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4-02-14平利峰卢伟伟冯红卫王晓磊章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

平利峰 卢伟伟 冯红卫 王晓磊 章鹏

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平利峰 卢伟伟 冯红卫 王晓磊 章鹏

目的研究坚骨胶囊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观察共纳入60例患者,分别来自本院风湿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应用坚骨胶囊治疗, 3次/d, 5粒/次, 每两个月为一个疗程, 共用三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患者疾病功能指数、schober 征、中轴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活动指枕数、墙距、全身疼痛评分、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血沉、C-反应蛋白等。结果所观察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疗程结束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异常改变。结论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并且安全性较高。

坚骨胶囊;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安全性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 病变主要以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受累为主, 部分患者有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并伴有晨僵, 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负重大关节肿痛、足跟痛, 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强直畸形。本研究选取符合中医辨证中证型符合肾虚督寒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制剂坚骨胶囊治疗, 疗程结束后分析患者脊柱的功能状态、临床症状及疾病活动指标等项目, 与治疗前对比, 检验疗效, 了解坚骨胶囊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同时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了解坚骨胶囊的安全性, 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为2012年6月~2013年06月在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 39例, 女21例;所选病例的平均病程(2.03±4.04)年;平均年龄(28.11±4.86)岁。

1. 2入选病例标准 符合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修订的纽约标准[1]者;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肾虚督寒型证候标准[2]者。

1. 3病例剔除标准 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女性妊娠或者正处于哺乳期患者;晚期已经有脊柱或关节畸形或者活动障碍的患者;因患有严重心、肝、肾、脑血管或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而不能完成实验者;有其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或风湿病合并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 1治疗方法 本研究患者均口服坚骨胶囊治疗。坚骨胶囊(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制剂, 规格:0.35 g/粒。生产批号:冀药制字:Z20050787),方药组成:黄芪、制川乌、制草乌、三七、乳香(制)、没药(制)、川芎、红花等。

用法: 设定治疗1个月时间为一个疗程, 不间断用药6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坚骨胶囊口服:5粒/次, 3次/d。

2. 2疗效判定指标

2. 2. 1主要观察和疗效判定指标 患者健康综合指数BAS-G、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全身疼痛 Likert 4级评分、 脊柱痛 Likert 4 级评分、医生总体评价、功能指数BASFI、晨僵时间。

2. 2. 2次要观察和疗效判定指标 包括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 征、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

2. 2. 3辅助实验室检查 C-反应蛋白(CRP), 血沉(ESR), 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

2. 3统计学方法 汇总治疗前后所得资料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治疗前后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t用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 1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3]和《中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相关内容, 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活动功能基本正常, 各项观察指标恢复正常, 放射学表现改善或稳定判定为临床缓解。7项主疗效判定指标中有4项改善超过50%, 血沉, 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 放射学表现无明显变化判定为显效;7 项主要疗效判定指标中有4项及血沉, C-反应蛋白改善超过20 %, 放射表现无明显变化判定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指标或加重者则为无效。

3. 2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入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 总有效率为96.12%。治疗前后患者的主、次要观察指标及ESR、CRP好转情况, 分别见表1、表2和表3。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没有发现异常改变。患者未出现明显胃肠道反应。

表1 60例AS主要疗效指标治疗前后改善情况( χ-±s)

表2 60例 AS次要疗效指标的治疗前后改善情况( χ-±s)

表3 60例AS治疗前后C-反 应 蛋 白(CRP),血 沉 (ESR)改善情况( χ-±s)

4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等相关。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以化学药物及生物制剂为主, 传统化学药物长时间服用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以及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的损害, 导致治疗中断。生物制剂疗效好但因价格昂贵, 大多数患者因经济能力限制不能坚持应用而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探寻更好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发病机制, 结合本院中医特色疗法,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辨证施治, 在提高临床疗效、减低化学合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方面, 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越性。

AS属于中医学 “骨痹”“肾痹”等范畴。《素问·痹论》云:“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素问·骨空论》云:“督脉为病, 脊强反折。”说明该病与肾脏和督脉关系密切。《证治准绳》论腰胯疼痛云:“若因伤于寒湿, 流注经络, 结滞骨节。气血不和, 而致腰胯脊疼痛。”阎小萍认为[5-7]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督阳气不足, 风寒湿热诸邪( 尤其是寒湿偏重者) 侵入肾督, 阳失布化, 阴失荣养, 骨损筋挛, 脊柱僵曲所致,其治当以补肾通督、祛风散寒除湿为法。

坚骨胶囊是本院以“补气益肾强督、强筋健骨、活血、止痛”为治则而研制的中药制剂, 方中黄芪补气益肾强督, 行气运血, 制川乌、制草乌辛热温经,散寒凝以增止痛之功, 三七、川芎、红花、制乳香、制没药活血行气、祛寒止痛, 诸药共奏补气益肾、散寒祛瘀、强督壮骨之效。

经坚骨胶囊治疗后, 60例患者治疗后主要评价指标、次要评价指标及ESR、CRP均有明显改善, 说明坚骨胶囊能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 改善脊柱活动功能。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 并且毒副作用小。在本研究中监测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改变, 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1] 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65-16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19-123.

[3] Huang F, Gu J, Zhao W, et al. One-year open-label trial of thalidomide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rthritis Rheum, 2002,47(3):249-254.

[4] 黄烽,古洁若,赵伟,等.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2,6(5): 309-315.

[5] 阎小萍. 强直性脊柱炎.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53-56, 77-84.

[6] 阎小萍, 王昊, 孔维萍. 强直性脊柱炎与大偻. 中国医药学报, 2002, 17(10):612 -614.

[7] 王建东, 阎小萍. 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急, 2011, 3(20):345-346.

R593.23

A

1674-9316(2014)02-0038-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2.024

061001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平利峰 卢伟伟 王晓磊 章鹏);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冯红卫)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