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密斋儿科疾病诊疗特色探析❋

2014-01-25文颖娟潘桂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育婴痘疹五脏

文颖娟,潘桂娟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万密斋(1499~1582),名全,号密斋,我国明代著名临证医学家,勤于临证,惯于思考,治学严谨,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据考其自撰者16种,孙辈补辑者1种共17种,其中付梓刊刻著作有《养生四要》《保命歌括》《伤寒摘锦》《广嗣纪要》《万氏女科》《片玉心书》《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痘疹》《痘疹心法》等10种108卷,这10种著作被后世合刊为《万密斋医学全书》[1]。万密斋氏临证以擅长治疗儿科、妇科、痘疹等著称于世,尤以儿科为甚,在儿科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内容详尽且全面、系统,故研究、整理其儿科学术思想,探索其儿科疾病诊疗特色,对当今儿科仍具有借鉴启迪作用。笔者潜心研读其儿科相关著作,认为其儿科疾病诊疗特色鲜明。在诊断方面虽四诊合参,但更突出望诊;在辨证论治方面总以五脏统病,法随脏立;在治疗方面以固护脾胃、滋养阴津、扶助正气为主;在遣方用药方面力求精专,性味平和;在痘疹诊疗方面沉潜秘旨,发挥奥义,现阐述如下。

1 四诊合参,突出望诊

万密斋指出,望闻问切为医家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儿科疾病的诊断也不例外。他说:“儿有大小之不同,病有浅深之各异,观形察色之殊,望闻问切之间,若能详究于斯,可竭神圣工巧者矣(《幼科发挥·附录·原病论》)。”“盖上医之治小儿也,以色合脉,以脉合色,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不违其制,万全之道也(《育婴家秘·卷之一·辨小儿脉证治》)。”然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的特殊性,万密斋认为望诊在儿科疾病诊断中起关键作用,故其特别注重望诊。他说:“小儿方术,号曰哑科,口不能言,脉无所视,唯形色以为凭,竭心思而施治(《片玉心书·活幼指南赋》)。”“吾常治病,以色为先,问次之(《养生四要·卷之四·却疾第四》)。”“观父母,知其气禀之厚薄,观形色,知脏腑之虚实(《育婴家秘·卷之一·十三科·鞠养以慎其疾四》)。”即基于小儿“血气未充,脉无可诊;神识未开,口不能言”的特殊性,儿科疾病诊断关键在于望诊,尤其是观察面部气色,通过观察幼儿形气以辨别五脏之气血盛衰,进而判断疾病的盛衰转归,并结合观察其父母以辨识其禀赋强弱,进而把握其寿夭;审视面部具体部位颜色、形态变化辨知疾病的性质、发病部位和病因病机;察看小儿虎口及寸口脉象,尤其3岁以下小儿的虎口第二指脉纹的形色,确诊相关脏腑病变,并判断疾病的预后及转归。

2 五脏统病,法随脏立

万密斋在钱乙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观点和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其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小儿五脏不足有余虚实之说,并指出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与五脏息息相关,故其诊断、治疗应以五脏为核心而展开。他说:“色脉证治,本诸五脏”,故在诊治儿科疾病时总以五脏为纲,病证为目,用五脏各自主病、兼证、所生病分别统领具体病证。

2.1 小儿五脏不足有余论

万密斋遵循经旨,博采众长,勤于临证,善于思考,发前贤之未发,喻后学之谬迷,对小儿五脏生理病理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小儿五脏不足有余虚实之说,内容丰富翔实,是对小儿生理特征的高度概括,进一步充实了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征,完善了小儿生理与病理理论,为儿科临床实践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所谓“小儿五脏不足有余”,是指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肺常不足。有余为实,不足为虚。”并结合五行之四季旺衰、小儿之生理特点与饮食构成、先天禀赋诸因素对此进行了论证。

《育婴家秘》云:“盖肝之有余者,肝属木,旺于春。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资以发生者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故曰肝有余。有余者,乃阳自然有余也。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心亦曰有余者,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肺亦不足者,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脾肺皆属太阴,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水谷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脾先受之,故曰脾肺皆不足。”

《幼科发挥》亦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此都是本脏之气也,盖肝乃小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小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他还特别指出,此五脏之虚实并非“邪气盛而实,精气夺则虚”的病理状态,而是指小儿“本脏之气”强弱。

