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甘草泻心汤含漱治疗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2013-09-18张卫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泻心汤口腔溃疡甘草

张卫平,冉 冉,王 珏,徐 凯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5)

口腔溃疡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几乎为100%[1]。本研究采用加味甘草泻心汤含漱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取得满意效果。

一、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符合国际抗癌联盟肿瘤诊断标准[2]。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诊断,或影像学结合特异性肿瘤标记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口腔溃疡诊断分级标准:据WHO抗癌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3]给予评定。

2.纳入标准。年龄>18岁,预期寿命6个月以上;符合诊断标准,化疗结束后1月内出现口腔溃疡;卡氏评分[4]≥60分;患者本人或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排除标准。化疗前已经存在口腔溃疡;有口咽部放疗史;有精神性疾病或有严重的认知缺损;伴有其他较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影响疗效判断;正在参与影响本研究结果评价的其他临床试验。

4.一般资料。纳入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年龄32-80岁,平均62.3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对照组年龄35-78岁,平均60.8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二、治疗与疗效评估

1.临床分组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化疗后口腔出现溃疡24小时内开始用药。治疗组采用加味甘草泻心汤治疗,方剂组成:甘草20g、黄芩12g、黄连 6g、干姜 6g、党参 12g、制半夏 6g、红枣 12g、地榆15g、紫草9g,浓煎成汤剂100ml,每日漱口4次,每次含漱5-10min,漱口后禁食30min,连用7天。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含漱,每日漱口4次,每次含漱5-10min,漱口后禁食30min,连用7天。

2.疗效评估指标。(1)溃疡愈合时间。(2)疗效评价:口腔溃疡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5]制定。痊愈:水肿消失,溃疡愈合,局部无疼痛或不适感;有效:溃疡分度降低,溃疡点数量减少,溃疡面缩小,水肿明显减轻,疼痛和不适感缓解;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溃疡无明显变化。(3)疼痛评估:用疼痛数字评分法[3]进行疼痛评估。疼痛减轻程度及百分数=(A-B)/A×100%(A=用药前评分;B=用药后评分)。采用五级分类法:0度为未缓解(疼痛未减轻,<1/4)。1度为轻度缓解(疼痛减轻1/4以上),2度为中度缓解(疼痛减轻1/2以上),3度为明显缓解(疼痛减轻3/4以上),4度为完全缓解(疼痛消失)。分别于治疗第5、7天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三、结 果

1.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溃疡期(4.21±0.28)d,对照组平均溃疡期(6.89±0.23)d,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0.05)。

2.口腔溃疡疗效评定。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疗效评定结果见附表。总有效率为治愈例数加有效例数占总例数比例。经卡方检验,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附表 口腔溃疡治疗疗效(单位:例)

3.疼痛缓解程度评估。疼痛缓解率为完全缓解、明显缓解及中度缓解例数占总例数比例。治疗第5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7.27%,对照组45.00%;治疗第7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5.45%,对照组65.00%;经卡方检验,治疗第5天、第7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四、讨 论

甘草泻心汤首载于《金匮要略》,现代医学认为其具有粘膜修复功效,广泛运用于粘膜损伤性疾病。全方以甘草为主药,调中补虚;配伍黄芩、黄连苦寒,清热解毒,以除客热;半夏和胃降逆,以安中土;干姜温中寒,使中气健运,寒热并消,又佐人参、大枣补中益气。组方甘温升补与苦寒降泄并用,对化疗后口腔溃疡具有标本兼治之功。现代药理研究[6]表明:甘草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并减少疮面渗出,缓解疼痛:黄芩、黄连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干姜镇静、抗炎、抗凝。甘草泻心汤口服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有效率达85%[7]。本研究在甘草泻心汤的基础上加用紫草地榆,以凉血活血,解毒敛疮,药理研究认为其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及免疫调节作用[8-9]。

本研究采用中药含漱的方法,药液直接作用于溃疡面,发挥抗炎、粘膜修复、止痛作用,同时避免药物口服后经消化道吸收所产生灭活作用。另外,由于化疗期患者易出现消化道黏膜损伤,对中药口服治疗依从性较差,含漱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泻心汤含漱可有效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加快化疗后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贾秀玲,张芙蓉.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的防治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2):59-62.

[2]R.E.Pollock,J.H.Doroshow,D.Khayat,etc.UICC 临床肿瘤学手册(第8版)[M].孙 燕,汤钊猷,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孙 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2,258-260.

[4]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0-94.

[6]沈映君主编.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7,50,101,166.

[7]李新安,孙宏新.加味甘草泻心汤治疗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2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6-27.

[8]袁振海,孙立立.地榆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90-92.

[9]周延萌,高允生.中药紫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2008,27(7):786-788.

猜你喜欢

泻心汤口腔溃疡甘草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炙甘草水煎液的HPLC-MS分析
HPLC测定光果甘草中光甘草定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