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绘本教学”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探究

2015-04-07黄梦侠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绘本教学幼儿教育

黄梦侠

摘要:当前,幼儿园教学的重心是培养儿童的健康个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绘本教学是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从幼儿绘本教学的现状、绘本的选择、绘本的教学策略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绘本教学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绘本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是承载儿童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是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美的绘画相结合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因为这是一种图文结合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兴趣,对儿童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合儿童阅读。笔者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绘本教学入手,阐述了如何运用绘本教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要選择合适的幼儿绘本教学材料

要想通过绘本教学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幼儿绘本读物,因为在幼儿园教学中,分为大、中、小三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绘本读物在选择要时候要有所针对性,有所区分,大班的孩子其审美的理解力已经相对成熟,对于读物的感知力也比较深刻,因此大班的孩子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可以选择内涵丰富,图画风格明显,形式多样的读物。而中班的孩子选择绘本的时候要与大班有所不同,应当选择语言幽默、情节丰富,具有戏剧情节的读本,其内容可以适当高于该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符合中班孩子的教学需要。小班孩子因为年龄较小,心智还比较单纯,在选择读本的时候要侧重于色彩浓厚、人物形象鲜明、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趣的读物。只有让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能找到合适的绘本读本才能为绘本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另外,教师在选择绘本读物的时候,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可以在选择读本之前首先征求一下孩子们的意见,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理解。绘本读物要最大限度地与幼儿的生活情境相关联。因为幼儿的认知特点就决定了绘本读物要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促进幼儿的认知与发展。一些好的绘本读物之所以能够深受孩子们喜欢,就是因为这些绘本读物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准备,为有效进行绘本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幼儿绘本教学并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教学,要想提高绘本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之初,必须要仔细研究儿童图画书,只有教师认真去解读绘本,才能领悟绘本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精髓,把握作者的真正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导向,为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了在绘本教学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必须要创设幼儿语言教育的积极环境,引导和鼓励幼儿主动与教师或者同伴进行交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意识,在组织幼儿学习绘本作品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利用声音和表情来展示故事,使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也促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要培养幼儿倾听的良好习惯,尤其在观察图画书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发现、认知和探究。然后让幼儿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加深对于绘本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积极创设语言交流的环境,营造语言表达的良好氛围

在幼儿绘本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幼儿的语言表达营造氛围,比方说,可以在幼儿园的校园、楼道等地方做一些精美的故事画面,引导幼儿阅读的意识,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在布置环境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选用幼儿作品与信息,让幼儿成为环境的真正主人,增强幼儿阅读的原动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将文字自然地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当中,让幼儿从生活中去获得相关的文字信息。例如,在绘本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文字要尽可能地在一些材料标志说明、主题网络展示中显示,让幼儿能够切实感受到文字环境,体会和理解文字的含义,帮助幼儿尽可能地建立文字概念,树立语言表达的思想。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对于幼儿的未来有所帮助,因为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自控性比较差,自我调控能力比较低,为了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在开放式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幼儿学习规则的设置和执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特点,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让幼儿了解规则、感受规则从而记忆规则。为了达到记忆规则的良好效果,教师可以将幼儿阅读规则改编成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让幼儿轻松接受,提高学习的效果。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形成了幼儿的坚持性学习时间比较短,需要教师不断的监督和鼓励,并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消化,老师不能够急于求成。例如,假使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了不良规则的现象,教师要及时予以提醒,使幼儿能够自我调整。当然,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正处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处在学习规范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规则不能够固定,经常进行变化,那么规则的作用将会被弱化,幼儿对于规则的遵守也将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为此,幼儿教师要重视规则的执行,要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实现长效管理,从而形成教育的良好合力,促使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让幼儿在不断发展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习惯,让儿童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喜爱文学作品,发展和提高幼儿倾听、表达、阅读的能力,是幼儿教育的总目标,而学龄前儿童正处在读图的重要阶段,图画对于儿童的视觉震撼力更为直接,更能培养儿童的情感力和想象力。因此,运用“绘本教学”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广大幼儿教师一定要发挥绘本教学的优势作用,让幼儿能够在绘本教学中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顾超.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2,(16).

[2]范全英.浅议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

[3]向舒.4~6岁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及促进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绘本教学幼儿教育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基于文体意识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