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循环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温州医学院药学教育为例

2013-09-18叶发青李校堃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产学研温州

王 怡,梁 广,叶发青,李校堃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目前,中国药学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新的考验[1]。近年来,温州医学院药学专业仅仅围绕国家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重点和目标,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研究型药学人才为根本任务,通过整合医学院校的临床优势,初步建立产学研循环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大药学培养”的鲜明办学特色。

一、创建药学专业产学研循环互动教育模式,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1.以“大药学教学实验区”为载体的产学研循环互动教育模式。

早在2005年初,我们就探索在医药类院校中充分利用医学教育资源培养药学专业人才。我们在学校本部、学校附属医院以及学生实训基地内分别建立了教学实验区,并以实验区为载体,在运行机制上、机构设置上、人员配置上为产学研循环互动教学提供坚实保障。

具体来讲,教学实验区中建有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由药学院院长亲自担任学术委员会与教学委员会主任,并配备专职秘书。如图1所示,教学实验区内教师分属三个子区(Ⅰ-Ⅲ区)。Ⅰ区教师被设为“教学与科研并重”岗,以教学及科研为主,承担主干课程的70%以上的教学时数,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业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同时也规定每位I区教师必须担任本科生导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Ⅱ区教师以临床科研为主,60%-80%的工作时间投入临床科研与临床实践工作中,同时也承担部分课程尤其是临床科研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并参与学生实习带教任务;Ⅲ区教师为产业界聘请的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主要承担实习带教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产业实习,每期实习、见习后均对其带教态度与水平进行评估。本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将始终以教学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本。产业与科研资源被整合后均服务于教学。

2.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组织能力。

温医药学院的“产学研循环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培养对象是本科生,本科生入学后即进入教学实验I区进行学习,教学实验I区包括温州医学院校本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基地,该教学实验区以教学为核心,不但教授书本的知识,同时将重点实验室的基础科研型课题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一年的学习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层次以及能力强弱,组织部分学生继续留在I区,分别进入I区不同的科研课题组,学生结合科研开展课题研究,学位论文与研究课题直接挂钩。在科研开展中,学生培养采用导师制培养,每位学生配有专门的I区的指导老师,由于指导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而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接触基础科研,更能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

3.以临床资源、自建院属企业及项目孵化平台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温州医学院大量的附属医院和校办企业,在办学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加强实践,避免学生毕业后“理论强、实践弱”的弱势。在具体的操作中,本科一年级同样经过I区的学习后,可以分别进入Ⅱ和Ⅲ区不同的科研课题组。教学实验II区包括温州医学院14家附属医院、8个临床药学教研室和6个重中之重学科临床教研基地;而教学实验Ⅲ区则包括由我院自主控股的4个自主产业公司。Ⅱ区和Ⅲ区的学生结合临床或者企业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同样与研究课题直接挂钩。同样的,每位进入Ⅱ区或Ⅲ区的学生配有专门的所属区的指导老师,真正实现学校、医院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在实验区内实现产学研的循环互动。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即真正接触日后实践工作的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温州医学院产学研循环互动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效果

过去6年多的实践已证明,温州医学院产学研循环互动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理想的成效:

1.学生在省市及国家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新型而实用的教学模式培养和锻造了学生综合素质,目前,我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奖项共计有20人次,其中包括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昆山杯”大学生创业团队大赛优秀奖1项;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9项。

图1 多途径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办学

2.学生就业率节节上升。

目前本专业已有五届毕业生,总毕业人数为613人,近三年的就业率统计结果表明,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0%。就业方向主要有医院药剂科、大型医药企业和学校,其中到三甲综合医院的学生数为52人,到高校任职学生数为16人,进入跨国医药企业的人数更是达到189人。从学生工作后单位反馈的消息看,我专业毕业学生普遍具有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主动思考及创新意识突出的特点,这与我专业所倡导的教育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通过学科发展带动了专业建设。

以浙江省重中之重科学为基础,以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省创新团队为契机,逐步推进药学专业各主干课程精品建设、各学科青年教师的培养,推进教学改革。

从2008年开始,温医药学院开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并在2008年启动精品课程孵化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温医药学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浙江省精品课程4门。在专业发展的同时,科研与学科的迅猛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保障。目前药学专业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省千人计划8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4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4人等。国家和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2009年,该药理学与生化药学成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综上所述,我们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凝练学科方向,搭建学术平台,突出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特色,见图2。通过学科带动和反哺教学,实现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在人才培养方面,毕业生已经成为各单位的青年骨干力量;教学基地实力雄厚,具有良好的条件。温州医学院药学院产学研循环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将可为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图2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1]席天阳.关于现代医学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166-167.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产学研温州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山海呓语 意气相生一一小学美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山海经》的教学实验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