能写好。我要求学生写现在的同班同学,如《我的同桌》《我们的班长》等,如果同学们对写作对象不作认真的观察是难以完成的。这样的命题作文,学生不仅懂得怎样观察生活,而且深深感到观察能力的好坏,关系到作文质量的高低,因而也就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另处,我时常引导同学去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用大自然的美来唤起同学们的美好情感,激发他们认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我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农村里,随时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景物,譬如,雨后初晴,碧绿的芋叶上挂着晶莹的小水珠,微风吹来,水珠在宽大的芋叶中滚动着,一闪一闪,活像滚动着一粒粒珍珠,也总是掉不下去,太美了……学生们尝到了观察的甜头后,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一般人的兴趣往往很难保持下来,学生也不例外,所以要把这种浓厚的观察兴趣保持下来,还需要惊人的毅力,许多科学家都有着极其浓厚的观察兴趣和非常惊人的观察毅力,被英国大生物学家誉为“举世无双的观察家”的法国科学家法布尔,为了观察鳖甲蜂捕捉囊蛛的动作,他曾花了好几个星期,寸步不离地注视一堵古老墙头上的鳖甲蜂。为了观察雄槲蚕蛾如何向雌槲的求婚,他居然花了整整三年时间,而当观察正要得到结果时,不料“新娘”被一只螳螂吃掉,于是他不得不从头观察起,再花三年时间,终于写下了准确的观察记录,获得了研究成果。

观察要细致。观察所得,固然与各人的观点、立场和思想方法有关,但也与各人是不是仔细观察有很大关系。因为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了解得全面,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看出每一方面的特点;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了解得深入,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事物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看到每一个方面特点的实质。《核舟记》这篇说明文,最能說明观察要细致。一个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家王叔远能够刻许多东西(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因势象形,情态毕现,可说雕工精巧之至。要把这些说明清楚不细致观察行吗?你看他在一个小小的核桃上刻了多少东西,而且各具神态,各显风采。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观察细致?方法有二。

其一,是统观全局,区分主次。

《核舟记》作者先观全舟,把舟首尾打量一番,然后简要介绍核舟: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两粒黄米那么高。可谓短矣,也可谓矮矣!然而,在如此小的桃核上,却刻出了许多东西。接着突出主体,写舟中。开敝的船舱,船舱上有船篷;旁边还开了八页小窗;左右还有相对的花纹栏杆;栏杆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青色的颜色涂在字迹之上。雕刻者雕工精巧,观察者也体察入微。不仅写得细致。而且写出了神情,写出了诗意。这就是作者观察之后所得出的总印象,既有全局,又分清了主次。

其二,是细察局部,次序井然。

重点写了舟中以后,再写船头、船尾,最后写船背。有头尾,有正反(背),真是翻来覆去发微显隐。船头坐三人,中间是苏东坡,右边是他的朋友佛印和尚,左边是朋友——文学家黄庭坚。这还是静止的人物,下面接着写出了他们的动态神情:东坡的左手抚摸黄庭坚的背,而黄庭坚呢?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佛印和尚呢?袒胸露乳,抬头仰望,好像佛学家出神入化、超凡出俗的样子:他右膝卧倒,左臂挂珠,好像口念弥陀,静观默察。写完船头写船尾,自然顺当。有舟无楫,当然不合情理,所以说:“舟尾横卧一楫”。有楫而无人划桨,自然不切“大苏泛赤壁”这样的主题,于是写“左右舟子各一人”。(舟子,就是划船的人。)这两个人干什么呢?右边的那一个,右手扳着自己的右脚指,像呼叫的样子。左边的地一个,右手拿蒲扇,好像在看火炉、细听茶水煮开了没有的样子。船头船尾的人物,相互对照,构成了一幅大苏泛赤壁的神异图画,这样既主次分明,又联成一体;既静中有动,又动静皆宜。正面看过了,又看背面,背面记刻着年月、刻者姓名地点以及刻镂的图章。舟中、船头、舟尾、船背、次序井然。

《核舟记》把盈寸之舟分为四个部分(舟中、船头、舟尾、船背)进行观察,最后加以综合、提炼,把核舟所刻的人物一一点数,借以构成小和多的对比,突出了它的特征:“技亦灵怪矣哉!”说明我国古代手工艺品的工艺水平是很高的。观察人,也是这样。过去我班里有孪生兄弟如智和如仁,他们的相貌、身材,说话的声音、神态几乎是一模一样。起初我也分辨不清谁是如智,谁是如仁,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如智的耳尖比如仁的稍翘一点;他们的性格也有些不同:如智比较好动,如仁则比较文静。

有的人观察事物快而好,有的人观察事物慢而不好。这里有个方法问题。观察的顺序就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观察时可以按照对象特点,心中安排一下,或从上到下,或从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由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总之,要有个序,不能东张张西看看,眼睛看的热热闹闹,头脑里却像乱麻一样,理不出个头绪。

观察所得的材料要加以整理归类。画家张聿光长期观察鸟类,总结得出:“一般鸟类最长的尾羽只有两根,短尾、长颈的差不多是水鸟;长尾、短嘴的差不多是林鸟;锦鸡的尾纹是圆形的;野鸡的尾纹是人字形的。”在观察过程中,还要重视积累素材,如果不重视,时过境迁,到头将只能一无所获。“好记性不如赖笔头”,记的过程,也正是练笔的过程。储备素材的过程。有了材料,写作时就心中充实有话可说了。

猜你喜欢

观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