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心理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心理治疗上的相通性浅析*

2014-01-25阎瑜王臻秦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佛陀心理治疗佛教

阎瑜王臻秦竹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医心理学发展迅速,并获得业界广泛重视,同时,大量学者开始研究从印度传入的原汁原味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心理的调适功能。二者均包含了诸多丰富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二者构建与阐述的系统不一致,却存在很多的相通性。

1 中医心理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略述

中医心理虽然在千年中医文化的历史中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心理学”这一门独特的学科,却可以体现在各位中医大家的著作里,因此中国心理学的思想已经绵延千年之久,值得发掘与利用。如《荀子》提到的“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谓之天情”;《黄帝内经》当中系统的心理活动过程以及人格体现,均包含在“魂”、 “魄”、“意”、“四”、“虑”、“智”、“情”、“志”以及“阴阳五态之人”、“阴阳二十五人”等的论述中。[1]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原汁原味的佛教,盛行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以及我国的云南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因为此派系“保守”,佛陀教导被后人修改很少,至今当地比丘过着与2500年前佛陀一样简单的生活。西双版纳由于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而被学者青睐,称为“人间佛国”。其根本特征就是尊持佛、法、僧三宝,诸位弟子只礼敬佛陀一人,宣说的教义中心是“三法印”:即无常、苦、无我;基本教理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和八正道以及十二因缘和五蕴;持戒的是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酗酒、过午不食、不观听歌舞、不戴花抹香水、不坐高处、不积财宝。佛教把生老病死均归于“苦”,主张静心修行,自我解脱,自我拯救,通过布施“赕”修善积德,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2]

2 中医心理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心理治疗上的相通性

2.1 认知方面的相通性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医生的语言对于患者心、身的调节具有积极的作用,《灵枢·师传》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3]这是中医劝说开导疗法的起源,中医医生不仅与病人一起分析疾病的产生根源与发展变化,同时要告知病人不要恐慌,中医对于治疗、调养有合理的指导,然后根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气血阴阳或五脏着手,对整体进行调节。患者的任务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样既消除了患者的恐惧,亲切的语言也鼓舞了患者,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逐步让患者自己领悟、认识和矫正疾病引起的心理恐慌,缓解了心理压力,再辅以对症的药物调理,主动提高了应付应激的能力,也渐渐从内心当中意识到要改善原有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防患于未然。

南传上座部佛教继承了佛陀的基本教义,认为人的身体病了,可以找医生开点药治好病从而让身体保持一段时间的健康,可是心里的疾病呢?在佛教当中认为,心里的疾病即是“烦恼”,如贪婪、执著、狂妄、自卑、痴迷、虚荣、傲慢、憎恨、残酷、恐惧、焦虑、嫉妒等,是因为这些“贪、嗔、痴”导致了世人的无知,殊不知世间没有圆满,有各种缺陷,个体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这个世界也有成住坏空,一切生命的现象都是“空”,然而世人执取身心,即是苦。佛陀的谆谆教诲是希望处于烦恼当中的世人看懂世间真相,放下执著,理解生活的本质,而不要纠缠于生活的表象。[4]在某种程度上告知世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规律的,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其实是自己行为的结果,你前世的积德行善由于因缘会在现世体现。这样一来,转移了烦恼世人的注意力,从现实的苦恼中渐渐地走出来,缓解了心灵上的不安、痛楚,接受了现实,放下了许多执念,同时按照佛陀的教诲去积德行善,形成助人自助、自我满足心态,有益于身心健康。

有人形容佛陀好比是医生,佛法是医药,僧团和信众是病人,此比喻很是恰当,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以间接、含蓄或直接的方式给对方一种认知的暗示,对对方的心理施加影响,改善其认知模式,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改变行为。二者也都将人看成一个整体,没有脱离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所遭遇的境遇,在“治病”过程当中都是从根本出发,以治本为原则。事实也证明实际生活中人们在不自觉地使用佛教的思想策略,如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或是一些应激事件,而病人绝大部分也会按照中医医生的指导好好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2 行为塑造方面的相通性 课业疗法是中医心理治疗的特色行为疗法,它是通过让患者参加有医疗意义的工作或劳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5]如《四川医林人物》记载一抑郁症患者,通过与女伴一起到田间劳作,久习为常,百日后,体渐强状,面色红润,郁证基本治愈。南传上座部佛教当中具有与中医课业疗法相通的行为塑造法,如持戒、布施。通过持戒,人们磨练了自己的心智,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减少了犯错误的机会,如此心理会很放松、踏实;通过布施,内心关于付出多少的犹豫和矛盾会渐渐地放下,其实更多放下的是心中的那份执著,心灵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净化。

宁神静志法是我国中医养生思想的核心,早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明确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摄生方法:“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6]同时中医提倡的气功疗法可以调节人的精气神,从整体影响人的健康。无独有偶,南传上座部佛教当中“戒定慧”三学与中医的宁神静志法具有相通性。此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个体在修行过程当中要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即修戒;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即修定;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即修慧。所以修行不是简单的打坐,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佛教当中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休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方法有许多,如入出息念,即通过专注呼吸培育定力的方法;散播慈爱,就是学会祝福他人快乐、幸福;保持正念正知。经过佛教心灵的指导,定力将被培育到某种高度,佛教称“禅定”,即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此时禅定者的心将会保持在一种极度喜悦、快乐、宁静的状态。

中医心理和南传佛教心理调适的方法与西方心理学相比,一体多元,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方法中提到的暗示、行为、认知疗法等,二者都没有将治疗者与被治疗者截然分开,即被治疗者本身即治疗者,共同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完善与提升,达到心身健康的目的。经过初步浅析可见:在心理治疗方面,我国的传统中医文化和宗教当中有值得借鉴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助人自助的方法,来缓解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诱惑重重的现代社会下产生的多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理问题,可以在今后的心理治疗当中学习、利用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何裕民.中医心理学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18.

[2]征鹏.西双版纳佛教[M].昆明:云南出版社.2012:1-8.

[3]杨玉芹,赵宗翼,陈嵘,秦竹.中医心理疗法与支持疗法的相关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05:35-36.

[4]姚萍.佛教思想对心理治疗观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05:734 -736+742.

[5]杨倩.中医心理治疗的行为疗法初探[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03:189-192.

[6]黄帝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猜你喜欢

佛陀心理治疗佛教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佛教艺术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春·遇见
养身与养心
当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