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尺神经手背支电生理检测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2015-01-22张献宇,赵丽娜,李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小指手背传导



尺神经手背支电生理检测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张献宇,赵丽娜,李强,李凯,崔树森*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肘管综合征(CT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之一,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1-3]。尺神经的功能对于手部精细运动至关重要。尺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慢且不完全,所以对于肘管综合征的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手背尺侧半皮肤的感觉障碍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鉴别点,所以支配手背尺侧半皮肤的尺神经手背支功能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回顾了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来我科室就诊的肘管患者,对电生理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尺神经手背支的电生理检测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78例,均为单侧患病,女18例,男60例,年龄在16岁-76岁,平均年龄为39岁,左侧肢体34侧,右侧肢体44侧,病程时间为15天-7年,平均病程为13.5个月。临床表现为手的小指、环指及手背尺侧半间断或持续性麻木、疼痛,可伴有肘部伸直受限,手部精细动作欠佳,部分可出现小指外展内收无力及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肘部Tinel征或屈肘试验阳性。并排除尺神经腕部卡压、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及神经元性疾病,根据Dellon等提出的肘管综合征分类标准进行临床分期[4]:轻度31例,中度24例 ,重度:23例。

1.2检测方法应用美国美敦力公司-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患者平卧位,在室温20-25℃环境下,皮肤温度保持在30℃,肘关节屈曲80°进行检查。本组78例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检测,检测方式及正常值参考1999 年美国电生理诊断医学协会(AAEM)推出的诊断标准[5];其中感觉传导速度及前臂段尺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检测均采用平均叠加技术,以求测得最大波幅的电位。

1.2.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分段测定尺神经小指展肌-腕上的潜伏期,腕上-肘下,肘下-肘上,肘上-腋部MNCV,以双极刺激电极分别给予超强刺激各段尺神经(阴极在远端),采用表面电极(主极)置于小指展肌肌腹记录,接地置于手背。肘上、下刺激点间隔为10 cm,其中肘下刺激点距肱骨内上髁处3 cm,记录并观察各段尺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如肘段尺神经传导速度<50 m/s或肘段MNCV比肘下至腕的MNCV减慢>10 m/s为阳性,这个是绝对诊断指标。并且具有鉴别尺神经腕部及肘部卡压的作用。MNCV一般不用前臂肌肉,如未引出,无诊断价值[5]。

1.2.2感觉传导速度(SNCV)采用环形电极超强刺激小指(阴极在近端),以双极盘状电极在腕横纹近端尺神经干体表投影点处(负极在近端)记录小指感觉电位,记录并观察传导速度、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并与健侧肢体对照。如尺神经小指-腕传导速度<50 m/s,感觉电位波幅<10 mv或波幅较健侧下降>50%或消失为阳性。具有鉴别诊断作用。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依据。

1.2.3尺神经手背支感觉传导采用反向记录法,掌心向下,记录电极位于手背第4、5指间隙形成的V字形底部参考电极位于小指记录电极远端,两者相距2-3 cm。刺激电极位于记录电极近端尺侧10 cm处,阴极靠近记录电极,地线位于手背上,与健侧肢体对照。如波幅较健侧下降>50%或消失为阳性[6]。

1.2.4肌电图检测(EMG)采用同芯针电极检测患肢尺神经支配的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尺侧腕屈肌,静息状态下观察所测肌有无自发电活动如正尖波和纤颤波,如出现自发电活动为阳性。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尺侧腕屈肌检测具有鉴别诊断作用。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患者51例阳性,阳性率为65.4%,其中15例未成功引出神经运动传导,在重度病例中占65.2%。

2.2感觉神经传导72例阳性,阳性率92.3%。其中44例感觉传导消失,占56%。

2.3尺神经手背支传导71例阳性,阳性率为91%,其中45例未引出,占57.7%。

2.4肌电图检测第一背侧骨间肌阳性率为53.8%,小指展肌肉阳性率为55.1%,尺侧腕屈肌阳性率为25.6%,第一背侧骨间肌和小指展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尺侧腕屈肌的阳性率。

2.5尺神经手背支检测阳性率同尺神经运动传导检测阳性率比较经卡方检验,χ2=15.0434,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组患者女18例,男60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发病病因与机制有关,肘管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多为肘部外伤与慢性劳损,其他病因还包括慢性骨性关节炎、占位病变、尺神经卡压等[7],男性参与更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所以男性更容易受外伤甚至发生骨折,使肘部尺神经沟内的尺神经受损受压几率明显增加,这可能导致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原因。

