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硬化检测在体检中的运用观察

2014-02-14盖志超夏会娥王广银杨淑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脉压低密度心脑血管

盖志超 夏会娥 王广银 杨淑芳

动脉硬化检测在体检中的运用观察

盖志超 夏会娥 王广银 杨淑芳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体检过程中动脉硬化检测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 以此来为体检过程中的动脉硬化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体检中心所接收的30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体检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为动脉硬化指数(PWV、ABI)增高的体检者, 对照组为动脉硬化指数正常的体检者, 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动脉硬化指数。结果两组体检者的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动脉硬化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时, 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对动脉硬化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对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时, 可以对动脉硬化检测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动脉硬化;健康体检;运用观察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生活方式也有所转变[1]。上述情况的出现使得普通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动脉硬化检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在对健康人进行体检时, 此类技术对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体检中心所接收的30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有960例女性, 2040例男性, 体检者的年龄为40~74岁, 平均年龄为57.3岁。根据体检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体检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检测方法 所有体检者在体检前至少空腹12 h,体检时取其平卧位, 所有体检者的动脉硬化检测均由专业人士来完成。在体检过程中, 还必须对其静脉血液进行抽取、化验, 同时还必须对受检者的肾功能、肝功能、血脂以及血糖。

1.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表示, 并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体检者的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动脉硬化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体检者的检测结果比较( χ-±s)

3 讨论

传统医学认为脉压增大、收缩压升高以及动脉硬化是机体衰老的正常表现, 因此, 不必对其进行治疗[3]。近年来,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 动脉硬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独立因子, 同时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体检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对人体进行动脉硬化检测, 可以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 同时, 通过进行动脉硬化检测心脑血管疾病体检者的血管特征, 以此来为此类体检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通过对健康人群进行动脉硬化检测, 可以及早筛查出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的人群,以便于对其进行积极防治。

近年来, 随着医学模式不断的转变, 医学工作者对动脉结构以及动脉功能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大量的动脉硬化程度检测方法、仪器以及指标也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对于早期动脉硬化体检者而言, 绝大部分体检者在发病初期基本上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其疾病症状基本上处于隐匿的状态, 疾病的进展也不易被发现。为了避免动脉硬化给人体带来巨大伤害, 就必须对动脉硬化的早期危险信号引起高度重视,以便于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

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证实, 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5]。年龄:在动脉硬化体检者中, 绝大部分体检者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性别:在动脉硬化体检者中男性体检者的比例居多;女性在绝经后其雌性激素分泌量大大减少, 其出现动脉硬化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加。血脂:体检者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高蛋白增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减少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最危险的因素就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升高, 当人体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时, 就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 最终导致体检者的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硬化的情况。血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检者中, 有60%~70%的体检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此外,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 舒张压、收缩压与动脉硬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但无论是任何年龄、性别的人群, 高血压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两组体检者的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动脉硬化平均指数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动脉硬化平均指数异常是动脉硬化辨别过程中的主要指标。

综上所述, 在对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时, 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对动脉硬化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对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时, 可以对动脉硬化检测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1] 王木英,李尝赐.糖尿病、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检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医药前沿 , 2013,(26):127-127.

[2] 刘丹妮.1045例体检人员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分析.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12(3):130-130.

[3] 杨菊.动脉硬化检测在体检中的运用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21(2):23-24.

[4] 强东昌,武留信,师绿江, 等.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 第6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 2009:246-247.

[5] 杨菊.动脉硬化检测在体检中的运用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河南中医, 2013,33(B10):389-390.

R543.5

B

1674-9316(2014)02-002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2.014

257055 东营,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健康管理科

猜你喜欢

脉压低密度心脑血管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特点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