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农村地区“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研究

2015-02-12龚勋,程红平,周尚成

医学与社会 2015年9期
关键词:医养服务体系湖北省

摘 要 围绕“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的意义及路径选择进行分析,认为应该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养老医疗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湖北区域优势,建设“医养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整合优惠政策,推动“医养融合”产业健康发展;制定适宜的标准,规范“医养融合”产业健康发展,以此加强农村地区“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及其网络建设。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723/j.yxysh.2015.09.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71373091、71273083;湖北省卫生计生科研基金,编号为WJ2015Z048;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编号为2015A001。

通讯作者:张 翔,zhangchxiang@163.com。

Study on the Service System of“Medical Pension Fusion”in Rural Areas of Hubei Province

Gong Xun et al

Academ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 Hubei Province,Wuhan,430079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of"Medical Pension Fusion"service system and its path selection,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Medical Pension Fusion"service system and its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from four aspects,namely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edical care industry,playing the regional advantage of Hubei province to construct the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 of"Medical Pension Fusion",integrating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Medical Pension Fusion"industry and making suitable standards to specify the"Medical Pension Fusion"industry.

Key Words Medical Pension Fusion;Service System;The Elderly;Rural Areas

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和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的试点省份,以武汉市为中心的“8+1”城市圈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9个城市间人口流动频率明显加快,资源共享和合作开发力度明显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省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和空巢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释放了老龄产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体系及其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研究以湖北省老年人养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为切入点,探讨适合湖北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与满足老年需求的服务体系。

1 建立“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的意义

1.1“医养融合”是积极应对湖北省农村地区老龄化的有效手段

湖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底,湖北常住人口为5799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592.22万人,比上年的567.14万人增加25.0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21%,老年人口年增2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4%左右,且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凸显 [1]。截至2013年底,湖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口有540.95万户,其中空巢老人150.98万户,比重达到27.9% [2]。处于失能和半失能状态的农村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80万,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和生活起居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按照每位老年人年均1000元基础医药费和3000元基础生活费计算,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赡养和医疗服务问题将对湖北省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家庭养老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产生明显的影响。截止到2013年底,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310万人,因心脑血管病、肿瘤、肾衰竭、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慢性病死亡人口占湖北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经上升至83%,占用的医疗服务资源达到65%,医疗费用占家庭经济开支的73% [1]。截止2014年1月初,湖北省农村劳动力总人数为2304.25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达1356.2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86%,且年均增幅3.4%,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使得“空巢老人”、“留守妇女”、“问题儿童”增多,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养老和医疗护理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建立适合农村地区老年人需求特点的“医养融合”的服务模式。

当前,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医养分离的状态,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分属不同政府部门管辖,部门间的通道尚未建立或完善,“医养融合”的服务体系还存在着先天不足,如城乡地区医养融合政策设计滞后,农村养老观念老化,农村医养融合市场开发不够,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但是,以医疗康复、长期护理、健康管理为主的养老和健康服务需求市场越来越大。如何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分层分类提供“医养融合”服务是政府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2“医养融合”有利于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健康转型

湖北省民政厅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2月,湖北省城乡养老机构达到2496个,床位22.4万张,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047个,基本实现了城乡“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及“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自愿条件下集中供养的目标。湖北省民政系统养老服务初具规模,但养老机构服务模式和内容单一,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大小不一,社会化养老服务和管理水平较低,且缺乏相应的医疗服务体系保证老年健康需求的无缝衔接,无法满足老年人群的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双重需求。

在农村地区,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分配和使用则出现两级分化现象,即二级以上医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等)诊疗、护理和康复等医疗资源使用率较高且存在规模扩张趋势,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存在医疗资源利用率低,部分医疗设备长期闲置、医护人员工作量不饱和等问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且分布不均,导致针对老年人健康危害因素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明显滞后。

由于医养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长期形成的封闭式服务体系,明显导致了医疗和养老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低满意度,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不但有助于满足农村老年人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提高生活质量,还能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2 建立“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随着老龄化社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18.37万人,占总人口的13.79% [1]。老年人口的总量和比例不断上升,而15-64岁年龄段劳动力人口逐年减少,到2020年人口总抚养比将达到42.37%,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医护需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难以提供细致快捷的养老服务,这将对湖北省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资源配置等产生重要影响 [2]。在此背景下,“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有效解决老年居民养老问题和健康问题的重要选择。

