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休闲化的改革探析

2015-04-07李克森秦庆峰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普通高校

李克森 秦庆峰

摘要: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云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休闲化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普通高校 公共体育课 教学休闲化

伴随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时间的减少,休闲时间的增多,促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伴随素质教育的改革,在追求“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休闲”元素融入体育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现代大学生对体育课是“既爱又恨”,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枯燥无味的体育课。因此,如何将休闲元素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去,让体育课重新充满“活力”成為摆在学校和高校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现状

教学内容往往体现时代特点,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喜爱程度。在云南省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传统的田径课和三大球项目依然占据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田径课中的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项目依然存在,也是现代大学生不喜欢的运动项目。虽然学生也知道耐力项目对身体的好处,但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的目标是及格就可以。因此,练习过程中认真程度和主动性都不高。篮排足三大球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依然是占有主导地位,从小学阶段开始的运动项目重复的学习,使现代大学生对此没有了新奇感,所以,体育课参与的热情也不高。另外,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变化。评价体系往往是硬性指标,如命中率和时间等考核指标,学生对其是比较熟悉。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缺乏特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云南属于高原地区和多民族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运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继承。教学内容与平原地区的相似度较高,导致了现代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的降低。一方面,是现代大学生的广泛需求;另一方面,是教学项目的局限,两者的矛盾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降低,体质的下降。

第三,体育教学项目的竞技色彩依然很浓。新课改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参与、学习体育的新的知识。而传统教学内容体系中“竞技教材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因此,学生在体育课的过程中主体能动性不高,体育课的时效性不强。

二、体育课教学休闲化的含义

休闲时代的带来,促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休闲”之要求。我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经历了“三基”论、体质论后,向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演化。休闲体育教育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其形成科学、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休闲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的结合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休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实践是休闲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为满足学生休闲需要,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休闲元素,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体现教学的休闲化特点,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仅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休闲娱乐之乐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快乐体育。

所谓体育教学休闲化,是指体育教学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目标合乎现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和休闲的追求,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变换不同的体育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大学生的不同要求,比如缓解压力、增长体育见识、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获取终身体育技能,达到全面发展等的休闲需求,促进学生主体自身的和谐。

三、体育教学休闲化的运用

体育教学休闲化最大地体现在于休闲特色的教学模式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给传统的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从体育课的“外在压力”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这样也与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相匹配。

1.改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不容挑战的。体育教学模式单调,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休闲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体育教师应该首先解放思想,正确认识休闲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的联系,努力将“休闲”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去。在授课过程中努力做到教师为辅,学生为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锻炼,努力让更多的大学生在体育课学习的同时得到放松,既增强了体质,又获得快乐。高校体育教师不仅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传递积极的健身方式和生活态度,要指导学生健康发展。教学理念的解放必然会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很大的释放,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提高,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都有很大的帮助。

2.引进新兴休闲体育项目,开发传承民族特色项目

从云南部分高校进行的教学休闲化的改革情况来看,新兴运动休闲项目的出现,导致没有了过去体育课的枯燥、呆板和功利性,而更多的是轻松、刺激和愉快,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篮排足三大球变身为三人制篮球、软式排球、花式足球、五人制足球等项目依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比如,软式排球的引进对学生快速学习和掌握排球技术有很大帮助。由于软式排球特殊的材质,对于排球基本技术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用软式排球来代替硬式排球,效果好于一直采用硬式排球教学的方法。新兴运动项目像飞盘、趣味田径、山地自行车、户外运动、拓展训练、瑜珈、有氧舞蹈、轮滑、街舞等项目非常火爆,体育课上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后闲暇时间学生自己练习的人数在增加,从而促使学生变为“我要学”“我要练”,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锻炼的好习惯。

云南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特有的一些运动项目都可以通过开发,改变融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之中,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得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性得以凸现,并将进一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

比如,竹竿舞引入课堂,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速度素质。“抢花炮”引入体育课堂,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奔跑能力,学生感觉如同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身体素质。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三基”教学模式,其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进行的,在教学中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该教学模式主要流程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分组自己练习,之后是纠错,再练习。此教学模式在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沿袭了很多年,学生对此相当熟悉,对学习技术动作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因此,迫切需要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如可以采用德国的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主张在体育教学中开发人的运动行为能力,强调运动体验和参与。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仅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也体验到社会与人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和学生交流互动,随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体验其中的快乐。另外,可以采用日本的“目标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创新乐趣,设置2~3个体验运动和学习乐趣的教学环节,层层推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挑战的乐趣。

4.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

新《纲要》在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变化。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由重甄别、选拔功能转向重激励、发展功能。评价的内容由重运动成绩转向了重全面发展。新《纲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有: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合作精神、情意表现五方面。评价的领域大大拓宽,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保持了高度的协调一致,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考核的评价方式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仅仅依靠最后的具体指标来评价,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学生的出勤率、課上的学习态度,练习的积极性、合作的精神等指标综合考核学生的能力。

四、体育教学休闲化的作用

通过改革实施休闲化体育教学,既遵循既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以后的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体育教学休闲化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按照,促进校园的和谐。

总之,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休闲化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路程,体育教学改革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秀燕.构建普通高校休闲教育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D].2007.

[2]孟凡强.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33).

[3]王放.高校体育课程校本开发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薛海红.高等学校体育与休闲体育教育[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6]陈小蓉.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7]胡飞燕.现代学校体育功能多元化拓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

[8]罗林.我国高校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7,(11).

[9]倪瑞芳.关于开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的探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8).

[10]肖伟君.论高校休闲运动与健康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2007,(27).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辨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女大学生的“厌学”现象研究及探讨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
高校公共体育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中医药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