小儿五脏不足有余虚实之说同时也指明了小儿疾病发展的趋向。如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如草木萌芽,生机勃勃,全赖肝主生发之气的旺盛,若肝生发之气太过,则阴阳之气未及调和,易造成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病理变化,临床多见头痛、眩晕、眼痛、耳鸣、失眠、易怒、呕血、衄血等症;又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精微物质需求比成人更加迫切,而其脾主运化功能尚未健全,为适应不断生长的需要,脾胃需不断完善运化精微的能力,若小儿饮食不节、寒温失调等则易引起脾胃运化失常而致脾胃病。

2.2 小儿五脏失和致病论

万密斋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性,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认为,引起小儿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寒暑违和、饮食失节而致五脏失和。他说:“五脏平和则病不生,倘若寒暑违和、饮食失节,则风伤肝,暑伤心,寒伤肺,湿伤肾,饮食伤脾,而病生矣(《育婴家秘·卷之一·五脏证治总论》)。”即小儿肠胃脆薄,饮食易伤,筋骨柔弱,风寒易袭,五脏平和则病不生。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生理功能还不健全,易受自然界外邪的侵袭,一旦受到侵袭则终将伤及五脏。如感受风邪则伤肝,感受暑邪则伤心,感受寒邪则伤肺,感受湿邪则伤肾,或饮食失节则伤脾胃。

小儿肝常有余,即阳常有余,风属阳邪,易袭阳位,肝受风邪侵袭,两阳相加则易造成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而发生诸风掉眩等病症。

小儿心常有余,其心火本来就旺,若受暑气侵袭,火遇火则炽。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心火炽盛则热极。心主血脉,热极则津血耗伤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热极则神志昏乱,症见谵妄躁狂等,故暑伤心。

小儿皮毛脆薄,若衣着单薄,寒邪则易从皮毛侵入;肺司呼吸,直接受寒邪侵袭;又胃和肺通过经脉相连通,因冷饮而进入胃中寒邪可循肺脉上至于肺,致肺脉流通受阻,肺气郁闭,失于宣肃而致咳嗽、喘等,故寒伤肺。

小儿无识,最易久坐湿地,肾中之阳虽能蒸腾湿气,若久坐湿地则湿气太甚,湿凝于下,肾阳反受伤。况小儿肾常虚,岂能不伤。

小儿饮食主要为乳汁,水谷未入,脾未用事,若喂养失当,过饥过饱,脾胃就容易受到损害而致脾胃病,故饮食伤脾胃。

2.3 小儿疾病五脏证治论

基于小儿五脏不足有余的生理特点,万密斋指出治疗儿科疾病当随脏施治。如胎弱“当随其脏气求之。”胎弱是指禀受父母之气不足而发生的疾病,如受肺之气为皮毛,肺气不足,则皮脆薄怯寒,毛发不生;受心之气为血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采;受脾之气为肌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之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之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软。肝肾之气不足,头破颅解,神慢气少,项软头倾,手足痿弱,齿生不齐,发生不黑,行走坐立,要人扶掖者,治宜六味地黄丸;脾肺之气不足者,宜参苓白术散调治;且乳母亦应根据相应的脏腑失调进行调理,使乳汁营养全面,增强幼儿体质。又如基于幼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肺常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他提出心肺脾三脏有补有泻、肝有泻无补、肾有补无泻的临证方法。

3 固护脾胃,滋养阴津

脾胃乃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气血津液化生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历代医家将调理脾胃奉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为却病之良方。万密斋禀承中医精旨,在育婴及治疗儿科疾病时特别注重固护脾胃,滋养阴津。他认为小儿肠胃脆薄,饮食易伤,流歠放饭,徒败脾而损胃;小儿久病,只以补脾胃为主,补其正气,则病自愈。

首先他指出五脏以胃气为本,赖其滋养,五脏若有病,或泻或补,慎勿犯其胃气。乳儿不可过饥过饱,饥则伤胃,饱则伤脾。胃气若伤,胃气阴阳平衡遭到破坏,五脏得不到后天水谷精微物质的濡养,致使气血不足,久而久之则形体消瘦、身体羸弱,“疳病成矣,不可治”。

