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证论》“失血家”证治初探

2014-01-25李艳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血证小柴胡外感

李艳彦,梁 琦

(山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太原 030024)

唐宗海(公元1851~1908年),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其精研前贤诊治血证的学术经验,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总结血证的诊治规律而著成《血证论》,成为开创性论治血证的大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又予是书为血症说法,与杂症不同。泥此书以治杂症固谬,若执杂症以攻此书,尤谬。[1]”书中对汗、吐、下、和诸法进行阐述,在论及具体病证治疗时,其针对“失血家”的治法方药别具特点。如其所言:“汗、吐、攻、和为治杂病四大法,而失血之证,则有宜不宜”[2]。所论“失血家”之证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血证论》中多处提及“失血家”。由于“失血家”属已失血或易失血之体,不仅阴血不足,且往往并见气与津液的病变或脏腑功能异常,而出现水肿、胸胁逆满、咳喘、呕哕、呃逆等。如《血证论》中所记载:“失血家往往水肿”[3],“又有胃中痰气动膈,证见胸胁逆满,咳喘哕呃者[4],也有“失血家气喘咳逆者”[5],且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唐容川在治疗“失血家”所见诸多病证时,活用补血之法、善行和解之治、慎用攻邪之品的特点,对后世医家多有启迪。

1 活用补血之法

唐容川在诊治“失血家”所患各种病证时,时时注重其失血之体,不忘施用养血之法。如对于“失血家”血虚后气热蒸水而为汗者,在治以白虎汤清气分热的同时,加入当归、蒲黄、蝉蜕等养血之品。若“失血家”因瘀血、食积所致但头汗出者,则在养血基础上加活血行气之品,用玉烛散加枳壳、厚朴。若“失血家”睡中盗汗者,治以当归六黄汤,或地骨皮散加枣仁、知母、茯苓、五味子、黄芪、黄柏以养血清热。若属阴阳两虚之自汗盗汗者,则治以归脾汤加麦冬、五味子,或以当归六黄汤加附子阴阳双补。若“失血家”大汗亡阳者,因已有阴血不足,无以守护阳气而致阳无所附,需用大剂参附汤回阳,继用独参汤养之。总之,对于“失血家”汗出异常,唐容川时时注意养血,与杂病汗证之治法有所不同。

在治疗“失血家”见痞满之证时,亦照顾到失血之体。如唐容川指出,心下为阳明之部分,是“水火血气,上下往来之都会也”[6]。如果火不降、气不布,则水血互结于心下而成痞满之证。“失血家”之痞满,多由于阴血不足、火浮于上,与水不能相交而成。若属火气不降,治以泻心汤加生附子开其痞结;若属“膀胱水中之阳,逆于心下,不得外出者”[6],用小柴胡汤转其枢机;若属水火交结于胸中或心下者,可据其具体见证选用小陷胸汤或大陷胸汤治疗。若单是水气结聚用二陈汤、枳术丸治疗。其在上述方药基础上,酌加当归、地黄、川芎、赤芍、丹皮等品,以照顾失血之体。

在治疗“失血家”而见惊悸证时,亦时刻注意兼顾其血虚。如治疗“失血家”之心悸证,多用养荣汤和归脾汤,重在养血止悸。对于“失血家”之心悸属痰火扰心者,用金箔镇心丸治疗。“失血家”见惊证,或因阳明火盛而致,或因虚而致者,在论治时亦重视养血。

唐容川在运用养血补血法时,很注重五脏之间气血阴阳的关系,并提出一系列补益五脏以治“失血家”的方法。如出血因于肺时必治肺,血已止,先要补肺,治以滋补肺阴之法;或温补肺阳,以甘温除热法祛邪热以止血。心血不足且火旺者,治以启肾之水,上交心火之法;心经火虚,不能生血之血虚者,治以以阳生阴、和畅荣血之法,补心化血以奉周身。脾气虚不能摄血之出血者,治以以阳生阴、以气统血之法。由于肝为藏血之脏,故其补血以补肝为要,并论述了治疗肝血虚的方药。肾中天癸之水不足之血虚,则滋天癸之水以生血;对于阳明、冲任之血不足,治以补益生血之源等。

