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道心房调搏与胺碘酮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

2013-12-01刘首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室上性房室食道

刘首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 其发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正常人, 也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食道心房调搏(TEPA)及静脉注射胺碘酮均为终止阵发性室上速的常用方法, 本文旨在比较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 探讨 TEPA与胺碘酮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 2006至2012年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88例, 所有病例均经常规心电图及食道导联心电图证实为PSVT, 其中AVNRT44例 , AVRT43例, IART1例。男48例, 女40例, 年龄22~70岁, 平均42.5岁, 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72例,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例, 高心病2例,老年性心脏瓣膜病2例。心动过速发作时平均心率166次/min, 血压 116/75 mmHg, 室上速病史平均4.5年, 发作至就诊时间平均为56 min。

1.2 排除标准 (1)肝、肾及肺部等严重疾病者;(2)甲状腺功能异常者;(3)电解质紊乱未纠正及洋地黄类中毒;(4)NYHH心功能分级为III~IV级者;(5)明显低血压;(6)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综合性及急性心肌梗死;(7)碘过敏者。

1.3 方法 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TEAP组及胺碘酮组。胺碘酮组44例, 胺碘酮组(法国赛诺菲公司产Cordarone, 可达龙), 首剂150 mg稀释于2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 时间5~10 min, 继之以 0.5~1.0 mg/min 持续静滴 6~12 h, 复律成功者继续口服胺碘酮片0.2 g, 3次/d, 最大累计量<1200 mg/d,并留院观察用药后24 h内有无复发;12 h未转复患者收住院治疗。TEAP组 44例, 采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XD-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行TEAP, 应用普通4极导管电极 , 平均电极导管深度35 cm, 起搏电压 19~28 V, 平均 20 V。首先采用超速刺激法, 以比室上速发作时心率快30~50次/mm的频率起搏心房3~5 s, 如无效重复 1次, 若仍然无效则应用短阵猝发刺激法, 采用比心动过速快40%左右的频率发放 5~10次的脉冲刺激 , 可重复2次[1]。所有患者复律前后均作常规心电图及食道导联心电图, 复律时作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长短、PSVT发作时心率、血压及基础心脏改变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转复成功率进行χ2检验 , 以比较其差异。

2 结果

TEAP组转律成功42例, 成功率为95.5%, 主要副作用为胸骨后灼热感、刺痛感, 1例患者由于不能耐受此副作用而停止操作, 1例调搏无效, 无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或低血压 。静脉注射胺碘酮组转律成功 36例, 成功率为81.8%,3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时出现低血压, 加用多巴胺1 h内血压恢复正常。2例出现静脉炎经用硫酸镁冷敷后痊愈。

将上述结果进行χ2检验, P<0.05, 两组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n,%)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导致每搏排出量下降, 心室舒张时间缩短, 既增加心肌的需氧量, 又降低心肌的氧供给,可加重原有心肌损害, 导致严重的心功能不全, 不仅降低患者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 还可导致血流动力学迅速恶化,引起心绞痛、心衰、晕厥, 甚至危及生命, 故应积极采取措施。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具有多通道阻滞作用, 静脉注射显示Ⅰ类、Ⅱ类、Ⅳ类的药理作用较快, Ⅲ类药理起效时间较长。其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 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 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延长旁道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 也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故能终止PSVT[2]。TEAP终止 PSVT成功率高, 与静脉注射胺碘酮相比差异显著性,无明显副作用, 尤其对伴有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动过缓、心肌缺血的老年人, 更能显示TEAP的优点。故有作者[3]认为, TEAP应成为终止老年人室上速的首选方法, 其不良反应较轻, 主要为电脉冲刺激食道壁所致的胸骨后灼痛感, 一般可以耐受。从两组对照可以看出, TEAP终止PSVT起效快, 成功率高, 从插管到终止仅需25 min左右, 如果出现>3 s长间歇, 可以紧急按起搏键发放电脉冲起搏心房, 以防不测。某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相当棘手, 心动过速有可能终止, 但抗心律失常药物负性频率作用会抑制窦房结, 不及时起搏可导致意外发生, 而不少基层医院不具备心脏起搏技术[4]。我们对所有病例均放入保护性食道电极, 不仅可以通过食道心电图对心动过速进行诊断, 而且在心动过速终止后如有长间歇可通过起搏电脉冲问接起搏心房, 若超速抑制不成功, 也可以放心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不担心抑制窦房结发生长间歇, 从而保证了治疗的安全。由此可见, 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PSVT, 与药物终止比较, 食管心房调搏更有效、安全、迅速。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反重使用, 在基层医院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李忠杰 , 阎胜利, 屈百鸣.实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6-17.

[2]朱俊.胺碘酮的临床应用.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4,27(1):45-47.

[3]朱霞.食道心房调搏治疗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33例.浙江医学,2002, 24(7):413-414.

[4]郭继鸿, 刘元生.心律失常:机制、诊断与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2004.

猜你喜欢

室上性房室食道
牛常见食道阻塞物防治办法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鸡喝水时为何要抬头?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5I聚氨酯覆膜食道支架制备方法研究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十六)
——房室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