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2014-08-15王洪晶张志茹吉林省白城市中医院吉林白城3700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30000

吉林医学 2014年27期
关键词:事件报告分析方法报告

王洪晶,张志茹 (.吉林省白城市中医院,吉林 白城 3700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30000)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发生于医疗护理过程中,致患者或医护人员受到的伤害或受伤害风险的护理行为。护理不良事件可致患者不良结局,有报告显示,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2.9%~16.6%,仅仅在美国每年便约有44 000~98 000人因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死亡,院内可预防不良事件致死亡例数已超过交通意外,护理不良事件还严重影响护理人员情绪,约有72.86%经历者伴有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护理质量[1]。不良事件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被纳入至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之中,而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是开展改进工作的基础。目前,有关于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并无特定的统一标准,相关文献综述较少,本次研究以此为综述论点进行探讨。

1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的背景与历程

美国是最早开展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研究的国家,最初致力于探讨不良事件所致患者不良结局、经济损失与社会负担,结论堪忧,因此,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逐渐受到世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随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关机构均开始研究建立合理、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2]。各国得出基本共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应可准确有效反映不良时间发生率、类型、高发环节以及潜在原因等数据,医疗机构可据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时间发生几率、预防不良事件再发生、及时处理已发生不良事件[3]。我国卫生部门于2002年颁布实施《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方案,2008年又委托中国医院协会积极构建“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全国各大医疗机构也纷纷开始构建各自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4]。

2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重要性

2.1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发展概述:真实、详尽的不良事件报告是开展原因分析、改进工作的基础,但因报告严重依赖于护理人员主观意识,报告率极低,国外有统计表明约有50% ~96%的不良事件未录入系统,我国也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有研究者对有关于跌倒、压疮报告率进行实际调查对比分析,发现其报告率不足10%,甚至部分医疗机构未见报告,即便建立主动报告免除惩罚等措施后报告率也不足40%[5]。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概念应运而生,特指护士针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自我意愿,此概念成为报告行为主要预测因子[5]。有研究表明护士一般资料、报告习惯、报告认知、惩罚制度、报告流程均可影响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意向,许多学者致力于探究建立一套最大程度排除干扰、激发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提高分析效用的机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2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理论基础:从意识层面、主观能动性角度看,错误是由人自身心理失常、认知不正确或缺乏认知,致内心真实能动与外部表现不一致或直接错误[3]。护理错误可包括及时反馈发现的错误,还包括因认知不足发生后仍未察觉的错误。护士对于自身能够发觉的错误报告意识仍取决于自身能动,针对自身未发现错误需要护士自身自我纠错、其他人员监督发现。护理人员也是人,会表现出疲倦、抑郁、焦躁等状态,作为护理工作的执行者,难免会产生纰漏,造成不良事件。

从系统论出发,医疗机构作为一个提供医疗服务的系统机构,差错是整个系统有机的组成部分。当错误发生后医疗机构应从组织系统的角度,设计防范错误的机制,以抑制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收集护理不良事件资料,从组织机构的角度,分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内在原因,总结改进方法。

3 目前主要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工具

目前,据十余年的实践,护理管理者已摸索出多种护理不良事件调查分析工具,多以调查报告量表的形式存在,包括不良事件内容表以及报告意向表等。

3.1 给药错误报告表:给药错误报告表是目前应用最广发的量表,这与医院普遍重视用药安全有关,该量表可研究影响护士发生给药错误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该表信效度满足临床需要,Cronbach's α 系数≥0.70,重测信度相关系数≥0.67[5]。

3.2 临床不良事件报告量表:临床不良事件报告量表(the Reporting of Clinical Adverse Effect Scale,RoCAES),该表由Wilson等首创,可较清楚的反映医护人员一般资料、上报态度及不良事件经过相互之间影响,研制者测得该表Cronbach's α系数≥0.83,Spearman 相关系数≥0.65[4]。

3.3 医务人员差错上报调查问卷:医务人员差错上报调查问卷(nursing staff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error reporting)其内容主要包括场景描述、认知态度自我评价,运用开放式提问、人口学资料调查方法,研究医务人员差错上报调查意识以及影响因素,但该表尚未有基于大量、详实资料验证的权威信效度评估。

