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研究

2015-01-22邱文风,聂颖,李素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高频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研究

邱文风,聂颖,李素英,景文宝

(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超声室,北京100011)

彩色多普勒高频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临床预测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斑块成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1]。斑块内有无出血发生、有无溃疡形成及斑块的增长速度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易损斑块的发生率的预测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2]。本研究采用高频超声评价对老年高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及时发现颈动脉易损斑块,为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1387例为研究对象,年龄 60-85岁,平均(71.2±2.1)岁。 其中男707例,平均年龄 (66.4±1.9)岁;女680例,平均年龄(68.2±3.6)岁。每位患者均佩戴24 h动态监测测量血压,记录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血压水平的分类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水平分类标准[3]。

1.2颈动脉彩色高频超声检查使用飞利浦IUELIT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2 MHz,患者仰卧,颈后垫软枕,头稍后仰。沿颈动脉走行双侧扫查,先纵向后横向,充分显示颈动脉分支各个血管、管壁是否光滑,是否有斑块形成。根据Salcuni标准[4]颈动脉IMT≥1.2 mm,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由2名从事超声工作高年资主治医师对受检者进行检查。一人操机,一人记录。

1.3高血压分类及诊断标准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水平分类标准[3]正常血压:调查时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20 mmHg和舒张压(DBP)<80 mmHg,无高血压病史和降血压药物服用史;高血压前期:SBP 120-139 mm Hg和DBP 80-89 mmHg;高血压:调查时两次不同时点测量SBP≥140 mmHg和DBP>90 mmHg,或经正规医学诊断并规律服用降血压药物。

1.4数据处理应用SPSSl9.0软件包,计数资料用百分比[n(%)]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高频颈动脉超声对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1387例参检的老年人有194例是完全正常的,1193例检出颈出脉粥样斑块即阳性率为86%。硬斑的430例,混合斑的438例,软斑的325例。颈动脉内膜不规则增厚凸出表面时形成了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按回声形态强弱分为硬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 硬斑块表现为强回声斑块,常伴有后方声影。CDFI斑块内无血流信号,不易破裂,易脱落。硬斑不易引起狭窄。混合斑表现为中等或混合回声,表面凹凸不平可见龛影,当斑块内出血时见中央低回声。CDFI混合斑内可检测到血流信号。 混合斑块不稳定,受颈动脉血流冲击易脱落,形成脑梗塞。软斑块表现为弱回声及无回声,颈动脉内膜不规则增厚>1.2 mm时提示软斑块形成。CDFI软斑块内无明显血流信号,软斑块不稳定,易引起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

2.2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本研究结果显示 1387例参检的老年人检出颈动脉粥样斑块1193例,即阳性率为86%。硬斑的430例,混合斑的438例,软斑的325例。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比例分别为20.0%,30.4%,49.6%。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为血管壁中膜增厚,典型表现是斑块形成[5]。高血压病人血压增高所可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间的连续性中断暴露出胶原组织,血小板释出细胞因子进入动脉壁,对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平滑肌细胞增生起重要作用[6,7]。本研究发现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亦增加,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高频颈动脉超声能清晰显示正常颈动脉管壁结构,即特征性的“二高一低”回声结构,能及时评价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增生情况、管壁及管腔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本研究采用高频超声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以下几点体会:①患者保持舒适体位,检查者从颈动脉近心端开始,逐渐至远心端依次扫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对血管分叉处重点扫查,对血管壁仔细分辨;②受检者颈部脂肪层厚、颈动脉位置深,导致声能衰减,造成无血流假象,要调节焦点发射区使血管结构和彩色血流的充盈得以改善;③探头接触硬斑时,因为受到后方声影的影响,难以显示所有斑块、管腔狭窄和血流变化。我们先采用横切扫查找到钙化斑块所在,再作纵向扫查,可避开声影的影响,提高诊断准确率;④对血管内径及内膜的测量血管横断面心脏收缩期的内径为准,内膜中层厚度测量,测量内膜内表面到中层与外膜交界面的垂直距离;⑤辨认颈内外动动脉的走行、血流方向以及先天变异的变化,及时诊断动脉位置的反向、转换、扭曲的异常;⑥超声医师应注意斑块出血和溃疡的发生部位,及时发现易损斑块;⑦超声图像的诊断正确率与操作者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水平密切相关,操作者应多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加培训班及到上级医院进修。

总之,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斑块的不稳定脱落或破裂均可以诱发或加重脑梗死。高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减少斑块的发生,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高频颈动脉超声检查图像分辨率高、简单、方便、快捷、易重复、无辐射、准确而被临床广泛应用,是一种无创清楚显示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评估斑块成分有效的手段。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应加强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将颈动脉超声列为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以及时监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变化,并尽早干预,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参考文献:

[1]苏文锋,高珊珊.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颈动脉斑块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6):782.

[2]吕丽,魏岩,白杨.老年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4772.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79.

[4]王军里,付良轩.超声在评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和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关系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2014,11(6):493.

[5]任鸿坤, 孙晓珍,王玲.高血压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3):208.

[6]丁洁.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6033.

[7]陈瑞英,高素玲,郑清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6033.

(收稿日期:2014-10-09)

作者简介:邱文风(1973-),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诊断。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5-0810-02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研究基金自由申报项目(项目编号O14JB00120)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