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角度静脉穿刺法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4-07-31

天津护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针头进针成功率

高 璠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 300211)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士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大多数护士对青壮年患者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很高,而对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细小、脆弱、滑动、静脉穿刺困难,而且容易破裂[1],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相对较低[2]。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反复住院,血管硬化、弯曲、脆性大和弹性小,易造成穿刺成功率下降,同时反复输液引起血管损伤,造成近心端静脉堵塞,故较其他人群更易出现护理问题[3]。对2012年1-12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中应用45~60°角度静脉穿刺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2月我院心内科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共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62~93岁,平均73.5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意识清楚,反应清晰,无显著的躯体痛觉和感觉异常,能准确描述疼痛的感受,无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选择 两组病例均按一次性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步骤实施,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器,固定专人操作、专人观察、专人记录,每日记录成功例次和失败例次。

1.2.1 穿刺部位 两组患者均取坐位或卧位,穿刺部位选择腕关节以下手背浅小静脉,避开血管分叉及静脉窦处,并且容易固定的位置。

1.2.2 穿刺方法 试验组采用45~60°角度静脉穿刺法,扎止血带后,由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穿刺的手,左手拇指将穿刺部位的皮肤绷紧、穿刺的血管绷直并固定,右手中指和拇指分别持针柄前后侧,示指压在针柄上面,使中指、拇指和示指呈三角形持针法,以45~60°角度快速刺进血管见回血后顺着血管方向平行进针少许,胶布固定。对照组采用20°角度静脉穿刺法,扎上止血带后,嘱患者握拳,操作者右手拇指与食指持针柄,以20°角度快速刺进血管,见回血后平行进针少许,松拳固定。

1.3 评价指标 对静脉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穿刺成功标准是有回血,静脉输注畅通,且穿刺局部无液体外渗为一次穿刺成功;退回重新穿刺为失败。疼痛的评定标准,疼痛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疼痛:无痛、有痛感、轻微疼痛;中度疼痛:疼痛较剧烈,但可忍受;重度疼痛: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注射部位血管不良反应为静脉炎和淤血情况。穿刺部位周围淤血,每次拔针后均按压5min,穿刺部位周围有淤血、乌青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种穿刺方法成功率及血管不良反应的比较(表2),试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静脉炎、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2.3 两种穿刺方法患者疼痛程度比较(表3)。试验组中度+重度疼痛例数低于对照组。

表2 两种穿刺方法成功率及血管不良反应的比较[n(%)]

表3 两种穿刺方法患者疼痛程度比较[n(%)]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特点是合并慢性病多,输液频率高、时间长,血管僵硬、脆性高、损伤多、修复慢,而且血管周围组织疏松,使得血管活动度大,不易固定。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长期静脉用药,血管硬滑,在手背进行静脉穿刺时,让患者握拳,血管很难固定,故针穿刺皮肤后很难刺入血管,有时刺入血管,而弯曲的血管,在再进少许针时往往针尖刺破弯曲处而失败。

本研究表明,当采用45~60°角进针时,皮下淤血、穿刺失败发生率低于20°角进针。这是由于当皮肤与针头之间形成45~60°角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表面的接触面积小,进针压强增大,直接刺入静脉腔,在表皮停留时间短、皮下运行距离短,减少了针头对血管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同时缩短了静脉回血的时间,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若以20°角进针,针尖进入血管后,落空感不明显,影响穿刺成功率;由于针尖在皮下潜行距离长,拔针时按压皮肤着力点与静脉管壁进针点易出现偏差,致使按压力度与受压面积不能完全有效的作用于静脉管壁进针点,故易出现皮下淤血。

通过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加大,能使患者疼痛减轻。表2显示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当静脉穿刺时的进针角度<30°时,针头与皮肤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针压力减小,痛觉就明显[4]。试验组在静脉穿刺时加大了进针角度,将针头与皮肤成45~60°角。这种穿刺法省略了针头在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步骤,针头在刺入皮肤后直接进入静脉,针尖通过表皮直接进入静脉,缩短了针尖在皮肤下运行距离和时间,针头与表皮接触面积小,表皮受损范围小,故穿刺疼痛不明显,易被患者接受。

〔1〕吴成兰.常见影响静脉穿刺的相关因素与处理方法[J].天津护理,2008,16(6):338.

〔2〕王雪莲.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特点及输液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3(5):125.

〔3〕程晓蓉,高姗.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特点及方法[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2):150.

〔4〕梁镝敏,卜淑娟.进针方式对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6):1930.

猜你喜欢

针头进针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