4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工具、模型以及方法

据高信效度的调查量表后获取详尽资料,需应用针对性的原因分析模型、方法以及工具。

4.1 分析模型:①瑞士奶酪模型(Swiss Cheese Model):由英国Reason首创,他认为所有的护理不良事件均与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督、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前兆防御缺陷有关,均分别分为潜在因素以及显性因素。Vicent据此细化提出了患者安全因素框架,构建了7个方面因素模型[6]。②SHEL模型:由日本卫生部门提出构建,从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临床环境、当事人以及他人四个方面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国内常以此模型分析精神科护理、外科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这两个科室也是我国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较集中科室,而国外常将此模型应用于急诊室、手术室内等医疗微系统科室不良事件原因分析[7]。③EDIT模型:Inoue基于人因可靠分析理论,探讨建立以不良事件类型、直接原因、间接危险为框架的分析模型,又细化出十二个分类因素,并据此建立相关数据库。

4.2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其应用极广,掌握人群较多,如回顾性分析、前瞻性分析已成为基本的科研分析方法。①回顾性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是基于系统框架下进行分析,而非个人定性,包括上报、信息收集、分析、改进四个步骤,也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②前瞻性分析:失效模式和效用分析,可应用于医疗机构防范不良事件机制障碍研究,包括制定主体、组成团队、制度流程、分析危害、拟定计划、反馈6个步骤。国内有学者应用失效模式分析静脉置管感染原因以及改进成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关于两者分析方法效用比较研究较少,但据回顾性分析方法成果来看,分析依据的资料数较少,研究例数多在100例以下,研究价值不高,如袁晓丽等在探讨护士关于不良事件的认知的同时,对研究对象所在医疗机构2年内发生63例不良事件进行调查,以此作为问卷考核内容,其本身便缺乏有效的数据资料支持[8]。

4.3 分析工具:①流程图:流程图是可视化的研究工具,可有效评估方案、流程、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直观再现护理流程,管理者可据此查找潜在原因;②鱼骨图:即因果图,适用于梳理已知结果与其所有可能的关系,应用于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可有效呈现近远端原因,排查根本原因,但因可能出现因果交叉重叠,不利于针对性循证。

5 小结

护理不安全事件原因分析是护理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立护理不安全事件报告系统是开展分析工作的基础。国内有关于护理不安全事件报告意向研究较少,多基于各自医院既往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而获取资料的模型亦少经科学的论著与模型构建,获取资料其有效有待商榷,部分研究其原因分析采用的模型、方法、工具较未简单,数据处理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的探究根本原因,护理管理研究工作仍有待改善[9]。

[1] 李 丽,李 芹.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64.

[2] 罗 丹,周 立,明 星.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A):27.

[3] Wilson RM,Harrison BT,Gibberd RW,et al.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adverse events from the Quality in Australian Health Care Study[J].Med J Aust,1999,170(9):411.

[4] De rosier J,Stalhandske E,Bagian JP,et al.Using 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the VA National Center for Patient Safety's prospective risk analysis system[J].Jt Comm J Qual Improv,2002,28(5):248.

[5] 刘义兰,李 芬,黄行芝,等.患者护理安全事件自愿报告探索与事件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3(3):42.

[6] 糜建文,吴 蝉,张雪梅.惩罚式与非惩罚式报告护理差错的结果分析[J]. 西部医学,2010,22(8):1550.

[7] Chiang HY ,Lin SY,Hsu SC,et al.Factors determining hospital nures'failures in reporting medication errors in Taiwan[J].Nursing Outlook,2010,58(3)17.

[8] 袁晓丽,江智霞,酒井顺子,等.临床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726.

[9] 王 晖,黄行芝,刘 庆.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成效[J]. 护理学杂志,2009,24(19):66.

猜你喜欢

事件报告分析方法报告
基于医院医疗器械故障信息的不良事件报告研究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报告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军队医院22605例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报告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行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