其次强调小儿调理之法不专在医,惟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饱则伤胃,饥则伤脾,热则伤胃,寒则伤脾,故调理脾胃,宜节饮食、适寒温。今之调理脾胃者,不知中和之道,偏之为害,喜补而恶攻。苟能饮食有节,寒温适宜,则脾胃强实,外邪不能侵,内邪无由起,何病之有哉?若饮食无节,寒暑不适,则脾胃虚弱,百病生矣。况小儿脾常不足,幼小无知,口腹是贪,父母娇爱,纵其所欲,是以脾胃之病犹多。

最后指出,为小儿配伍用药应尽量使用气味平和、无毒之品以调理脾胃并固守阴津。他说:“盖调理脾胃,必资于药。五气属天,五味属地,味气之中,惟甘平者,土之性。古人立法,必四气浑合,五味相济,所以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育婴家秘·卷之三·调理脾胃》)。”“大抵小儿易为虚实,调理但取其平,补泻无过其剂。尤忌巴牛,勿多金石,辛热走气以耗阴,苦寒败脾而损胃(《幼科发挥·附录·小儿正诀指南赋》)。”他极力反对使用猛峻蚀利、瞑眩之药而伤及脾胃。他说:“今幼科方中,多用丁香、豆蔻、益智仁、砂仁之例,一切辛燥者,集群成剂,温养脾胃,耗散阳气,熬煎阴血,甚非所宜(《育婴家秘·卷之三·调理脾胃》)。”

4 用药平和,立方精专

万密斋指出,初生小儿内外脆薄,相对稚弱,药石针灸必不能耐,故在遣方时应选用良药而绝不能选用毒药,并对时医不顾小儿生理特征而妄施毒药的做法提出了中肯的批评。所谓良药,即气味平和、无毒之药,毒药就是猛峻蚀利、瞑眩之药。他说:“小儿之病,实则泻之,如泻青、导赤、泻白、泻黄之类;虚则补之,如安神、异功、阿胶、地黄之类。如凉惊治热,理中治寒,抱龙治痫,肥儿治疳之类,皆和平无毒之剂。如巴豆、牵牛虽未尝不用,亦不敢专用。予见今之行幼科者,以硇砂治积,轻粉治痰,以砒治疟,以硫治寒,皆是大毒之药,小儿之肠胃娇脆,安能当此毒(《育婴家秘·卷之一·辨小儿脉证治》)。”同时万密斋指出,论病之证已明,立治之法尤简,诸如平胃燥湿,五苓利水,二药合而吐泻兼调;泻青疏风,导赤泻火,两方并而惊风可蠲;金花凉惊而退热,玉液宁嗽以化痰;保和消积,同香连又治痢疾;异功补脾,助集圣可救痨疳;理中止吐泻而寒热通用;抱龙主惊风而平痰火,惺惺解变蒸而散风寒;养脾平疟,疟久有母者消癖;豆蔻止泄,泄久生风者调元;五色泄脏中之热,三圣除膈上之痰;口舌生疮者洗心,胸胁急痛者控涎;参苓肥儿,虚羸甚者勿弃;地黄补肾,禀气怯弱者有验。

5 沉潜秘旨,阐发痘疹

万密斋指出,诸方脉中惟天行斑疮为毒最酷,而古代医家、先贤有关其论治又各不相同,于是他沉潜秘旨,发挥奥义。诚如胎毒之论、归肾之辨,皆为昔人所未及者,并在博采先贤医家论痘治痘的基础上,结合家传及本人的治痘临证经验,从痘疹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为后世痘科医家所推崇。

