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模式对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效果的探讨

2014-08-15萍,丁宁,王

职教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交流院校

贾 纪 萍,丁 宁,王 莹

交流模式对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效果的探讨

贾 纪 萍,丁 宁,王 莹

对高职院校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几种交流的途径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来减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融洽师生关系,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对高职院校培养新型合格人才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交流模式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在校生人数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由因种种原因没有考上普通高等学校的考生构成,这些学生的特点是整体文化基础较差、厌学情绪大、学习态度散漫、学习能力偏低、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相对较低;他们缺乏社会经历、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强,社会生活能力较差,对生活和未来缺乏自信心。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元,班主任是班级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如何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班级管理工作新的理念、新的内涵,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1]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在教育硬件设施保障下,由班主任采取一些方式与学生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也将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班主任自身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方式

(一)传统直接交流方式的不足

根据本校及周边高职院校班主任情况调查,笔者发现如下四种情况:(1)有的班主任把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管理,才入学的学生会觉得这个老师负责,但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觉得班主任不信任他们;(2)有的老师把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直接套用到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上,实行“放牛吃草”,“高度自治”的放任管理法,对本班学生情况几乎不了解;(3)有的80后班主任因为和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和学生打成一片,失去了班主任的威信;(4)高职院校中班主任可能管理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加上自身教学科研任务也重,很难做到像小学、初中班主任那样全面地了解学生。[2]

(二)对传统直接交流方式的改进措施

提高自身水平,注重言传身教。对于90后的高职学生,过去的师生等级观念已经非常淡薄,要想得到学生的信服,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能力,还必须具有崇高的师德,班主任应特别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可以采取不定期开班会、参与本班课业的教学、听课、宿舍走访、“一对一”谈心等形式,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听取他们的心声,尤其需要注意特殊学生的动态,为学生提供包括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在内的实质性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就将一事无成。”[3]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想只凭一己之力取得成功的教育是很难的,班主任必须时常与家长交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流时可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现状,减少与学生的距离,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

二、QQ、飞信、电子邮箱、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方式

(一)网络交流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备通讯工具,笔记本电脑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最新定义,不会电脑的人属于“功能性文盲”。[4]以QQ为例,几乎每位大学生都至少有一个QQ号码,一项以在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的调查表明,43.3%的调查对象把QQ作为一种和朋友联系的手段。[5]

班主任可以通过QQ即时消息、手机电话和飞信消息、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网络途径与学生进行间接交流,及时传达学校的文件精神和通知,接收学生对学习和生活问题的咨询并可以及时回复,还可以通过QQ空间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情感动态。由于网络交流方式不受时间、空间及他人的限制,因此,很受学生欢迎,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好地回避了部分同学觉得当面倾诉比较尴尬的情况。

(二)网络交流存在的弊端

1.在教师方面。有的班主任自身对网络技术认识不足,对网络资源不能应用自如,在使用这些平台与学生交流时受到极大限制,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学习网络技术,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教育技术;

2.在学生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相对而言自制力较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职院校学生陷入“手机依赖症”的比例较大[6],笔者对所在院系学生调查显示,学生手机拥有率为100%,每天使用手机在3个小时以上的学生比率达到58%。此外学生在使用网络交流时,由于缺乏责任心,虚假信息可能被迅速传播,或者缺少安全防护意识,容易上当受骗,甚至还有学生可能聊天上瘾等。另外,网络平台反映的学生情况可能未必真实,如学生刻意隐瞒真实想法或者不愿意向班主任透露心中所想等。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正确引导,提醒学生安全、健康使用网络。

三、“班主任助理”制间接交流

(一)“班主任助理”(简称“班助”)制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与“班助”经常接触交流,询问班级近况,班主任不在学校时“班助”可以帮助班主任处理一些事宜,如此班主任可以随时了解班级动态,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院自2009年开始实行“班助”制,通过实践证明,“班助”的确能很快帮助大一新生积极调整心态,主动适应新环境,也能使整个班级走更快地走上新轨道。

