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抑郁原因分析及心理疏导

2014-07-31侯亚红

天津护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发生率家庭心理

宫 平 侯亚红 冯 源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62)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n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0%~70%,PSD的发生率为50%~89%。多数表现为情绪低落、失控、常以自我为中心,行为表现为惰性较强、意志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1]。而通过正确的途径对患者进行抑郁心理原因分析,实施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7月随机抽取在我科室住院的脑卒中患者50例。年龄55~65岁。男32例,女18例,年龄均经CT检查诊断为脑缺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30分。患者意识清楚,脑卒中前无精神病史;经急性期抢救后病情稳定,意识恢复,无明显失语、失认等影响检查的症状;病程小于3个月。患者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脑干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破裂出血等。

1.2 测评方法 由我院专业心理测评师统一讲解指导语、评定目的和方法,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内容作出独立的评定,采用集中答卷方式。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1-5级评分方法,程度由轻到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标准:≤6分为没有抑郁;>7分且≤16分为轻度抑郁;>17分且≤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

1.3 测评结果 50例患者SCL-90测评结果见表1,HAMD测评结果为轻中度抑郁28例,重度抑郁22例,患者心理承受压力大,心理抑郁障碍的发生率高。

2 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分析

2.1 不能正确认识并接受患病现实 脑卒中的患者多半是中年人,而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主要角色,承担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突然发病往往会导致患者受到严重打击,多表现为情绪低落、少言寡语、精神上抑郁、悲观等[3]。

表1 50例患者SCL--90测评结果

2.2 不能融入患者角色 有些患者性格要强或因岗位职务的不同而产生自卑自责,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甚至产生轻生念头等心理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患者角色。

2.3 对治疗信心不足[3]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其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未见明显好转,依然生活不能自理,担心疾病的不良预后,造成经济负担,无法工作,成为家庭的累赘,因而表现出的情绪冷淡、自怜、反应迟钝、急躁、不配合治疗等。

2.4 自我形象紊乱 由于疾病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不彻底,自我形象不佳,如步态不稳、患肢活动不灵敏、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患者不愿出现在众人面前,担心会被耻笑,长时间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接触[3]。

2.5 教育与社会支持[2]调查显示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家庭不和睦的患者较文化程度高、经济条件好、家庭和睦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有家庭社会支持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优于无家庭社会支持的患者。

3 心理疏导

疾病的折磨、各种消极心理和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而且还会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恢复其健康的心理与情绪,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耐心进行有效引导,采用理解与同情相结合方式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以利于宣泄其焦虑和紧张。做好沟通,与家属共同关心、体贴、支持患者,以得到其充分信任,帮助患者建立乐观的情绪和行为,鼓励患者积极自主的生活及正确认识疾病的转归。

3.2 尊重患者的个性与人格 深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关怀态度,特别是要尊重患者,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解答问题,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才能完成康复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3.3 尽快帮助患者适应角色的转变[3]由健康人向患者的角色转变使许多患者不能适应。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和蔼可亲,消除患者的心理戒备,使患者处于温馨和谐的环境中,避免任何可能影响患者安全感的行为,消除患者顾虑。

3.4 自信心的训练 抑郁患者通常缺乏自信,无助感增强,自信心的训练可帮助患者提高控制力,减轻无助感,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强化参与意识,同时要让患者觉得自己是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3.5 组织多种形式活动以减少或消除消极因素 根据患者的工作经历特长,每周选出3~5名代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时间里讲授有关知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使患者体现自身价值,也能使其他患者接触到新知识,忘却各种不良情绪干扰,从而得到乐趣,使患者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

3.6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冲应激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预防和减少抑郁的发生,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等其他社会支持的作用,如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经常到医院来陪伴患者,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照顾;寻求社会团体的援助等。

4 心理疏导效果

对于轻、中度抑郁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并配合自信心训练,25例患者的抑郁因子得分恢复到正常范围,3例患者抑郁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但出现了主动沟通意向;对于重度抑郁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三步心理疏导,首先和患者建立较亲近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信任感,其次和患者一起参加脑血管病公益讲座,一起了解卒中相关知识,使患者逐渐对自己的疾患有更确切的把握,第三步鼓励患者建立自信心、融入到自己的交际圈中。通过分步疏导,20例患者的抑郁因子得分恢复到正常范围,其中18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焦虑和强迫症状,2例患者出现敌对情绪。2例患者抑郁程度从重度恢复到轻度,同时伴有轻度焦虑心理障碍。

5 小结

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发生率高,而当患者发生脑卒中后,机体部分功能丧失,心理上受到打击[4]。针对此疾病和残疾的诸多原因导致的不同心理表现,如何从患者的角度多方面着想,多给予理解与开导,耐心倾听实现有效沟通,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心理疏导发挥着积极地功效。

〔1〕刘红香.脑卒中后抑郁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23):2138-2140.

〔2〕徐湘文.脑卒中后患者并发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11-212.

〔3〕袁威.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93-94.

〔4〕鲁和英.5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8(4):85-86.

猜你喜欢

发生率家庭心理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