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部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药敏分析

2014-07-02季晓珍陈日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革兰糖尿病足葡萄球菌

季晓珍 林 德 陈日秋 叶 斌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 丽水 323000

糖尿病足部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药敏分析

季晓珍 林 德 陈日秋 叶 斌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 丽水 323000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药敏分析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晚期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感染是影响糖尿病足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治疗足部感染可减少截肢的发生。充分了解糖尿病足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就能为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现对我院近三年住院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52例,男75例,女77例,平均年龄(63.5±10.8)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1.6±5.1)年,平均足部溃疡病程(10.2±4.6)天。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1],并且排除糖尿病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者。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第一次清创或换药时,尽量采集深部新鲜组织或肉芽,无法采集组织或局部渗液较多者,应用无菌拭子擦拭取样或针筒抽取脓液,装入无菌杯,立刻送检。菌株鉴定:常规细菌培养阳性者行革兰染色并通过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微生物鉴定系统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以K-B法对分离菌株行药敏试验,部分以微量稀释法测定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试验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制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

统计学方法: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

3 结果

3.1病原菌分布 15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81例(53.29%),病原菌10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G+)58株(57.43%),革兰阴性菌(G-)35株(34.65%),真菌8株(7.92%)。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34.65%)、粪肠球菌4株(3.9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株(15.84%)、无乳链球菌3株(2.97%);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35株(15.84%)、肺炎克雷伯菌4株(3.96%)、大肠埃希菌3株(2.97%)、摩根摩根氏菌 3株(2.97%),其它 G-杆菌 2株(19.8%);真菌均为白假丝酵母菌。其中20例患者为混合菌感染(同时检出≥2种细菌),占13.16%。

3.2药敏结果 G+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较敏感,见表1。G-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敏感,见表2。

表1 糖尿病足患者常见G+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

表2 糖尿病足患者常见G-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4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糖尿病足溃疡导致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0~40倍[2],近年来,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感染的控制情况明显改善,但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3]。组织灌注不良、细菌负荷、坏死组织存留是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几个重要因素[4]。本研究发现,部分初发糖尿病足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重视不够,大多自行应用局部抗生素、中草药外敷等不正规的换药方法,致使溃疡面处理不当,加重病情或延长住院时间。因此,发病早期是否得到正规的局部处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因此,尽早了解局部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初期治疗及经验用药。本研究对152例糖尿病足患者局部分泌物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培养阳性率53.3%,培养出病原菌10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7.4%,革兰阴性菌占34.7%,真菌7.9%。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为多;G-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摩根摩根氏菌为主;真菌均为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病原菌首位,达34.65%。其中真菌、粪肠球菌考虑定植菌可能。另外,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因重复培养,混合感染,结合临床不甚相符,考虑定植菌可能。G+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较敏感,研究中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G+菌菌株。G-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敏感。与国内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基本一致[5]。本研究尚未发现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的G-菌株。

在细菌培养结果未回报前可根据上述资料结果给予经验用药,但在治疗过程中,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反复进行局部分泌物培养及药敏检查,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以利于足部溃疡感染的尽早愈合。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7.

[2]Zgonis T,Stapleton JJ,Girard-Powell VA,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infections and amputations[J]. AORN J,2008,87:935-946.

[3]Senneville E.Infection and diabetic foot[J].Rev Med Intern,2008,29:243-248.

[4]Malgrange D.Physiopathology of the diabetic foot[J].Rew Med Intern,2008,29(Suppl 2):S231-S237.

[5]金虹飞,蔡少平,顾慧群,等.544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2010,25:356-359.

2013-07-20

猜你喜欢

革兰糖尿病足葡萄球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