参考AAEM等提出的肘管综合征电生理诊断标准.一般认为肘段尺神经的MNCV减慢至50 m/s以下,或肘上、下尺神经MNCV较肘下-腕减慢10 m/s以上,可做作为独立诊断依据。电诊断的灵敏性为 37 %- 86 %,特异性 > 95 %(AAEM)。电生理检测对于肘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典型的CTS诊断并不难,但在疾病早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且患者病因不明时极易漏诊。本组患者轻度患者中,运动传导阳性率为65.4%,而感觉阳性率为92.3%,对于早期的肘管综合征患者,运动传导异常率较感觉低,可能仅出现远端尺神经(小指-腕)感觉电位波幅较健侧减低,而尺神经(小指-腕)感觉神经的传导功能异常并不能明确尺神经的卡压部位。另外据报道尺神经肘段的传导速度在生理上就比上臂或前臂慢些[8]。对于一些跨肘段尺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无明显衰减的病例,无法支持肘管的电生理诊断。

在一些肘部重度传导障碍的患者中尺神经运动和尺神经(小指—腕)感觉传导均消失,这时尺侧腕屈肌的自发电活动也可能不明显,查体患者的尺侧腕屈肌肌力下降也并不明显。本组重度患者中,手内在肌均出现电生理异常,而尺侧腕曲肌的阳性率仅为52.2%,重度肘管患者的尺侧腕屈肌检查阳性率较低,手内在肌重度萎缩患者的运动传导无法引出,运动传导检测就不能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4]。可能会延误病情,影响诊断准确性及治疗效果。这可能因为在肘管内发至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运动支位于神经内的深层,而手内在肌支和手部感觉支的纤维位置相对表浅[9]。所以当肘部神经运动传导和指神经感觉传导无法引出时,尺侧腕屈肌的肌支受损较轻,肌肉针电极检查及查体体征表现并不明显,这时只能结合手背尺侧的皮肤感觉功能来间接诊断肘管综合征。所以手背尺侧半的感觉功能显得至关重要,但皮肤感觉查体存在患者主观因素影响,有时查体结果并不明确可靠。对于电生理检查来说,可以避免患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能提供更加客观的诊断依据。在理论上说,进行手背尺侧感觉的电生理检测以提供更加客观的诊断依据,对于肘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所以我中心在参考常规电生理检查方法同时进行手背尺侧皮肤感觉的电生理检测。

手背尺侧半皮肤感觉是由尺神经手背支支配,尺神经手背支起于腕关节近侧约0.5 cm处,在尺侧腕屈肌深面向远侧及手背走行,穿出深筋膜后,沿腕部及手的背内侧缘下行,然后分成2-3指指背侧皮肤[10],因为尺神经手背支在腕上从尺神经干发出,不经过腕尺管,可作为肘管综合征的一个鉴别诊断指标。以往很少进行尺神经手背支的电生理检测。在本组患者中,常规进行尺神经手背支检测,尺神经手背支阳性率和尺神经运动传导阳性率相比较:X2=15.0434,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尺神经手背支的功能检测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对于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尺神经手背支电生理检查是有必要的,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肘管综合征电生理诊断指标之一。对于肘管综合征电生理检查方法是很好的补充。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Bozentka DJ.Cubital tunnel syndrome pathophysiology[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8,351:90.

[2]Dinh PT,Gupta R.Subtotal medial epicondylectomy as a surgical option for treatment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J].Tech HandUp Extrem Surg,2005,9(1):52.

[3]Osborne GV.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ardy ulnar neuritis[J].J Bone Joint Surg Br,1957,39:782.

[4]陈德松,曹光富.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杜.1999:138.

[5]汤晓芙.肘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标准[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2,11(4):249.

[6]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

[7]陈浩,梁炳生.肘管综合症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2,1(4):249.

[8]Eisen A.Early diagnosis of ulnar nerve palsy.An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J].Neurology,1974,24(3):256.

[9]彭峰,陈德松.肘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3):156.

[10]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实用肌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4.

(收稿日期:2014-08-06)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5-0837-0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小指手背传导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降落伞(翻绳)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旋转手指操
洗手歌……
手指舞 《鱼儿鱼儿水中游》
雨林游记
手脚冰凉按阳池穴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