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壮医临床思维的壮医五诊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2021-12-05宁德珠蒙洁琼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实训考核技能

宁德珠,宋 宁*,梁 薇,田 歌,蒙洁琼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壮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壮医专业是新兴的独具民族特色的专业。随着壮瑶医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府的重视,壮医高等教育如火如荼开展。实践实训是培养学生临床能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壮医药实训教学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壮医实训课程中,壮医望、闻、询、按、探五诊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实训内容之一,但传统的实训教学方式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壮医五诊实践技能不强,难以养成壮医临床思维习惯,不能很好地运用壮医知识解决病人病痛。如何开展实训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巩固学生壮医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掌握特色实用的壮医诊疗技能,培养缜密的壮医临证思维模式,达到“实基础、高能力、多技能”的培养目标,以更好地传承发展壮医精华,提高壮医服务社会的功能,已成为壮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近年来对壮医诊断实训教学进行探讨及总结,以期为壮医临床实训教学提供借鉴。

1 壮医临床思维及其重要性

壮医临床思维是指在临床中按照壮医学认知生命的方式与方法来思考、揭示生命现象,把握疾病本质与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从而建立、形成的一种经常性的思维习惯与方式[1]。对于壮医临床医生来说,严谨缜密的临床诊疗思维是极好的镇静剂,它能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做到从容冷静处理突发情况,游刃有余解答病人疑惑。反之,缺乏壮医临床思维,则如无头苍蝇,遇事慌乱,无法正常进行诊疗工作。但临床思维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优秀教师的指导、扎实的壮医诊断基础知识、不断的临床实践以及临床跟师学习等,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临床思维和模式,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有条不紊地运用壮医理论与技能诊疗疾病。

2 实训教学改革

2.1 不断完善壮医人才培养方案

壮医在不断发展,壮医的教学与传承也应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着眼特色、实用性,以“明机理、善察病、多实践”为具体要求,以“实基础、高能力、多技能”为培养目标,借鉴师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岗位需求,不断修订、完善壮医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壮医人才。同时,依据壮医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分析学情、调查问卷、教研室讨论、壮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不断完善和制定新的《壮医五诊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壮医五诊实训的操作性很强,临床要求高,并且诊法众多,内容繁杂,授课任务重。因此,实训带教任务应由高年资且壮医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传授知识、规范操作。从接诊患者开始,通过望诊、闻诊、询诊、按诊、试探诊等壮医五诊获取病人详细疾病信息,进而分析判断病性、病位,确定疾病的病名和证型,最后制定相应壮医诊疗方案,这是一个完整的壮医临床思维诊疗过程,而不仅仅是训练某种壮医诊断方法,即既要掌握操作,还要会临床应用。如何培养学生建立壮医临床思维方式,是实训带教的难点和重点,这也对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师自身需养成壮医临床思维,临床上经常运用壮医思维为患者诊治,其次是精心设计实训项目,以达到训练学生壮医五诊操作、养成壮医临床思维的目的。

2.3 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壮医是一个在不断成长的民族特色医学,最初主要是由群众通过口耳相授的方式传承。壮医五诊并非单纯的诊断方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具有壮医独特的指导理论,因此,对于壮医五诊实训,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壮医基础知识,应了解壮族的历史、人文、地理等背景知识,掌握壮医基础理论,尤其要理解壮医整体观念、道路理论、气血理论等核心内容,对于理解壮医诊断方法至关重要。还应掌握壮医的诊断原则及治疗和预防方法,这些壮医基础知识,是壮医五诊训练的基础,是培养壮医临床思维的基石。

2.4 完善壮医五诊实训模块和实训指导书

壮医五诊实训属于壮医基础技能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特色、实用”性,根据壮医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壮医执业医师考试临床能力目标要求,以“模块化”的方式,将壮医五诊实训设置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等集训教学模块。遵循能力递进、整合归类原则,结合壮医专业各年级阶段的特点,以“项目化”的方式,将壮医五诊实训三大教学模块分别设计成若干具体的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应紧扣课程教学内容,从中精心挑选、归类整合内容和性质相近的项目,化繁为简,着眼“特色、实用”性,注重突出壮医优势,打造特色实用的精品壮医五诊实训项目。同时,带教老师应进一步完善实训指导教材,规范实训项目操作。

2.5 改革壮医五诊实训教学方式方法

壮医五诊实训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方能使学生既能掌握壮医诊断操作,又能培养学生壮医临床诊断思维,这是壮医教育工作者必需思考的重要课题。不能一成不变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应增加PBL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Sandwich教学法及混合教学等先进的方法。如以PBL教学法为主导进行五诊实训训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针对实训项目,精心创设问题,学生分小组围绕问题搜查资料、展开讨论、制作PPT、课堂分享、教师点评等,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养成主动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加深学生的认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

2.6 建设线上线下实训平台

在已有的线上课程《壮医临床技能实训》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框架内容,设立各种难度的实训项目。使学生课后能自主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训练。应改革实训考试制度,建立包括线上自主训练、考勤、小组讨论等多元化考核测评体系。还应加强线下实训平台的建设,优化和完善实训教学相关设备。壮医诊断方法可归纳为望诊、闻诊、询诊、按诊、试探诊五类[2],望诊又可分为壮医目诊、壮医甲诊、壮医指诊、壮医掌诊等,实训室应购置、完善相应的诊断教学设备、实验器具。如壮医目诊常用的放大镜,包括普通的放大镜、高清放大镜、虹膜诊断仪、裂隙灯、白睛无影照相机等。

2.7 加强临床实践

纵观古今名中医成长的道路,早临证、勤临证是不可或缺的成才途径。直面患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壮医五诊的操作,能身临其境感受真实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生责任感,激发主动学习积极性。因此,壮医专业学生可多安排临床见习和实习。而在壮医五诊实训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一定学时的临床实操,在教师的带教下,学生面对病人,通过壮医望、闻、询、按、探五诊来采集病史资料,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壮医辨病辨证的诊断思维分析讨论病情,得出结论,从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壮医临证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

2.8 师承教学

壮医最初的传授形式是口耳相授,这种师带徒模式有利于师生交流,实行精准教学。壮医五诊实训教学之余,可推行师承教学,给学生配备高年资壮医临床医生,尽可能一带一跟师,期末以交叉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通过一段时间的跟师学习,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壮医五诊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操作技能,还能很好地学习到带教老师的临床思维技巧,积累知识和经验,为日后独立负责诊治患者积累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壮医的学术传承,比较于传统的单纯实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实用性创新型人才。

2.9 不断完善实训考核

改变以往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以笔试加技能考核的方式对壮医学生进行壮医五诊实训考核,并且增加技能考核的比例。考核内容可增加壮医临床病例分析,运用壮医五诊对病例进行“解剖”,并运用壮医辨病辨证思维进行判断分析,培养壮医临床思维模式,形成思维习惯。考核标准参照壮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考核严格要求学生[3]。

3 结语

壮医是壮族先贤传承下来的瑰宝,我们要好好挖掘整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尤其是对于壮医特色诊断方法,通过五诊实训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壮医诊断技能,培养壮医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现有壮医诊断实训教学平台仍不够完善,线上线下实训课程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期待进行更深入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壮医学专业学生的壮医诊断实训教学模式,不断健全壮医临床实训体系,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培养“实基础、高能力、多技能”,真正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壮医临床思维的高层次实用人才。

猜你喜欢

实训考核技能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劳动技能up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