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骨科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4-08-15乔巧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民医院骨科陕西扶风722299

吉林医学 2014年27期
关键词:医护护患管理者

乔巧娥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民医院骨科,陕西 扶风 722299)

工作压力是指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反映的不平衡知觉。我院床护比1∶0.3,近几年护理人员人数虽有增加但远远满足不了住院患者的要求,通过近年来的临床护理管理及亲身体验,探索如何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将不良因素降到最小,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现报告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县级医院所处的环境及条件

1.1.1 紧张的工作环境:我科收住的患者多数为骨创伤患者,交通事故者居多,且平均住院时间长,病情危、急、重,家属情绪紧张、急躁,这也要求护士具备干练的工作作风和熟练的急救能力,家属的过激行为容易和护士发生冲突,使护士大脑处于紧绷状态,身心疲惫,体力透支,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1.1.2 护士的编制不足:我科固定床位35张,护理人员9名,住院患者最多可加床至41例,从2012年开始实施“优质护理”,远远达不到每位护士分管的不超过8名患者的要求,既要做基本治疗及护理,又要落实各种宣教,责任护士最多分管患者20名。6名护士长期倒夜班,频繁的倒班使护士生物钟紊乱,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不支,改行成了唯一的出路,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1.3 探视及陪护制度不给力:我院地处城乡之间,每天在8∶00~11∶00治疗高峰期病区会进入源源不断的探视者,绝大多数人会在第一时间询问护士,没空或稍微怠慢时会招来一句恶劣的谩骂,甚至投诉。遇到大的交通事故或手术日探视者及陪护人员更多,经统计1例术后患者陪人最多可达13名,对护士的劝阻置之不理,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1.4 支持系统不到位:①在县级医院送实验室检查标本,领药,领物,送交病历,陪送危重患者检查等都是护士去做,这些非护理性工作与把护士还给患者的优质护理相冲撞。②同时在护理方面缺乏先进的治疗措施,如压疮减压贴、深静脉置管等。

2 医生、护士、患者人际关系

医护及护患关系是护士最主要的两大关系,在骨科护理工作中,有时由于护士专科知识缺乏达不到医生的期望,医护之间会出现对患者告知不一,尤其在术后功能锻炼方面,这样易诱发纠纷。多数医生对分级护理不能很好掌握,几乎2/3的患者都是一级护理,相应的护理文书增加,如入院评估单、巡回记录单等,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出现了护士对医生的抱怨。护患之间由于骨科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多数卧床,心理易出现失衡,对护士的要求苛刻,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又是女性,有时会把与护士无关的怨气发泄到护士身上。

3 护理质量要求过高

护理质量要求过高,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过度付出[1]。护理工作环节多、标准多、检查多、考试多,劳心又劳力,宣教反反复复,陪人不固定,满意度上不去。护理部定期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原则上是指导工作,但每次都是罚多奖少,有时遇到问题不问原因而加以批评,增加了护士的心理负担。

4 应对策略

4.1 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①管理者要关心和爱护护士,发现有不良情绪时积极给予疏导,提高应付各种变化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以稳定的心态看问题,这是减少护士心理创伤、提高心理水平的关键[2]。高年资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言传身教,和患者交流时多一些耐心,尊重患者,减少矛盾和不必要的冲突。②管理者应根据各科的特点及危重患者数合理编制和补充护理人员,同时护士长科学合理排班,有利于缓解身心疲劳。③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管理者应重视环境因素对护士的影响,治疗高峰期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必要时制作陪人证,在一楼电梯入口处凭陪人证出入。④院领导的支持。

4.2 建立和谐的医护-护患关系:医护之间相互信任,遇到问题多与主管医生沟通,减少医护说法或记录不一的纠纷和隐患。多举行一些沟通交流方面的素质教育或讲课,学会沟通交流技巧,冲动时沉着冷静,换位思考,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渠道。利用开公休座谈会机会,搜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及建议,可取之处给予采纳,以贴近护患距离。业余时间科室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医护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

4.3 护理管理者:遇到护士发生职业心态偏差,或与患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一味的训斥、批评,而是确定原因的性质,注意护士的感受及心理健康水平,设身处地地谅解护士,化解矛盾,从而获得护士对领导的信赖并投报以积极的工作。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人本管理方法。可取之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满意度表扬,竞赛获奖等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使他们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在医患关系紧张的21世纪,护理人员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减少负性情绪的困扰,变压力为动力,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可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同时作为管理者应将减轻护士压力作为自己的责任,制订合理的制度,关心理解护士,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支持系统和后勤保障,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 胡 军.新时期护士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护理,2005,11(10):766.

[2] 李荣琴,张金秋.精神科护士心理疲劳的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杂志,2002,8(1):54.

猜你喜欢

医护护患管理者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