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位素放射治疗血管瘤130例疗效观察

2013-12-01侯媛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放射线海绵状毛细血管

侯媛媛

血管瘤是一种先天良性肿瘤及血管畸形, 多发生于婴儿出生时或是出生后不久。血管瘤大部分发生在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部, 少部分也可以见于颌骨内或是深部组织中[1]。本院采用同位素锶放疗治疗血管瘤患者共130例,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130例患者均为本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患者, 均行同位素锶(90)放射线治疗, 其中男性患者共有30例, 女性患者共有100例, 年龄最大者为75岁, 年龄最小者为58岁, 平均年龄为65.8岁。血管瘤确诊部位有:头面部有45例, 躯干部有36例, 四肢部有32例, 全身皮损超过2处者有17例。130例患者均为早期、增殖期的浅表血管瘤病变。

1.2 研究方法 使用放射锶(90)敷贴器进行治疗, 患者采取仰卧位, 先暴露病区用红彩笔沿皮损边缘进行标记, 将防护橡胶皮盖在上面, 印下病灶区面积大小及形态, 并用刀片切开暴露病区制成防护垫以保护正常皮肤, 使用(90)锶有效治疗, 每天行治疗1次, 连续敷贴照射1周为1个疗程, 疗程间隔为3个月, 待三个月后行第二个疗程治疗, 治疗结束后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烫洗, 严密观察治疗反应及局部皮肤情况, 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1.3 观察目标 临床观察患者皮损情况, 临床评定疗效, 标准定为:痊愈(局部皮损完全消退, 不留有任何痕迹);好转(皮损得到有效地控制, 皮损颜色变浅, 但是还未完全消退);无效(经治疗后皮下肿块未得到有效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以频数及频率来表示病例数及所占构成比, 分级别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130例血管瘤患者在经过同位素锶放射治疗后, 临床疗效显示, 痊愈患者有56例, 好转72例, 无效2例, 无效病例均为混合型血管瘤患者。具体见表1。

表1 130例血管瘤患者放疗后疗效[n(%)]

3 讨论

血管瘤在临床上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三类。其治疗应当根据特殊情况对症处理手术治疗血管瘤针对局限者, 可以全部切除, 如果范围广者可以部分切除;微波透热治疗对于海绵状血管瘤效果好;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毛细血管瘤和表浅的海绵状血管瘤等;硬化治疗主要适用于海绵状血管瘤;冷冻治疗主要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肿瘤, 局限于一种组织, 也可以累及多种组织, 造成了多种综合征, 与正常血管十分相似, 常在出生时或婴幼儿期就已经存在, 血管瘤在临床上主要以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最为常见, 其次为海绵状血管瘤, 其他的类型少见, 其中混合型血管瘤由于部分较深, 同位素放射线治疗比较困难[2]。毛细血管型血管瘤主要由毛细血管组成, 此型多见于女性, 大多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 呈现点状到大片状不等, 好发于头颈部, 尤其以腮腺区和口腔黏膜最为多见, 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消退萎缩。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血管组织延伸、扩张, 形成海绵窦状腔隙, 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但多见于面颈部及四肢部位, 肿块边界不清,质地柔软, 压之下陷, 减压后可膨胀, 经常发生于内脏器官,因为波及内脏, 因此在治疗时应该采取积极态度, 采取积极措施, 不可以耽误治疗最佳时机。对于血管瘤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病变深度范围及病灶的大小、病情部分以及是否存在功能障碍, 此外结合医生的治疗经验, 包括相关特殊治疗等。定下治疗方案后, 不可以姑息治疗, 采取积极措施。放射性治疗可以用于危重症患者及功能丧失的重症血管瘤患者, 如果血管瘤同时伴有充血性心衰、呼吸困难及血小板减少症等, 放射量需要控制, 行放射性核素治疗, 如锶(90)敷贴可用于治疗早期、增殖期的浅表血管瘤, 此种放疗治疗方法可以在门诊实施, 但是为了便于观察病情变化, 还是考虑在病房实施放疗, 能够保证操作简便[3]。在敷贴治疗后,病灶局部可能会遗留下瘢痕或是发生色素异常改变。放射线治疗会导致低龄患者相关的潜在危害, 并且与远期肿瘤的发生相关性还不明确。因此放射治疗已经在逐渐被其他治疗方法所替代, 特别是治疗低龄患者。本研究中发现, 经过同位素放疗后, 临床疗效显示有效患者共有128例, 总有效率达到98.46%, 无效2例, 无效率仅为1.54%。2例混合型血管瘤患者临床疗效不佳, 仍需要临床研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

[1]Al Buainian H, Verhaeghe E, Dierckxsens L, et al.Early treatment of hemangiomas with lasers:a review.Dermatology, 2003,206(4):370-373.

[2]于金明, 左文述, 李建彬.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进展.香港:世界医药出版社, 2001:22-31.

[3]Stier MF, Glick SA, Hirsch RJ.Laser treatment of pediatric vascular Lesions:Port wine stains and hemangiomas.J Am Acad Dermatol,2008, 58(2):261-265.

猜你喜欢

放射线海绵状毛细血管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医院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和防护
放射线:小心,危险!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放射线对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作用
初探放射防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