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心理干预对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2013-09-21孔孟琼郑守华严雨珍颜巍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家族乳腺癌病人

孔孟琼,郑守华,严雨珍,颜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哈尔滨 150081)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和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1]。乳腺癌已被证明是可以遗传的肿瘤,其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家族性乳腺癌患者患乳腺癌的平均年龄比一般妇女提早约10年,约半数在40岁前就发现患乳腺癌,大约5%~10%的早发性乳腺癌与BRCA1或BRCA2基因的胚系突变直接相关[2]。焦虑是乳腺癌患者主要的心理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反应,是个体面临潜在性威胁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心理学反应[3]。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因家族的聚集性,相互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更易受到一定影响。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研究[4]表明,焦虑、紧张情绪会随手术日期临近而逐渐增强,术前焦虑与手术时间的接近呈正相关。因此,本研究对家族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前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12月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家族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共80例,术前均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排除有精神疾病史、不能理解问卷内容的患者。将符合入组条件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配到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即患者术前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接受术前常规护理;实验组为心理干预组,即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按特定程序进行心理干预。1.2.2 评定工具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满分80分。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进行调查,由Charles Spielberger于1977年编制(X版本),并于1983年修订(Y版本)。STAI含2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问卷(S-AI)和特质焦虑问卷(T-AI)。S-AI半数为描述负性情绪的条目,半数为正性情绪条目,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可用来评价应激情况下的焦虑状态。T-AI的20项中,I1项为描述负性情绪条目,9项为描述正性情绪条目,主要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STAI每项均为1~4分评分。S-AI的分级标准为:1分完全没有,2分有些,3分中等程度,4分非常明显。T-AI的分级标准为:1分几乎没有,2分有些,3分经常,4分几乎总是如此。SAS和STAI问卷由受试者完成,评定患者的焦虑状态,累计评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重。对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术前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后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手术当日进行心理状态再次评估。

1.2.3 心理干预方法 干预措施:1)取得患者信任感: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去关心体贴患者,主动与其沟通,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和重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2)给予患者有力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以饱满的情绪感染患者,鼓励患者倾诉、宣泄自己的情感并深表理解和同情。用心理评估的方法诊断其心理问题,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给予心理干预,减轻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配合医生耐心给患者讲解手术方式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尤其讲明手术的安全性及治愈的可能性,以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同时向患者阐明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鼓励患者提出有关治疗的问题,并耐心解答。4)争取使患者得到亲属支持:调查表明,家庭具有影响和调节力,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可以增强癌症患者的抗癌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SAS、S-AI及T-AI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BP、DBP和HR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AI及T-A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SAS、S-AI及T-AI值显著高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AI及 T-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1990年,King发现有20%~25%的乳腺癌患者至少有一个亲属患有乳腺癌,他将这部分乳腺癌定义为家族性乳腺癌。也就是说,在一个家族中有两个具有血缘关系的成员患有乳腺癌,就可作为家族性乳腺癌,这类乳腺癌约占总体乳腺癌的5%~10%[5]。家族性乳腺癌家庭和BRCA1/BRCA2基因的突变有极强的关联性,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人其一生中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显著增加,到70岁时发生乳腺癌的预计累积风险可达到约80%[6]。

对中青年女性来说,确诊乳腺癌是一件严重的应激事件,而根治术切除乳房又破坏了女性第二性器官的完整性,自我形象的严重改变、对家庭婚姻的担心、社会的压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术后放疗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等,给乳腺癌病人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病人处在极度痛苦之中[7]。手术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加之患者对麻醉、手术等有关知识的缺乏,使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8]。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理论指导下,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性预期目标的变化。心理支持被认为是一种改善病人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是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SAS、S-AI及T-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前病人的SAS、S-AI及T-AI评分高于干预后,说明心理干预后乳腺癌患者焦虑状态显著改善,提示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围术期病人心理负担,增强病人治疗信心,提高应对能力。

总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由于家族聚集性和疾病自身的残酷,加之对麻醉、手术恐惧,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等心理状态,及时实施心理支持,可以改善病人情绪,有效减轻病人焦虑状况。

[1]Jemal A,Bray F,Center MM,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Loman N,Johannsson O,Kristoffersson U,etal.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s and BRCA1and BRCA2 mutations in a population-based series of early-onset breast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01,93(16):1215-1223.

[3]孙乐英,谷迪丹,郑凤燕.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1):168-169.

[4]陈瑶,邓光辉,刘晓虹,等.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297-300.

[5]Ford D,Easton DF,Stratton M,etal.Genetic heterogeneity and penetrance analysis of the BRCA1and BRCA2genes in breast cancer families.The Breast Cancer Linkage Consortium[J].Am J Hum Genet,1998,62(3):676-689.

[6]Krainer M,Silva-Arrieta S,FitzGerald MG,etal.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s of BRCA1and BRCA2to early-onset breast cancer[J].N Eng J Med,1997,336(20):1416-1422.

[7]陈彩芹,吴清时,林艳丽,等.76例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临床护理,2005,11(22):98-99.

[8]刘锦珍,王燕妮,朱萍.术前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4):72-73.

[9]张琼.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康复指导[J].全科护理,2009,7(8A):1990-1991.

猜你喜欢

家族乳腺癌病人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谁是病人
HK家族崛起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小偷家族》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