(二)“班助”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班助”与所带班级在人数、专业、性别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笔者所带班级49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32人,只安排了一个大二女生做“班助”,该同学专业与我班专业不同,很多时候无法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学弟学妹建议,此外由于性别限制,对男生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2.“班助”自身素质导致带班水平良莠不齐。有的“班助”性格强势,所带班级学生很多都会受其影响;有的“班助”性格文弱,无法“镇住”一些调皮的学生;有的“班助”新生入学初期自豪感强工作热情高涨,随着时间推进工作热情逐渐减弱,再加上自身学习、工作任务重,带班呈现表面化。

3.“班助”与班主任配合程度影响也很大。有的班主任是专业教师,平时教学任务较重,对班级管理较少,“班助”若不能将班级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汇报或者在汇报中因考评、私人感情、怕失去学生信任等因素只报喜不报忧,都会导致班级问题严重化。

(三)优化“班助”制的建议

及早做好培养与选拔工作。各院系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各专业的主要学生干部和学生会干部,在选拔班时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7]加强引导工作:各院系要加强对现任“班助”的教育、引导,定期组织召开交流会,总结经验教训,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8]加强管理与考核:根据“班助”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效,结合班主任和所带班级学生的评价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本人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考核优秀者可颁发“优秀班主任助理”证书,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提高“班助”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配合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工作。

四、班级学生干部联络制交流

(一)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不仅仅要负责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还必须完成教学科研上的任务,而每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对所有学生都给与足够的关注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通过培养一批良好的班级学生干部的方法来帮助班主任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通过每周一次的班委会定期了解班级学生的上课、晚自习、社团活动等情况,对不安因素能及时洞悉并可以尽早解决,避免事态严重难以解决的现象。

(二)班级学生干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建议

班主任对学生干部的权利要把握好,过多的权利下放给班级学生干部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干部“狐假虎威”、只知学生干部不知班主任等状况,因此,班主任在选拔学生干部时应多注意观察学生的人品,并经常对班干部进行考核,切不可实行“终身制”。此外,班主任还要注意对班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管,以增强班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的透明度。

五、建立校内平台:虚拟+实体全方位交流模式

当前,学校学生入学时使用的通讯网络主要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遇到紧急通知时常常出现使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学生无法收到移动的飞信消息,或者部分学生没有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因没有开通网络无法收到QQ即时消息和电子邮箱邮件的情况,这些就导致部分学生失去掌握紧急消息的第一时间。因此,笔者建议可以由学院出面,实行实体交流平台或者与上述三大通讯公司联合开发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短信平台,无遗漏地发布学生管理工作过程当中上传下达的相关文件和通知,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区宿舍楼、甚至是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上无区分地接收班主任发出的即时消息。班主任的电脑或手机作为中转站,可以群发,也可以输入姓名单独发送,也可根据系统设定的条件发布,可以选择系统默认的短信内容,也可以自主定制短信内容,这将极大地促进班主任工作信息资源的全员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样、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状况更加复杂,仅仅依靠校纪校规和学生的自觉性来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开展学生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生管理中坚力量的班主任必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建立科学管理制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交流,结合学校、社会与家长的力量建立多方位交流平台,深入了解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才不会在本应纯净的校园内再出现学生辱骂甚至殴打教师的现象,也方能促进高职院校稳定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高、竞争力强的新型人才。

[1]黄俐丽.加强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助理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2):37.

[2]赵丹.高职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109-110.

[3]王柳莎.浅析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J].职业技术,2011(8):284.

[4]宋春丽.浅论高职高专院校班主任工作管理信息化[J].无线互联科技,2013(2):223.

[5]徐建星.基于QQ的高校师生课后交流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4):13-16.

[6]徐鹏.基于高职生手机使用现状分析的班主任引导策略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141.

[7]潘美意,杨立君.高职院新生教育中实行“学长制”的探索与实践[J].学工广角,2011(17):153.

[8]张鸣.高校班主任任助理工作实践怀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00.

[责任编辑 秦 涛]

贾纪萍,女,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院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

G715

A

1674-7747(2014)02-0069-03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交流院校
如此交流,太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