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医学实习生社会适应性与患者拒绝诊疗率的关系研究

2013-09-18李超伦刘建榕刘大力葛琳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人际实习生

李超伦,刘建榕,刘大力,葛琳华,束 蓉*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 200000;2.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医患关系是是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及家属为另一方,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1]。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实习医师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使其在实习期更快地进入角色,面对患者时能够更加熟练地与患者交流、更加有理有据地分析病情,从而获得患者信任,增加实习操作机会。恩格尔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文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心理和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影响到了人们对医患关系的认识。本研究从医患关系构建的心理维度出发,假设实习医师的人际适应和人际沟通能力对其与患者交流的能力直接相关,从而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通过考察其社会适应性与医患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索针对口腔医学实习生良好医患关系建立的培养对策。

一、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专业2007级的5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卢谢峰[2]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研究。该表共有66个项目,含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以及身心症状表现七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978,分量表 α 系数的范围在 0.5790-0.7759之间;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799,分量表分半信度范围在0.5443-0.7745之间;同时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采用实习治疗过程中被试遭遇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来反映实习生医患关系的质量。实习治疗过程中被患者拒绝的概率=(1-完成治疗患者数量/接诊患者数量)×100%。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 果

所有参与研究的口腔医学实习生计算社会适应性七个维度上的均数及标准差,结果见表1:

表1 所有被试在社会适应各维度上的均数及标准差

从表1可知,所有被试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以及身心症状表现方面的得分都超过中间分3分,说明所有被试的社会适应状况良好。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质的口腔医学实习生遭遇的患者拒绝诊疗率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发现,口腔医学实习生的被拒绝率在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却表现出了被试自我评估身体健康状况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实习生遭遇的患者拒绝诊疗率上的差异

由表3可知,自我评估身体状况良好的医学实习生在患者就诊时遭遇拒绝的比率显著低于认为自身身体状况一般的实习生。

口腔医学实习生的社会适应性的七个维度与遭遇的患者拒绝诊疗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口腔医学实习生的社会适应性与患者拒绝诊疗率之间的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口腔医学实习生遭遇的患者拒绝诊疗率与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没有显著关系。

三、讨 论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基础,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来看,除了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等会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外[3],医务人员自身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医患关系,如性格、移情、动机、应激、行为等[4]。本研究结果显示,口腔医学实习生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与其社会适应性的各个方面都没有显著关系。反思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患者由于受到“实习医师”标签的影响,对实习医生的诊疗技术没有充分的信心,大大影响了患者的接受诊疗率,使实习生出现一定程度的被拒绝率;第二,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医患之间的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5],而这种沟通技巧又是人际适应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本研究中医学生被试总体的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其均分似乎比国内采用相同量表所得到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测量的均分略高[6],因此他们在人际适应性、沟通技能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所以反映在研究结果上就体现为实习生们的被患者拒绝概率与其社会适应性没有显著关系的情况。在分析被试的被患者拒绝诊疗率的差异性因素时,发现口腔医学实习生自我评估的身体健康状况显著影响了其被患者拒绝的概率,认为自身身体状况良好的医学实习生遭遇的患者拒绝诊疗率低。可见自我评估身体健康的实习医生的自信表现可能明显地对患者的选择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通过这一研究,可做出如下反思:第一,针对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质量的考察指标不仅限于被患者拒绝诊疗的概率,而应更多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如患者治疗的满意率、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医生诊疗后的主观情绪情感体验等;第二,在对医学实习生进行有关医患关系技能的考察方面,要从具体的人际沟通技巧角度出发,尤其注重特定的医患工作情境下的人际沟通技能,而不是简单地从较一般意义的社会适应性角度进行考察;第三,影响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尽量设计多因素研究,综合考虑医学实习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在医患关系建立中的交互作用,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建立的心理途径,有效提高医学实习生医患关系教育的质量。

[1]徐国纲,彭义香,郑 军.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初探[J].医学教育,2006(3):38-40.

[2]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3]云 睿.影响口腔门诊医患关系的因素及改进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628-3629.

[4]万小兵.影响医患关系的五种心理因素及医务人员心理调适[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2):36-37.

[5]朱春晖.临床教学中提高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内科,2011,6(1):80-82.

[6]刘建榕,连 榕,陈幼贞.福州市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研究[J].海峡科学,2011(9):17-19.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人际实习生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搞好人际『弱』关系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