国内目前采取的“医养融合”模式主要有3种路径选择:①青岛市政府主导的由民政、残联、卫生等部门批建的具有医护资格的老年护理机构 [3];②武汉市中心医院与社会福利院建立的分工协作、分级诊疗的“医养结合”合作模式 [4];③宁波市采取构建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多元投资渠道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 [5]。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医养融合”是老年人最经济实惠且效能最高服务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在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的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而且可以有效发挥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服务模式中的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能为失能或半失能老年患者出院后回归家庭或社区过渡期间提供临床护理服务。

政府在进行区域卫生和养老服务规划时,应建立一套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医养融合”管理体制,统筹安排,有效整合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同时将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残疾人福利等相关政策和相应的社会资源融合到“医养融合”区域规划的具体实施中。针对湖北农村地区社会经济、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特点,“医养融合”的路径选择可以综合运用上述3种服务模式,即由民政、卫生、残联、医保等政府相关部门统筹规划、有机整合乡镇卫生院和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资源,发挥乡镇卫生院在老年病诊疗、家庭护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农村地区,如武汉市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等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远城区,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和网络建设中;因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用地面积受到诸多限制,可以尝试在近城的农郊地区统筹规划建设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环境宜人、交通方便的综合性养老医疗服务中心,同时将部分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康复院。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可以尝试将分散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含村卫生室)等集中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和网络全覆盖的作用。

3 完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3.1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养老医疗产业转型升级

总体上看,湖北省城乡养老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养老服务相关的老年人公寓地产建设项目开发力度不足,大型综合性社区养老和医疗服务机构规划设置严重滞后,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养老医疗产业的配套设施零散且缺乏统合政策。目前,武汉市蔡甸区政府与合众人寿、侨亚集团、同济医院联合投资兴办武汉·中国健康谷项目。据统计,全省投资养老地产较大项目有33个,资金总额446.5亿元。但由于未能有效解决交通、医疗、生活等配套设施建设,很难满足老年人“离家不离圈”的需求。因此,面对城乡地区的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各级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医养融合”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本着总体规划、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监督管理的原则,统筹规划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民政、卫生、社保、残联等部门资源,理顺各行业管理间的政策,将老龄产业纳入现代服务业中,并优先发展;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推介老龄服务产业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大力促进养老和医疗服务有机融合和产业转型发展。

3.2发挥湖北区域优势,建设“医养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湖北省8+1城市圈建设为实现地区资源集中整合、优势互补、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沿城市圈建设的农村地区因交通便利、环境优良、生活配套设施齐全,逐渐成为城乡养老和医疗服务机构的融合产业发展基地的首选地区。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教育大省和经济强省,可以依托湖北智力资源,鼓励职业技术学院(如湖北民政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设立养老服务学科,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加强养老护理结构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为医养结合的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机构人才支持。同时,依托院校、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加强老年家政护理人员中医药相关技能培训。借助长江城市圈发展之机,依托长江中游和汉江周边的水资源,武汉、黄石、黄冈、荆州、孝感等地区的自然环境,可以在城郊地区建设分级诊疗、转诊方便、医养协同的服务体系,以及功能齐全、类型多样、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医养融合”服务网络。

3.3整合优惠政策,推动“医养融合”产业健康发展

对农村地区发展“医养融合”产业的机构在土地使用和相关费用上给予优惠或者减免,同时在城郊预留养老医疗机构的建设用地或在开发规模为10万人居住的社区内预留“医养融合”服务机构的建设空间,并减征或免征相关费用;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免征所得税;在社会融资和银行信贷中加大对“医养融合”产业的金融信贷投放力度,促进“医养融合”服务机构的快速协调发展。省级政府可以增加对城郊和农村地区提供“医养融合”补贴基金,按入住“五保”、“三无”的老年人数对“医养融合”服务机构进行专项补贴;重点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产业;满足高龄老人对医疗保健和服务性消费的需求。各级政府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尤其民政、卫生、人社、财税等部门,应联手抓好养老机构建设,重点加大现有的优惠扶持政策的落实。

3.4制定适宜的标准,规范“医养融合”产业健康发展

因地制宜,制定统一的“医养融合”服务机构的准入和服务标准。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构建养老、照护、保健、康复、临终关怀服务于一体的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农村地区和城郊地区慢性病老人、残障失能老人、癌症老人的需求特点,按照养老和医疗服务机构区域规划的要求,分类建设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满足不同类型患病老人医疗要求 [6]。进一步完善政策法律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多机制、广覆盖的老年长期护理体系。黄冈市、恩施州、十堰市等地区中医药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试点,探索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新机构,改扩建一批中医特色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可以在老年人群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机构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在受理审批中医院新建项目时,应考虑鼓励业务托管或者对口协作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在社区建设规划中,要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岗位设定,培训专门的中医药家政护理人员队伍。

猜你喜欢

医养服务体系湖北省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医养当兴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