唐容川在论及补法之时,特别指出失血家有“火未发”和“火已发”之别。“火未发”时用补法以补中,但用于无外邪、无瘀血之时,否则邪气不去而用补法,是关门逐贼;瘀血未除而用补法,是助贼为殃。若“火已发”时,因寒凉可伤气、温补易伤阴,故两法均不可用,提出用甘寒之品“滋其阴而养其阳,血或归其位耳”[1]。故其强调运用补血法,要据证适时使用。

2 善行和解之治

唐容川指出和法“为血证之第一良法”[7],善用和解之法治疗“失血家”之表里、营卫、脏腑、气血、阴阳不和等证。如其在“吐血篇”中,对和法的具体应用有详细说明。失血之后,虽变证较多,见症繁杂,然病机雷同。唐容川善用小柴胡汤和解疏导,使邪祛正复疾愈[8]。如荣卫不和之寒热似疟者,其用和法治疗,方用小柴胡汤、逍遥散。如血证兼有表证者则和其肺气,用香苏饮、麻黄芍药人参汤加减;血证兼有里证者当和其肝气、调其中气,用逍遥散、龙胆泻肝汤之类加减[9];如治疗阳气内郁之汗证,若见“但头汗出,身不得汗者”,以小柴胡汤和解开郁。可见,唐容川治疗血证以和法贯穿于其中,为治血证之总则。

唐容川在《血证论》中针对外感证,提出非“失血家”可遵张仲景法用麻桂剂等发汗解表,但“失血家”外感证治法则大不相同。“失血家”因其阴血已被耗伤,不可再用发散之法而重伤其液,其多用和法散邪,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认为此方可通利三焦、治肺调肝、调和荣卫,是“失血家”患外感最适宜之方。

唐容川还对吐血之人患外感、外感暑湿兼咳血的治法进行了细致分析。如“失血家”外感咳嗽者,在治疗气分证的同时“必以兼顾血分为宜”[10],治以小柴胡汤加紫苏、荆芥、当归、白芍、丹皮、杏仁以和表清里。若咳嗽较轻兼少血者,则用止嗽散轻调。“失血家”外感寒热之证,方亦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紫苏、杏仁、薄荷、前胡、葛根等治疗。对“失血家”外感喘息之证,其闭郁为阴血不足,阳来乘阴多见,治法与伤寒开闭解郁不同,用小柴胡汤加杏仁通腠理和荣卫,使气达于外而不壅于内则喘息可止。

3 慎用祛邪之品

血和水同属阴液,唐容川对血与水的关系论述颇详。指出血为阴,水亦为阴,二者密切相关:“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11],血病、水病常相互累及,而致水血同病。失血家伤血过多可致水虚,如“吐血”篇中有“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者矣”[12]。“阴阳水火气血论”中明确提出“血虚即是水虚”[13],故“失血家”之治疗,不仅要养血补血,还要注意保存或不伤阴液,在使用汗法、下法、温法时,尤其要格外谨慎。

3.1 不可轻用发散之法

唐容川遵循张仲景“衄家忌汗”之说,特别指出吐血之人津血已伤,若患外感要忌过汗伤津。同时,由于吐血者气已上逆,失于敛降,汗之则恐血随气上而加重病情或使病情复发。故治其外感时应敛降与发汗并施,且发汗不可太过。如“失血家”确为外感,因邪气闭束而致喘息,必治以解表之法者,亦不可用麻桂之品发汗伤阴或升发动血,可用香苏饮,加杏仁、枯芩、甘草或千金麦门冬汤,“借麻黄以解外,而兼用清里之药,不致过汗亡阴,乃为调剂得宜”[14]。

唐容川还论述了外感温暑湿热之人兼有咳血之证的治法。由于其证不似伤寒从表而入,是从口鼻而入于脉络肠胃膜原之间,若治以发汗解表之法必加重病势,宜用人参泻肺汤等清里之法,里清则表自和。

