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管结合,促进县镇高中生合理使用互联网

2015-04-07石岱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合理使用学校管理高中生

石岱宏

摘要:县镇高中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情况比较普遍,在方便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通过学生上网情况呈现的多样性分析,从校园绿色网络构建,家校合作,丰富校园生活,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建设等角度,探讨多样化、多层次的学校管理。以疏为主,以管为辅,营造良好的校风,让互联网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高中生 合理使用 互联网 学校管理

网络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不仅是信息的传播基地,更为人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更毫无疑问地成为民间舆论传播、交流的最大的平台。2014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32亿,互联网普及率46.9%。学生是中国网民中的一大群体,占比25.1%。伴随着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互联网用户数量还将继续增加。同时有大约6%的网民存在不同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既需要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基本能力,以应对互联网时代;同时又要预防和干预学生出现的网络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县镇高中,学生家庭条件、认知程度、社会接触度、自我管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情况都很多元、很复杂。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情况呈现出多样性,但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来自农村,很少接触互联网,甚至不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第二类是来自农村,但是很快被网络的新奇、虚拟性所吸引,利用网络聊天和玩游戏,并且逐渐沉迷其中;第三类是来自城镇,已经接触过互联网,并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但是由于长期的使用对网络已产生依赖,网络心理障碍比较严重;第四类是来自城镇,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并且能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控制上网频率,合理使用网络促进自我成长。学校工作的难点在于第二类学生,多样的学生状况,呼吁多样化、多层次的学校管理。

一、正面引导,助力学生学会合理使用计算机与网络

县镇高中农村学生较多,学校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因地制宜进行互联网教育,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网络。

目前我国初中、高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我国幅员辽阔,教育发展不平衡,统一的课程要求难以适应当地实际。需要各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调整,可以做出适当的删减和补充。从而促进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助力。

搭建平台,方便学生,留住学生。学校需要搭建平台,在学校基本满足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需要,以减少他们去校外网吧上网的几率。学生想利用计算机获得信息,处理问题,可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条件,他们要么放弃,要么去校外满足需要。放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去校外上网容易受到网吧不良风气的影响,甚至成为网络障碍患者。搭建好平台还应该有好的管理。不然学校的平台就成了更加方便的“网吧”——免费而且便捷。应该对计算机上的资源进行管理,预存优质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在校园网络安装“绿色上网”软件,过滤不健康网站,屏蔽网游,为学生健康上网打造良好的环境,还可以配备专门管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帮助,并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利用主题班会,营造班级健康上网氛围。学生去网吧一般都是小团体的集体行动,而且同伴经常互相交流,往往还会互相激励和诱惑。因此,班级网络文化建设能够助力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每学期召开一两次文明上网主题班会,利用班会引导学生。当然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和教育时,首先不能将上网当作洪水猛兽,应该“以疏为主,以管为辅”,从而给学生正面的影响。

二、加强管理,预防和干预学生不良上网行为

一些县镇高中学生无视学校管理、无视学业的荒废、无视青春的虚度,无节制、无顾忌、潮水般地涌向网吧,甚至通宵达旦网游,毁掉不仅是学业。这给我们的学校管理敲响了警钟,学校应该预防并及时干预学生不良上网行为。

家校合作,打造管理网络。学生去网吧上网,往往都会躲开学校和家长的监管,因此,家长和学校要紧密联系,搭建学生管理网络,减少监管的漏洞。第一,在空间上减少学生自我放逐的区域。家住城区的学生,路线简单,空间上好管理,主要在于时间控制。来自较远地区的学生则产生了空间管理的漏洞,在学校时,学校可以进行管理,而出了学校则很难监管。为此,学校一方面需要改善住宿条件,吸引学生在校内住宿,同时加强住宿学生管理。教育家长尽量不要让学生携带智能手机,避免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另一方面,对那些需要在校外租住的学生,更需要加强管理。确保学生在外住宿有家长陪同,切实起到监管作用;登记学生租住信息,做到学生信息电子化,可以随时查阅,明确学生的空间动向;保持家校沟通交流顺畅,防止学生隐瞒家长单方面行动。第二,在时间上,让学生减少自我调度的间隙。学校严格门卫制度,严防学生逃课上网;班级严格考勤,对迟到、早退、旷课学生做到理由要清,去向要明,及时通知家长;家长要清楚学校作息时间,能够从时间上管理学生。家校合作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建立正常的家长、学校沟通平台——家长会;成立家长、学校合作教育的新体系——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建立各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让家长、学校和教师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学生情况,共同合作管好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减少他们上网的机会。

丰富校园生活,转移上网学生注意力。学生上网原因有的是放學之后无事可做,需要打发多余的时间;有的是网络虚拟的环境、多样化的选择,可以在网络中获得自我满足感,提高自我效能感。治标还得治本。学校管理也需从源头入手,预防学生过度迷恋网络,用虚拟的网络替代真实的生活,选择逃离现实。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

组织多种校园文体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总会有空余的时间,偶尔也会需要其他的活动调节单调的学习生活。学校应该组织吸引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活动,让学生精神富足,生活充实,消解网吧的吸引力,远离游戏和不健康的互联网生活。特别是住宿学生周末空闲时间较多,而且活动自由,他们最容易走出校园,走进网吧。学校应针对学生的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开放自习室,让学生有方便的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丰富精神世界,拓展学生视野;建设周末影院,让学生放松调节。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不仅要多样而且要有质量。文体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应该注重发展学生多种才能,实现学生多重价值。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学生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学生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学校发展应该具备发展学生多种智能的能力。

积极支持学生社团,让学生社团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喜好的精神阵地。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的爱好自我组建的自治组织。学生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示自我才能,如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担任社团组织者锻炼自己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社团中都是年龄相仿、爱好相同的个体,他们在课余生活和情感交流中更容易相互认可,搞好学生社团建设,是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重要途径。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的实现。学生处于人生发展,形成自我的关键时期,更好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识,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更好的自我实现。

三、结语

网络是这个时代的名片,信息的高速传输正在改变世界。学校在互联网教育中,应该本着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合理、熟练使用互联网为目的,乘势而为,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以疏为主,以管为辅,营造良好的学校校风,让互联网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猜你喜欢

合理使用学校管理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浅析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进行高中政治教学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