5.1 痘疹本于胎毒

万密斋认为痘疹缘于父母胎传之胎毒,小儿固有的胎毒结合不正之时气,成为热毒而引发痘疹。“胎毒之间,惟痘最酷,加以天地肃煞之气,岁运乖戾之变,水土之不齐,疫病之交作,则夭昏稚殪,难以枚举(《痘疹心法·卷之一·胎毒论》)。”人之有生,受气于父,成形于母,是以毛发、皮肤、肌肉、筋骨、四肢百骸,其来固有自矣。然为父者,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命门衰败,阳道勿兴,乃服助阳之剂,至于阳火益炽,阴水益枯,失其乾道,此父遗毒于气之始;为母者,褊急妒忌,以致冲任气逆,月事不时,乃服暖宫之剂,煎熬真阴,血中伏火,失其坤道,此母遗毒于形之始;且夫妇双方情欲妄动,饮食妄嗜,此父母之遗毒又不特一朝一夕而已;况子喘息呼吸,气通于亲,故而蓄毒于肠胃、膈膜、皮毛、筋骨之间,待时而发。然痘疹虽为胎毒,但必待时令不正之气相传染而发,况痘疹之毒藏于至阴之下,发于太阳之经,当其时而动其气,毒乃发矣。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四时正气之序;春应暖而反寒,夏应热而反清,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为不正之令;凡此不正之气,发之泄之,解之平之,勿犯岁气,是谓良工。可见,治痘之法莫要于解毒,或攻,或补,务使毒气得解。诚然,如其气血和畅,荣卫流通,表里无邪,其出则尽,其发则透,其收则时,非但不可汗下,虽温补亦不可用。若外感风寒,约束皮肤,闭塞腠理,疮出不快,此当汗之,令阴阳和、荣卫通、疮易出,毒得解散,苟不汗之,则毒无从得出,留伏于内,未免闭门留寇之祸;若大热不退,烦渴转增,谵妄昏沉,便溺阻塞,此毒蓄于肠胃之间,与谷气并,宜急下之,使脏腑疏通,苟不下之,则藏污蓄毒,煎熬于中,无养虎遗患之悔乎?解毒宜用升麻葛根汤,其中升麻解疫毒,又升阳于至阴之下,以助发生之气。痘乃疫毒,得此解之,令其升发,决无下陷归肾之症;葛根能解热毒,疏通荣卫之气,使疮易起发,无伏无陷;芍药养阴,阳胜则阴虚,痘本阳毒,真阴受伤,非此不可;甘草能解诸毒,泻邪火,犹不可缺,是皆痘家切要之药。

5.2 痘毒本于五脏

痘疹之毒本于五脏之液,各随经络部位直犯荣卫而出,气血从之。盖儿禀父母之气以成形,赖阴血以滋养,属毛离里,喘息毕通,肝气通于筋,心气通于血脉,脾气通于肌肉,肺气通于皮毛,肾气通于骨髓,至发痘疹之时,内连脏腑,外达百骸,故凡病发于一脏,惟痘疹之症,五脏悉见。观其裹束坚厚,窠囊充长者气足;根牙红活,形色润泽者血足;气血既足,则痘易发易靥,不须施治,以蹈实实之戒。若平陷嫩薄者,乃气之病,干枯紫黑者,乃血之病,责而治之,不可因循守旧。若卫气虚则疮不起发,其毒乘气之虚而入于脉,肺受之则为陷伏而归于肾矣;脾纳水谷,其精气注于心而为血,心舍于肝而为荣,以走九窍,注六经,朝百脉,荣血虚则疮不光泽,其毒乘血之虚而入于肝,肝受之,则为痒疮而归于心矣,故治痘之法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5.3 痘疹变黑本于肾虚

万密斋指出,心中之血为肾中之真水,灌溉滋濡,乃水之德;肾中之气为心中之真火,呴嘘鼓动,乃火之象。痘疹之火起于命门之下,因相火之势,假君火之威,肆其狂獗,煎熬脏腑,销铄燔灼,可恃者,心中之真水尚有以制之,否则慓悍之势莫之能御。奈何阳道常饶,阴道常乏。赫曦者其气淫;涸流者其气迫,并真水亦亡之而已矣。真水既亡,津液暴绝,其气滞,其发燥槁,不能润乎皮毛,滋乎腠理,疮中之血,亦干而黑矣。因此,变黑者,血色本赤,干则变黑,血本肾中之阴,血干则肾水亦干矣,此肾虚之症,岂有肾实为邪之理乎,且痘中之水,肾乃主之,肾又为封藏之本,痘之痂靥,肾又主之,故肾主黑陷,乃火太过,水不能胜,津液枯萎而变矣。可见,治痘之法应当察其虚实,内虚泄泻则补脾土,使里气实,痘疹不至于陷伏;内实勿补脾土以制肾水,忌犯实实之戒。

[1] 傅沛藩,姚昌绶,王晓萍.万密斋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前言7),846.

猜你喜欢

育婴痘疹五脏
叶天士治疗小儿痘疹经验探析❋
《疡医大全》治疗痘疹内服方药规律研究*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泰宁县举办育婴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
清代南昌府育婴事业探析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漫画
基于数据挖掘宋代《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用药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