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03-04谭宗林

医学综述 2015年13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

谭宗林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急诊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谭宗林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急诊科,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急诊科接诊并进行心肺复苏的106例院前心脏停搏患者按照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进行分组,其中成功组55 例、失败组51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心脏停搏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因素主要有心脏按压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等。其中危险因素为: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OR=1.342,95%CI 1.124~1.741)和气管插管时间(>2 min)(OR=1.998,95%CI 1.342~2.685);保护因素为: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OR=1.532,95%CI 1.357~1.699)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标准量)(OR=2.142,95%CI 2.012~3.969)。结论心脏按压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是影响院前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因素

心脏停搏是指由于心脏窦房结不能产生冲动,使心房或整个心脏停止活动,如果不进行及时救治,会引发生命危险。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被家属送往医院时,往往因为时间的耽搁,导致绝大部分的患者在医院外就出现了心脏停搏的症状,即患者心脏排血功能受到阻碍,血液循环以及呼吸功能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心脏停搏症状的发生[1]。在院前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如果不重视相关影响因素,则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因此本研究对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急诊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6例心脏停搏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2]将其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成功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42~92岁,平均(72±8)岁。失败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40~88岁,平均(71±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收集停搏患者的抢救时机和抢救措施资料,如心脏按压,按压依据:双侧瞳孔放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感觉患者鼻部呼吸的气流减弱或消失,胸部呼吸运动消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则开始按压;心脏按压开始时间分为:时间在5 min内和时间超过5 min。气管插管,插管依据: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机械通气者,急性呼吸衰竭,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拔管依据: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气管插管时间分为:时间在2 min内和时间超过2 min。电击除颤,除颤依据: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和扑动。停除依据:患者循环体征恢复,无心脏颤动。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为:时间在5min内和超过5 min。肾上腺素的使用,使用依据:心脏骤停,分为大剂量(根据病情反复注射,每次0.25~1 mg)和标准量(注射1次0.25~1 mg)。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单因素分析两组不同性别、年龄之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心脏按压开始时间大多数>5 min,气管插管时间>2 min;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大多数为大剂量(均P<0.05),见表1。

表1 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

2.2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气管插管时间(>2 min)是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使用量(标准量)是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院前急救工作逐渐提上了医疗研究的日程,而心肺复苏相关仪器以及技能的不断成熟,挽救了众多心脏停搏患者的生命,然而这些并不能及时救治所有院前心脏停搏的患者,因此本院对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院外心脏停搏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3]。

经过相关资料统计,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院内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率的比例为1∶3,因此只有快速、正确、有效地找到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4]。经过本院临床分析,发现气管插管是否熟练快速的应用、心脏按压的早期进行、电除颤的早期进行以及心肺复苏药物的合理使用等因素是影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5]。

早期进行心脏按压能缩短心肺复苏的时长,提高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苏醒,气管插管熟练快速的应用能提高患者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脑组织提供氧气,降低脑神经发生病理性改变,同时其与心脏按压一起进行,能够使人工通气得以开启,对患者脑组织实施保护[6]。

文献报道[7],早期进行电除颤有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患者在发生心脏停搏1 min以内实施电除颤,便能使90%的患者复苏成功,而在1 min之后,则复苏成功率下降10%左右,因此心室颤动与电除颤的间隔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患者心肺复苏成功。

心肺复苏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影响患者心肺复苏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药物应用过量使患者血管阻力增加,使患者心肌的血液供应增加,同时还会使患者出现心肌缺氧症状,因此在对患者应用药物的过程中,必须控制药量,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年龄越大,其心脏复苏的成功率也就越低,因此必须将其作为危险性因素予以单独考虑,在药物应用以及治疗方案上予以调整,才能提高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气管插管是否熟练快速的应用、心脏按压的早期进行、电除颤的早期进行以及心肺复苏药物的合理使用等,因此必须重视这些因素,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到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丽,郑华.255例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9):793-795.

[2]陈英,黄大海,王清鸥,等.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附86例报告[J].新医学,2008,39(5):320-321.

[3]吴鹏程,吴玉霞,陆品端,等.基层医院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J].当代医学,2010,16(24):93-94.

[4]洪勤尔.临床教学中对心肺复苏标准精细化解读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7):878-880.

[5]何草生,廖彧,刘飞,等.102例心脏骤停者院前心肺复苏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151-152.

[6]蔡阳林,关紫云,叶镱,等.急诊科心肺复苏138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92-93.

[7]鲁玉芬.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82-83.

Influencers on Success of Pre-hospital Cardiac Arrest ResuscitationTANZong-lin.(DepartmentofEmergency,DongfengHospitalAffiliatedtoHubeiMedicalCollege,Shiyan44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pre-hospital cardiac arrest resuscitation success related factors.MethodsA total of 106 case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cardiac arrest admitted to First Aid Center of Dongfe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ubei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2012 to Jan.2013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successfu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55 cases in the successful group,51 cases in the failure group,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influencers of the successful pre-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ccessfu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were mainly heart pressing start time,duration of tracheal intubation,defibrillation starting time and dose of epinephrine.The risk factors were:press start time (>5 min)(OR=1.342,95%CI 1.124-1.741) and tracheal intubation time(> 2 min)(OR=1.998,95%CI 1.342-2.685); the protective factors:defibrillation start time(≤5 min) (OR=1.532,95%CI 1.357-1.699) and epinephrine dose(standard)(OR=2.142,95%CI 2.012-3.969).ConclusionPrehospital cardiac arrest resuscitation success factors are,timely cardiac compressions start,intubation time,timely defibrillation and epinephrine dosage.

Key words:Cardiac arrest; Successfu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lated factors

收稿日期:2013-10-30修回日期:2014-11-11编辑:相丹峰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5.13.060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15)13-2457-02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致心肌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
探究影响竹笛音色的因素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测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