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瑾明诊治不孕症思路探析*

2015-01-24李浪辉秦祖杰李美康黄贵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壮医关元内环

宋 宁,李浪辉,秦祖杰,黄 凯,李美康,黄贵华

(1.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2.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北京 100120; 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3)

黄瑾明诊治不孕症思路探析*

宋 宁1,李浪辉2△,秦祖杰1,黄 凯3,李美康3,黄贵华3

(1.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2.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北京 100120; 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3)

不孕症是妇科疑难杂症,病因复杂,疗效不确切。黄瑾明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主要是“咪花肠”(胞宫)的龙路、火路网络阻塞,导致气血瘀滞。临床辨治主张辨病为主、辨病论治,辨证为辅、病证结合,结合西医参照检查,提出“调气、解毒、祛瘀、补虚”治疗四法,其中以调气、祛瘀为主,摸索出一套壮医与西医相结合而以壮医针灸为主、配合中药、壮药内服治疗的综合方法,擅用壮医脐环穴,注重突出壮医特色,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不孕症;壮医药;名老中医;黄瑾明

不孕症壮医称不很裆(壮文:Mboujhwnj ndang),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不孕及继发性不孕。临床以女子结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或曾生育或流产后2年以上,同居未避孕而不再受孕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疗效不确切,是妇科常见疾病。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大及生存环境的改变,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全国名老中医、首批桂派中医大师黄瑾明教授创造性地提出壮医结合西医,依据现代医学检查及壮医的方法治疗不孕症,独辟蹊径,疗效甚好,整理近年医案总结如下。

1 辨病为主,辨病论治

黄瑾明依据壮医理论,提出不孕症的诊治首先要辨病论治[1]。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明显不同,辨病论治是壮医证治的精髓,以病立方,因方设药,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认为毒虚致百病,有病必有因,病因一除其病自会慢慢痊愈。因此,他注重专病专方专药,就是证变化了,也不一定立即变更治疗原则和方药。

壮医认为,人体内存在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等5条道路[2]。其中水道是体内水(津)液代谢的通道,调节枢纽是肾和膀胱。从病位来看,不孕症当属壮医水道病范畴,黄瑾明对本病有独到的认识和体会,并总结出一系列专方专药。他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咪花肠”(胞宫)的龙路、火路网络阻塞,导致气血瘀滞,治宜调气、祛瘀为主,配以补虚、解毒。调气旨在调节、激发或通畅人体之气,使道路畅通,达到天、地、人三部之气同步运行[3];祛瘀是祛除道路内瘀滞之气血,使道路畅通,功能恢复正常;解毒主要针对病因而设,壮医认为毒是疾病外因,是以对人体是否构成伤害以及伤害致病的严重程度为依据,泛指一切对人体构成伤害的致病因素,即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临证须针对具体的“毒”进行解毒,才能彻底治愈疾病;补虚亦是针对病因而设,壮医认为虚主要是正气虚、气血虚,是疾病内因,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壮医补虚尤喜食疗和血肉有情之动物药内服。具体的治疗方案是以壮医针灸为主,配合药物内服。壮医针灸是壮医特色实用治病技法,黄瑾明治疗不孕症必针脐环穴(脐内环穴),脐环穴是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壮族民间治疗经验总结出来的壮医针灸特定穴,调气作用显著[4]。药物内服主要着眼于通调水道、调养胞宫。

2 辨证为辅,病证结合

壮医亦重视辨证,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是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宜根据人体气血的盛衰偏胜及阴阳失衡的具体情况,在主方基础上配伍不同的穴位或药物,涉及其他道路的则配以调治相关道路的穴位及药物。而对于没有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不孕症,黄瑾明认为仅需辨病治疗即可。

2.1 水道阴虚证

水道阴虚证即水道病和阴虚证,主要表现在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治宜通调水道、滋阴补水,以壮医针灸为主,配合药物内服。针灸取穴脐内环穴(肾、肝胆、心)[4]、关元、复溜、三阴交、血海、水泉:针脐内环穴,用1寸毫针以脐中央为中心,向外呈10°角放射状平刺,进针深度约0.8寸,进针时嘱患者作缓慢腹式吐纳运动,进针后直接留针30min,其他穴位进针后直接留针30min。每周针2~3次,10次为1个疗程。关元用艾条温灸,每次30min,每天1次。内服黄氏滋水补阴汤:紫河车、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各10g,何首乌、杞子、菟丝子、当归、熟地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为1个疗程。

2.2 水道阳虚证

水道阳虚证即水道病、阳虚证。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体倦乏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烂、排卵期体温偏低等。治宜温通水道、滋补阳气,以壮医针灸为主,配合药物内服。针灸取穴:脐内环穴(肝、肾、脾胃、心)[4]、内关、太冲、关元、膻中、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百会,方法与疗程同上。关元用艾条温灸,每次30min,每天1次。内服黄氏温水补阳汤:紫河车10g,仙灵脾、补骨脂、鹿角胶、巴戟天、菟丝子、杞子、当归、熟地各15g。阳虚甚加花椒、艾叶各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为1个疗程。

