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分析

2015-01-22刘津,王瑛坚,刘雪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绒毛输卵管原发性



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分析

刘津,王瑛坚,刘雪莹,孙子茜,叶聪,邹积艳*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多原发于子宫,极少数原发于输卵管,临床上易误诊为输卵管异位妊娠。输卵管绒毛膜癌非常少见,以下就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输卵管绒癌进行如下报道,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因停经51天,阴道流血7天,下腹痛5 h就诊于我院。患者停经51天,7天前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少于平素月经量,5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微下腹痛,可忍受,伴肛门坠胀感就诊于我院。患者既往体健,孕2产1,平素月经规律。血HCG>10 000 mIU/ml。入院查体:体温36.3℃,呼吸:20次/分,脉搏:92次/分,血压:110/80 mmHg,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妇科查体: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分泌物血性,量少。宫颈光滑,无举痛。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左侧附件可触及直径约5 cm的包块,界欠清,轻压痛,右侧附件未触及异常。妇科彩超:于子宫左上方探及大小约4.2 cm×5.8 cm的混合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子宫后方探及液性暗区,最大前后径约1.8 cm。行刮宫术未见绒毛,初步诊断:输卵管妊娠。立即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内可见不凝血及凝血块约400 ml,左侧输卵管增粗,表面暗紫色,表面可见少量活动性出血,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剖视输卵管组织未见绒毛,立即送快速病理,结果回报:(左侧输卵管)考虑绒毛膜上皮癌。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第7天行第一疗程全身静脉化疗,给予具体5-氟尿嘧啶及更生霉素联合化疗8天,具体化疗方案为:5-氟尿嘧啶1 250 mg,1次/日静点,连续应用8天,更生霉素200 μg,单日应用,应用4天,更生霉素400 μg,双日应用,应用4天。复查血HCG:85 mIU/ml。化疗期间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口腔溃疡,无四肢骨关节疼痛。患者共完成4疗程化疗,监测血 HCG<25 mIU/ml,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2讨论

2.1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改变的滋养细胞肿瘤,分为原发性绒癌和继发性绒癌(又名非妊娠性和妊娠性绒癌)两种,原发性绒癌罕见,见于未婚、未曾怀孕过的妇女,也可以见于男性,原发病灶多见于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且常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同时存在,如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等[1]。继发性绒癌多见于葡萄胎、足月产、流产等,亦有极个别与异位妊娠有关。多为生育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绝经后。绝大多数原发于子宫,极少数原发于宫颈、输卵管、阔韧带等。原发性输卵管绒癌极为罕见,是由输卵管妊娠后发生恶性形成,和体外受精(IVF)有关。国内、外报道较少,发病率占输卵管妊娠的2.5%-4%[2]。输卵管绒癌较易侵入血液而早期发生转移,近年来,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药物及手术保守治疗的日益增多,使输卵管妊娠病灶长时间存在,增加了使其发展为绒癌的风险。有研究显示,输卵管绒癌的发病机制可能是输卵管染色体发生数目、结构的改变[3]。

2.2因输卵管管腔狭长,滋养叶细胞恶变后,易穿透输卵管管壁而发生破裂出血,并且易侵入血液早期发生转移,所以应提高对输卵管绒毛膜癌早期诊断的认识,有学者描述了诊断子宫外绒癌应具备以下几点:宫内无原发病灶;排除宫内正常妊娠及葡萄胎妊娠;病理诊断为绒癌。病理诊断可见肿瘤在输卵管表面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切面见充血、水肿、管腔扩张,腔内充满坏死组织及血块。镜下见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滋养层细胞大量增生,不形成绒毛[4]。

2.3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率高,应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1)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绒癌的临床表现与输卵管妊娠较为相似,如停经后阴道流血、下腹痛、血HCG升高、彩超示附件包块。但输卵管妊娠的血HCG一般为几十到几百不等,而输卵管绒癌的血HCG的值明显高于输卵管妊娠的指标。病理组织学示输卵管妊娠的管腔内可见绒毛、出血,滋养叶细胞无异常增生,而输卵管绒毛膜癌内,未见绒毛及胚胎组织,大片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浸润肌层,伴出血、坏死[5]。二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均表现为附件区肿物,输卵管绒癌动静脉血流信号均丰富,而输卵管妊娠的血流信号多位于肿物周边,内部多无血流信号。因输卵管绒癌和输卵管妊娠极易混淆,如术前高度怀疑输卵管绒癌的可能,术中剖视输卵管组织或开腹探查中未见绒毛组织,应行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将切除术的全部标本送检,以及早发现输卵管绒癌的存在(2)、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育龄期女性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妇科彩超示附件包块,血HCG异常增高,当肿瘤发生坏死及破裂出血时也表现为急腹症,与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绒癌的急腹症表现相似。但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有性早熟的表现,常伴有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的存在,并且原发于其他部位的非妊娠性绒癌,可能会出现相应器官肿瘤的非特异性症状,如肺部表现为咳血、咳嗽、呼吸困难,胃肠道表现为呕血、消瘦、便血等。(3)原发性输卵管癌:可表现为阴道少量流血、下腹部包块、腹痛等,但输卵管癌主要表现为阴道排夜,血HCG正常,有时表现为腹水,伴有恶病质表现,可于术后病理明确诊断。(4)其他:如卵巢瘤蒂扭转、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癌等。

2.4关于输卵管绒毛膜癌的治疗,现无明确统一的标准。目前仍采用化疗为主,手术为辅的治疗方案[6]。有研究表明,手术后辅以化疗可以减少化疗的疗程,减少化疗的副反应。年轻未育者,以保留生育功能为主,尽可能不切除子宫,可行一侧附件或病灶侧输卵管切除术。化疗方案主要以5-氟尿嘧啶及更生霉素联合治疗的方案,化疗时间应根据患者病程的不同而决定。如绒癌患者术后半年内,定期复查血HCG持续为阳性,考虑复发的可能。所以绒癌患者即使血HCG降至正常,也应定期复查随诊。

综上所述,输卵管绒癌虽然罕见,且漏诊、误诊,但及早的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仍可做到早期诊断,使患者得到早期的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4.

[2]Davies J,Butler R,Chadha Y,et al.Primary tubal choriocarcinoma[J].J Clin Pathol,2010,63(12):1130.

[3]Ou YC,Huang HY,Huang CC,et al.Primary fallapian tube carcinoma: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12 cases[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1,50(2):141.

[4]付秋风,于晓红.输卵管绒毛膜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J].Jiangxi J Med Lab Sci,2007,502.

[5]黄建珍,钱小泉.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3,7(29):1118.

[6]王泽华.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98-601.

(收稿日期:2014-11-09)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5-0845-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绒毛输卵管原发性
猫笔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吹绒毛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