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疗效观察

2013-09-21罗先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肺心病黄芪心功能

罗先涛

(绵阳市中医院,绵阳 6210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以及分支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继而发展为右心衰竭导致缺氧缺血的肺源性心脏病[1,2]。患者急性发作期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发展,甚至将危及患者生命。黄芪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及补中益气的功效[3],本院对收治的肺心病患者采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肺心病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9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肺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心功能按NYHA标准进行分级。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组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2.6±6.9)岁;心功能Ⅲ级17例,Ⅳ级24例,Ⅴ级22例,病程3~21年,平均12年。对照组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1±7.6)岁;心功能Ⅲ级18例,Ⅳ级25例,Ⅴ级21例,病程3~23年,平均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心功能分级上基本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平喘祛痰药,解痉平喘,改善肺通气功能;抗感染治疗,缓解呼吸道感染;给予适当对症处理,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将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参数: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率(HR);2)血气分析指标:血pH 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氧气分压(PaO2);3)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液黏稠比与血小板粘附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

治疗组治疗后CO、CI、LVEF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CI及LVEF与治疗前相比,亦有显著改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心功能参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HR外,其余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CO/(L/min·m2) CI/(min·m2) LVEF/% HR/bpm治疗组 64 治疗前3.61±0.68 3.06±0.58 44.5±7.3 57.3±9.3治疗后 4.38±0.49*△ 3.82±0.69*△ 63.1±9.8*△ 58.3±7.9对照组 64 治疗前 3.69±0.52 3.07±0.63 45.1±9.4 56.9±7.4治疗后 3.77±0.42 3.49±0.84* 53.6±7.1*57.8±7.5

2.2 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PaO2、PaCO2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组别 n pH PaO2/kPa PaCO2/kPa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4 7.28±0.19 7.36±0.22 8.82±1.92 10.15±2.288.23±2.59 6.42±2.64对照组 64 7.31±0.28 7.35±0.30 8.79±2.13 9.13±2.06 8.27±3.16 7.61±2.58 t值 0.77 0.78 0.62 2.91 0.55 2.8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组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大部分病例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发展而来。患者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易发展为心功能不全。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酸碱平衡失调与电解质紊乱,有时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与休克,或合并肝肾等脏器损害。肺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支气管黏膜增厚,肺组织结构破坏,导致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从而使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同时,组织缺氧可刺激骨髓,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增加血液黏度,使血流阻力增大,继而加重组织缺氧与心肌损害,产生恶性循环[4]。

中医学认为肺心病系因咳喘日久,伤及肺之阳气阴精,致寒水射肺,水饮凌心而发作。黄芪性温,长于补心肺之气,且能行水,与本病病机甚为相符。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注射液有对抗血浆内皮素的作用,可扩张心肺肾血管,改善心肾功能;其次,黄芪注射液可使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下降,抗氧自由基酶水平上升,降低心肌缺血缺氧对心肌的损害;同时,其可抑制N+a-K+-ATP酶,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血液黏滞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另外,黄芪还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过敏,缓解支气管痉挛等作用;此外,黄芪具有免疫调节与抗菌抑菌功能,可降低由肺心病引起的继发感染[5]。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表明黄芪注射液能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提高心脏指数。同时,静注黄芪注射液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血流阻力降低,减轻心脏负荷,有效改善了患者心肺功能。同时病人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趋向正常,说明由缺氧引起的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现象随着缺氧的改善而得到缓解。

因此,黄芪注射液能有效矫正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保护心肌,改善血气分析指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抗感染、祛痰、平喘治疗基础上加以辅助使用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989-990.[4]过海东,刘龙华,元文峰,等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 [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4):22.[5]周智林,俞娉,林玎,等.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0):747-749.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红细胞比容 纤维蛋白原/(mg/L) 血液黏稠比 血小板粘附率/%治疗组 64 治疗前46.9±5.2 378±93 2.07±0.53 35.2±9.5治疗后 42.8±4.8*△ 308±85*△ 1.54±0.29*△ 25.8±8.3*△对照组 64 治疗前 46.8±4.7 379±75 2.06±0.64 34.9±8.4治疗后46.5±4.5 363±71 1.88±0.32 32.5±7.9

[1]朱子阳.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4):268.

[2]曹维锷,王伟,曹佳齐,等.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3261-3263.

[3]迟静荔,苍红英,高健,等.黄芪注射液和氯沙坦治疗老年肺源

猜你喜欢

肺心病黄芪心功能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黄芪是个宝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