2.3 三气不畅证

三气不畅证即天、地、人三部之气均不通畅,易导致气血失衡,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胸胁乳房胀痛、脘腹痞闷、情绪易激动、脉弦甚或有乳腺增生等。治宜调气解毒散结,以壮医针灸为主,配合药物内服。针灸取穴:脐内环穴(心、肝胆、肾、肺、大小肠、脾胃)[4]、太冲、血海、复溜、三阴交、内关、膻中,方法与疗程同上。关元用艾条温灸每次30min,每天1次。内服黄氏调气解毒散结汤:金耳环、柴胡各5 g,甘草6g,白芷、银花、三姐妹、青皮、赤芍、桔梗、浙贝、杏仁各10g,麦冬、花粉、玄参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为1个疗程。

2.4 谷道虚证

即辨病为水道病,辨证为谷道虚证,气血偏衰多见水道、谷道同病。壮医认为谷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对于不孕证之谷道虚证,黄瑾明从谷道入手,水道谷道同调,每获良效。其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等。治宜补谷健胃、水道谷道同调,以壮医针灸为主,配合药物内服。针灸取穴:脐内环穴(脾胃、肝胆、肾)[4]、中脘、关元、复溜、足三里、三阴交、膻中,方法与疗程同上。关元用艾条温灸,每次30min,每天1次。内服黄氏补谷健胃汤:陈皮6g,山药、广西蜜枣各10g,党参15g,茯苓20g,猪排骨500g。用法:上药和猪排骨同煮,武火煮沸,文火炖约3h,拨去浮油,入盐少许调味,饮汤。每3d1剂,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3 结合西医,参照检查

在诊治不孕症时,黄瑾明还主张壮医与西医有机结合,即壮西医结合。因不孕证与排卵功能障碍、输卵管堵塞、盆腔炎症、盆腔肿瘤、生殖器官畸形以及激素代谢异常等疾病密切相关,在确定治疗方案前,须进行相关现代医学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辨清具体的西医疾病、明确病因,主张对因治疗,以图治本,这是黄瑾明治疗不孕症的特色所在。若为盆腔恶性肿瘤和生殖器官畸形及先天性缺陷所致者为“石女”,不属壮医治疗范围;若为排卵功能障碍、输卵管堵塞、抗精子抗体及抗子宫内膜抗体异常、盆腔炎症、盆腔良性肿瘤等导致者,常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的用药。如输卵管阻塞用路路通、穿破石、红花以疏导道路,畅通输卵管;兼卵巢囊肿喜加麦冬、白芷、青皮、浙贝母、金耳环、三姐妹以软坚散结;泌乳素升高加炒麦芽、山楂、神曲,且须重用,量轻则不效,以调节激素分泌。在辨证时还注意观测患者排卵期体温,根据其经验,排卵期体温是判断是否肾阳虚的客观指标,偏低则多为肾阳虚。

此外,黄瑾明还重视了解男方情况,因阴精须与男精相搏才能形成胚胎。故凡不孕患者,他都均建议男方做相关检查,必要时夫妻同治。

4 典型验案

患者,女,31岁,2012年7月24日初诊。主诉夫妻同居不避孕而未受孕2年。婚后曾怀孕2次,1次是怀孕3个月后胎儿停育,1次是怀孕2个月后流产。13岁月经初潮,周期28~30d,行经8~9d,末次月经2012年7月8日。平素怕冷,手脚不温,睡眠欠佳。检查示黄体生成素略下降,泌乳素升高;排卵期体温偏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丈夫精液及本人生殖器官均无异常。诊断不孕症(水道阳虚证),拟以壮医针灸为主,配合药物内服。针灸取穴:脐内环穴(肝、肾、脾胃、心、肺、大小肠)、关元、膻中、足三里、三阴交、复溜、水泉,每周针刺2~3次,10次为1个疗程。关元用艾条温灸,每次30 min,每天1次;内服黄氏温水补阳汤:紫河车10g,仙灵脾、补骨脂、鹿角胶、杞子、菟丝子、巴戟天、当归、熟地各15g,神曲30g,山楂60g,炒麦芽150g,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月。2012年10月20日检查确诊已怀孕。

[1] 黄汉儒.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7.

[2] 宋宁.壮医道路理论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5):490-492.

[3] 宋宁.壮医气血理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35-37.

[4] 黄瑾明,黄贵华,苏曲之,等.壮医脐环穴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13,33(6):561-564.

R271.4

:A

:1006-3250(2015)08-1029-02

2015-02-0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函(2013)228号);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偏头痛规范化技术研究与疗效评价(桂科攻1355006-3);广西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技术规范化研究(GZZY13-04)

宋 宁(1978-),男,广西岑溪人,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壮瑶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李浪辉,男,广西梧州人,医学硕士,从事中医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与药物开发。

猜你喜欢

壮医关元内环
基于培养壮医临床思维的壮医五诊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壮医六方藤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白介素-6、TLR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比照中医,求同存异
——略论壮医翻译现状及出路
基于ISNTCM的壮医诊断术语英译策略❋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腹腔镜治疗隐睾内环口处腹膜破坏不缝合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