3.2 不可多用刚燥之品

“失血家”阴血大虚,不宜再用刚燥之品伤其阴液。唐容川在痰饮病的治疗中指出,非“失血家”病痰饮属阳虚水泛,振寒作喘,可用真武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温阳化气;若水气凌心、虚阳上浮,可用苓桂术甘汤加细辛、五味子温寒利水。但是“失血家”之痰饮治法与之不同,其由于阴虚而阳亢,上述刚燥之品会重伤阴血,故提出若是肾阳不足、不能化气,治宜“温而不烈”之肾气丸以阴中求阳,并将此方作为治疗肾阳虚浮之失血虚痨的适宜方剂。强调肾阴虚不可使用此方,否则“阴未生而阳愈亢”[15]。若肾中阴虚,水火上升,凝滞为痰,可用张仲景猪苓汤,并提出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旋覆花、阿胶、杏仁、蛤蚧、牛膝,是仿猪苓汤之意,以滋补真阴。且失血后,肝经风火盛,易激动水饮,上冲犯肺,致“咳逆倚息,不得卧者”,此时不可用小青龙汤、真武汤等伤阴助火,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降泻肺中之水气。唐容川多用二陈汤加苏子、柴胡、白芥子、黄芩、石膏、杏仁、荆芥、薄荷、枇杷叶等,在治饮的同时兼去风火。

若外感风寒日久咳喘失血者,又与新病外感咳血不同,唐容川认为其咳嗽气逆可引动诸经之火,刑及肺金,损伤脉络之血,为外风寒、内动火,治宜“清火疏寒,面面俱到”[16]。若寒中包火者,宜用小柴胡汤加减以清郁火。火中伏寒者,宜用千金麦门冬汤以搜陈寒,或用细辛代麻黄,再加黑姜、五味子。因血证多忌刚燥,宜合枯芩、寸冬、玉竹、瓜霜等清热养阴之品柔之,并提出此证若治不得法易致痨瘵之病。

3.3 不可径用逐下之法

唐容川指出,杂病瘀血化水成肿胀者,此证为实,用治水之法为主兼理其血,治以舟车丸及消水圣愈汤等。若是“失血家”之肿胀与杂证不同,不可径用攻逐水饮之剂。“失血家”见心烦者,往往为心失血养所致。即便证属虚中夹实,也不可用汗吐之法再伤其阴,攻下之法更要慎用,治疗时必须兼顾其虚。但“失血家”亦有使用攻下法者,其证治如唐容川所言:“血证火气太盛者最恐亡阴,下之正是救阴,攻之不啻补之矣。[17]”如果正虚较甚,则不可攻

邪,宜“只可缓缓调停,纯用清润降利,以不违下之意,斯得法矣”[17]。

但有时据证可用降气之法,如“失血家”气已上逆,不可再行升提,要用降气之法。如非“失血家”痰居胃脘之上可据证而吐之,但对“失血家”气已上逆“最忌动气”。若再行涌吐之法,可致气上不止而加重病情,故“失血家”严禁吐法,而宜用降肺气、顺胃气、纳肾气之法以降逆上之气,气降则血降。即便是失血已愈,亦要格外注意不可轻用吐法而使病情复发,故言“降气止吐便是治血之法”[17]。

总之,“失血家”由于其阴血大虚,在治法与方药运用上,首先要注意养血补血,其次多用和解之法,同时慎用祛邪之品。由于水与血之关系密切,治疗“失血家”不可重伤阴液。《血证论》中多处提到“失血家”,“又其所忌,医者辨之”[18],指出“总在分别阴阳,审症处方,斯无差忒”[1],其论示世人以治血绳墨,值得深入学习。

[1]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6.

[2]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

[3]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4]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2.

[5]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

[6]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7.

[7]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

[8] 乔连厚,张剑宇,刘冬岩.《血证论》和法浅析[J].山西中医,1992,8(6):13-14.

[9] 肖华云,郭玉兰,李萍.《血证论·用药宜忌论》浅谈[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2):16-17.

[10]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8.

[11]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0.

[12]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8.

[13]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

[15]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3.

[16]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9.

[17]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

[18] 清·唐宗海.血证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2.

猜你喜欢

血证小柴胡外感
气血亏虚型血证的处理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仿生材料用于小柴胡汤复方制剂中重金属镉、铅、汞的同步脱除性能研究
让“血证”上网
陈安民教授治疗血证经验撷英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刘永业主任中医师治疗顽固性外感头痛经验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
加味寿胎二至乌茜汤治疗妇科血证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