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2015-04-07刘晓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刘晓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效率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它直接决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成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探索

一、从生活中来,以生活经验带动思想品德的提高

生活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根据现实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会受到良好的效果。现实经验会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会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产生真正的道德体验。实践经历,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而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在课程设置时,多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美好的东西,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建立和主体性的增强,这是品德与社会课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二、课堂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经验证明,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学习更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讨论可以采用小组式,也可采用全班式;可采用专门安排,也可以是固定式。在讨论中,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交流,多表达,让学生尽情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感情。让学生多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同学分享交流。这样,既可增加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交流课上,教师要认真备课,为学生的讨论设定计划、要求,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以使课堂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找出引导学生思考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判断出真善美与假恶丑。目前的品德与社会课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做法:

1.特点分析

(1)以育人为本,重在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

(2)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避免用成人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小学生。

(3)提倡小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参与,多体验多感受,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避免简单说教。

(4)突出活动性和综合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贴近生活的教育模式,建立灵活的教学方法。

2.具体做法

(1)在教学中,师生关系颇为重要。教师是学生的恩师,学生是老师的被指导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关系上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要清楚认识到师生关系的平等性这个原则。

(2)创设活动,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带动课堂学习。在创设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特点,开展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来创设活动;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创设活动时要增加其趣味性,直观性,如游戏、动手操作、小游戏,等等。

(3)训练习惯,增强活动的有效性,增加课堂的效率。教师在上课时,要增加学生讨论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既会听教师的讲解,也要会听学生的发言。在听取时,学会比较与分析,增加自主学习的能力,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上课时,可以多让同学讲解自己看到的一本有益的书,或最感人的故事,比如,讲列宁尊重警卫员的故事,雷锋帮助别人做好事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感染,受到激励,促进提高。学生在课本上曾学过雷锋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故事让学生自己编排情景剧,其中一个学生扮演雷锋,一个学生扮演老大娘,学生进入角色后,把自己当做雷锋,设身处地地想做好事。这样,既演绎了人物,又使学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染,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是很好的,直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让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回归生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知识,更好地为实践服務。培养学生具有美好的道德情操,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为社会服务。教师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落实到实践。教学的结果要要实践证明,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要让实践证明,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如果学生仅仅学会了课本知识,但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来,那也不是成功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育。

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并且根据当前形势,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规范的道德行为标准,经常用新形势、新政策、新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让学生跟得上形势的发展,用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新时期最合格的小学生。

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经常会遇到社会上的负面事件,这会影响到他们对课堂知识的认知,会使他们对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引导学生注意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清社会的主流与支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抵抗社会上的不正确观念,用真善美抵抗假恶丑。让学生从小就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增强辨别社会上是是非非的能力。

四、结语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是活动性很强、社会应用性很广、对学生直接进行道德培养的一门课。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有很好的道德修养,又会带动学生进行道德水平训练。在授课上,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广开言路,博取百家之言,可以走出去,多接触社会,也可以从社会中多总结实例,为教学服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美好道德品质的标准。品德与社会课要坚持这个目标,就能有效地提高这门课的效率,更有效地完成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正确价值观的任务,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石丽娣.注重课堂基本要素,提高效率[J].新课程,2013,(10).

[2]张晓花.论语文课堂中的学生参与[J].语数外学习,2012,(07).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