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阻滞麻醉对宫腔镜下通液镇痛效果分析

2013-12-01乔攀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通液手术过程利多卡因

乔攀峰

宫腔镜手术目前逐渐应用在通液手术治疗中, 属于妇科治疗的微创手术, 但是宫腔镜治疗的过程中会对宫颈及宫体刺激, 患者会出现不适感觉和疼痛症状, 其引发强烈疼痛的主要刺激是在宫颈扩张所引发的初起阶段和宫颈被动的膨大以及手术过程中各种的操作引起的激发疼痛, 而且后者延续的时间更长,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1]。我院对进行宫腔镜下通液治疗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进行宫腔镜下通液治疗的患者200例, 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00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26~37岁, 平均年龄 (30.23±4.25)岁 , 体重 48~72 kg, 平均体重为 (58.26±10.07)kg;对照组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29.85±4.33)岁, 体重46-70 kg, 平均体重为(58.48±9.67)kg。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不给予患者麻醉操作, 常规性宫腔镜下的输卵管通液治疗, 通液药物为亚甲蓝10 mg+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和生理盐水40 ml进行混合, 每侧的输卵管插管成功之后注入混合药液, 若注入的液体在20 ml左右且阻力不大未见反流诊断为输卵管畅通, 阻力大且药液不能注入出现反流诊断为梗阻,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及疼痛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对外阴、阴道进行消毒后,通液治疗前于宫颈3点、9点位置宫颈内口水平的朝向宫颈进针, 注射前回抽无血后注射2%利多卡因2.5 ml, 如有出血可用棉球进行压迫止血。其余宫腔镜手术治疗方案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患者镇痛的效果分为显效: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疼痛出现, 表情如常, 血压和脉搏均正常;有效: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轻微的疼痛, 血压和脉搏均正常;无效: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疼痛难忍、呻吟、 汗出、 恶心呕吐等症状,脉搏可见减慢, 血压降低。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使用宫腔镜进行检查时宫颈口的松弛情况决定了检查的难易程度, 而宫颈的扩张不好使得检查困难, 在扩张宫颈时的机械性的刺激会造成患者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加,严重的会引发脑心综合征, 因此通过有效的扩展宫颈, 让宫颈口软化对于降低手术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特别是子宫具有丰富的神经组织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神经, 外力的刺激会加重患者对于疼痛的反应, 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2]。

本院使用宫颈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治疗的过程中, 宫颈旁的阻滞麻醉可以阻断来自宫颈与阴道的上部感觉的神经, 本院局部麻醉使用的是利多卡因, 其作用的强度是普鲁卡因的两倍之多, 具有作用迅速、穿透性较强及扩散性快等特点,而且利多卡因作用的时间要比普鲁卡因时间长一倍, 一次使用可以保持局麻时间在2 h左右[3]。宫颈是由结缔组织的平滑肌、血管与弹力纤维所组成, 压力感受器丰富, 利多卡因则可以改变神经纤维膜通透程度, 阻断子宫颈和宫体的向心性传导, 使得在扩张宫腔时和膨宫液压力刺激无法传至中枢, 而在宫颈口浸润并宫旁麻醉可以显著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 有效的让宫颈的肌肉松弛, 使患者的疼痛减轻, 达到有效的镇痛效果。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 对进行宫腔镜下通液治疗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镇痛效果显著, 手术过程中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周颖.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350例临床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8(23):142.

[2]于彩崎.宫腔镜检查中宫颈阻滞麻醉并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21):2243-2245.

[3]易清, 彭莲红, 贺玲秀.利多卡因行宫颈旁阻滞联合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镇痛效果分析.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1):37-38.

猜你喜欢

通液手术过程利多卡因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中药灌肠结合通液用于输卵管不孕的治疗效果观察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中药灌肠结合通液用于输卵管不孕的治疗效果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