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

2014-02-14尹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左室

尹进

·临床医学·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

尹进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左室的射血分数(LVEF)值、左室的大小、脑钠肽(BNP)浓度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同时观察患者出院一个月之后心力衰竭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用药情况。结果有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的内径越大,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与未发生的患者在LVEF值与BNP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胺碘酮可以明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 这与患者左心室大小、LVEF值、BNP值存在一定的关联。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脏压力负荷过重、心脏容量负荷过重等原因, 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1]。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潴留。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 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的几率大, 而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2]。因此, 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针对心室重塑的机制, 延缓和防止心室重塑的发展, 降低心衰的死亡率[3]。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 选取武汉新江南医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男75例, 女53例, 年龄在36~7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2±7.5)岁。按照心功能NYHA分级:III级51例, IV级77例。所选取的患者均通过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所有的患者均无病窦综合征、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并排除由于药物或者电解质紊乱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排除有高血压、原发性心肌病、严重肺部疾病、甲亢所引起的心力衰竭以及心脏扩大的患者。然后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脑钠肽(BNP)、心脏超声等检查。

1. 2观察的指标 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左室的射血分数(LVEF)值、左室的大小、脑钠肽(BNP)浓度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同时观察患者出院一个月之后心力衰竭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用药情况。

1.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之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 1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12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有50例冠心病慢性心律衰竭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其中短阵室速8例, 室性早搏42例。研究结果显示, 左心室的内径越大, 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左心室内径之间的关系, 详见表1。

2. 2患者LVEF值和BNP值的变化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与未发生的患者在LVEF值与BNP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详见表2。

表1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mm)之间的关系[n(%)]

表2 两组患者LVEF值和BNP值()

表2 两组患者LVEF值和BNP值()

组别 LVEF值 BNP值(pg/ml)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0.41±0.12 262.4±22.4室性心律失常组 0.26±0.08 361.3±18.5 P值 <0.05 <0.05

2. 3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的情况 8例短阵室速的患者中有3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或稳心颗粒治疗, 5例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42例室性早搏患者中10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或稳心颗粒治疗, 19例采用胺碘酮治疗, 13例没有采用药物治疗。

2. 4患者出院后使用胺碘酮的情况 患者出院一个月之后进行随访发现, 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其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明显比没有采用胺碘酮的患者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BNP浓度明显比没有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高, 而其LVEF的值明显比没有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低(P<0.05),说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更差。本组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以及胺碘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缓解患者心脏缺血的症状, 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1] 赵英阁.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3): 187-188.[2] 冯嘉臣. 参麦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海峡药学, 2013, 25(4): 175-176.

[3] 冯嘉臣. 参麦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海峡药学, 2013, 25(4): 175-176.

R540.4

B

1674-9316(2014)02-000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2.005

430063 武汉新江南医院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