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2014-01-25吴道显张根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医药

吴道显 张根生 苗 丽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在医学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现代医药大学生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个群体,有针对性地对其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研究是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传承发扬民族医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

1 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1 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级民族医药人才的客观需要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代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也随之更显重要。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医学生除了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掌握高超的专业技能技术水平之外,还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健康的心理和熟练的沟通技能等。即现代医学生不仅要学会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还须学会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与方式来为人的健康服务。早在本世纪初,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 (Th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就提出了全球医学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全球医学毕业生应当具备七个方面的能力:“①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③沟通技能;④临床技能;⑤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⑥信息管理;⑦批判思维和研究”。[1]显而易见,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为现代医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之一。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现代医学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的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级民族医药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2 是推动我国民族医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民族医药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产、生活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它为本族人民乃至其他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过并将继续作出重要贡献,它既是医药科学,也是医药文化,是医药科学与医药文化的二合一。民族医药孕育发展于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相辅相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民族医药除了体现出自己的医药科学与医药文化特色之外,本身也蕴含着中国先进文化中特有的丰富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与其医药科学和医药文化的发展不离不弃。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医药传承者中的高级人才,除了学习积累丰富的民族医药专业知识,掌握好精湛的民族医药技能技术外,还应该学习掌握好这一医药内在之丰富的医学人文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继承发展好我国民族医药精华,推动民族医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我国民族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前,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较之以前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历史等原因,使得其又面临许多困境,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2.1 优势 如前所述,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民族医药科学认识的深入,人文精神越加成为医学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为了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必备环节,成为了医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必备因素。作为医学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自然也就受到了普遍重视。一方面,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等支持保障,另一方面,有学校层面的组织、落实、保障。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现各高等医学院校已基本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文素质教育组织管理制度和体系,配备了专业的教师队伍,并在其教育教学的研究、改革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实效日趋明显。

2.2 困境与不足 在优势之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有各自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文化背景,其对知识文化的接受方式、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相应地就有一定的和其文化背景相一致的“适应性”要求,大学校园这种“异域文化”环境是他们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性,而当前的教育实际则没有突出这一点,均采取和其他普通医学大学生一样的教育方式、方法、手段等,很少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固有的“特殊性”,从而影响了其人文教育的实效性。第二,教师队伍中存在“文化缺失”。即绝大多数教师对相应少数民族文化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致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找到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三,学生中缺乏“文化信仰”。根据调研,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其中功利化是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学医不是为了传承并把民族医药发扬光大,也不是把医务工作作为一个崇高的职业,而是为了好就业,认为医生社会地位高,收入高。因此消极地对待人文素质教育。第四,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有随意性。总体上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等的普遍重视,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主体教学计划,而是被边缘化,且在课程设置方面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整体性的规划,而是根据教师的兴趣、学校的喜好开设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关联性、连贯性和实用性。”[2]

3 加强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性思考

基于上问题,当前加强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3.1 更新观念,合理定位人文素质教育 这是加强民族医药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实际教学中之所以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普遍现象,把人文素质教育边缘化,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地随意设置人文课程,主要源于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观念陈旧,从而导致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位缺乏客观性、合理性。最终不能营造出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氛围,打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校园平台。

3.2 重视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综观事实,医学人文教育中教师“文化缺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边缘化的原因。学校重专业轻人文的边缘化环境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本”敷衍应对,缺乏有针对性、实效性学习积累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民族、专业等背景本身就决定了其缺乏民族外、专业外相应的民族“文化积累”和“文化沉淀”,进而在面对少数民族学生时“文化缺失”,很难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工作。因此,重视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3.3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导致的大学“异域文化”不适应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对其他学生收效欠佳。加强思想交流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有效适应“异域文化”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加深教师对学生及其相应文化了解和积累,以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改进完善教学方法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既照顾到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普通医学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共性需要,又兼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背景下茁壮成长的需求。

3.4 完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以来是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尽管经过多年的研究改革,硕果颇丰,但受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当前依然还是以抽象空洞的理论教学为主。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甚至比较明显。少数民族医学生中之所以会把学医仅作为一种谋生发财的手段,其中一个原因是对现实环境认识不够。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有针对性地结合,不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规范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从而树立起科学合理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信仰,不仅仅把学医作为谋生手段,而是一种崇高的职业,传承并把它发扬光大。

[1]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从梦想到现实[J].医学教育探索,2002,1(1):12-14.

[2]刘冬梅,雷红艳,范菲菲,等.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95-796.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医药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