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应对灾害事件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训方式初探

2013-09-18李淑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医学生灾害比例

李淑兰,吴 瑛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北京 100069)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将灾害定义为“一种突发的、达到某种临界值的、需要外界援助的生态学现象”。在发达国家,每3-5人中间有1人熟知急救技术与技能[2],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呼吁:全世界每个公民应掌握1-2种救生技术[3]。

大学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灾害事件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大学生急救知识严重缺乏、急救能力不强[4]。而医学生们对灾害事件的心理准备、应对措施、自救与互救知识和能力更是关注的重点。

一、资料来源

对我校基础医学院、卫生事业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等19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调查表26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245份,回收率为94.23%。

二、调查结果

(一)医学生对于灾害事件的现况调查。

1.对于灾害事件的关注程度:本调查显示,医学生对于国内外灾害事件的关注程度上,比较关注的比例为56.73%,关注程度一般的比例为27.36,非常关注的比例为10.61%,偶尔以及完全不关注的比例为5.31%。

2.在获取灾害事件信息的三种主要途径上,排在前三位的途径分别是网络、观看相关的电影和电视以及通过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分别为 76.73%、44.49%和 31.84%。

3.38.78%的调查者认为周围发生的灾害事件对于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为一般,基本没有影响的比例为40.41%,有很多影响和较大影响的比例为15.92%,完全没有影响的比例为4.89%。

4.灾害事件的发生对于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方面,47.75%的调查者认为一般,有较大影响的为28.98%,基本没有以及完全没有影响的比例为20.82%。

5.对于生命的意义,78.37%认为应该珍惜每一天,珍惜亲情、友情;13.88%认为应该好好享受每一天;3.26%的认为反正生命也不知道哪一天终结,游戏人生。

6.灾害事件对于心理的影响方面,48.98%认为一般,32.65%认为影响较少,16.33%认为较大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来调整,有极大影响或完全不受影响的比例为2.04%。并且有50.61%的医学生认为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在选择心理疏导途径上,排在前三位的途径分别为自我调节、求助于周围朋友和求助于父母,比例分别为55.65%、52.42%和41.13%,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老师的比例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7.当面对灾害事件时,16.33%的比例认为可以自救,同时39.18%的比例认为自救同时会帮助其他人,33.06%的比例认为会尽力地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一定能获救,放弃或慌张的比例为11.43%。在选择自救和互救途径上,88.98%的比例是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自救和互救。

(二)医学生对灾害事件应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的心理需求。

1.在对灾害事件应对知识进行培训的必要性上的调查,95.51%的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学习灾害事件的知识,但很感兴趣的比例只占到19.59%,52.65%的比例是较感兴趣,25.31%的调查者的兴趣性是一般。

2.对于是否学习过有关灾害事件的自救或互救的知识,86.94%的比例表示之前学习过,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上,排在前三位的是学校健康课程、网络和报刊、杂志宣传,比例分别为47.76%、42.04%和35.1%。而希望再次获得灾害事件知识途径的选择上,排在第一位的是生动现场演示,第二位的是影视资料,第三位的是学校相关课程,比例分别为67.76%,42.45%和 27.76%。

3.在学习灾害事件的技能上,97.55%认为有必要学习。在是否之前学习或演习过灾害事件的自救(或互救)技能方面,80.82%的比例是学习过一些,但能熟练应用的比例却为0.41%.

4.在获取灾害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方面,86.94%的比例认为对灾害事件的自救或互救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合理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灾害发生之前的应对准备、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急救和灾后疾病预防(见表1)。并且通过组织模拟演练、开展相关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和加强大众媒体宣传可以提高灾害事件救援水平(见表2)。

三、讨 论

(一)提高医学生们对于灾害事件的关注程度。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文件《21世纪议程》提出:“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需要有预见性的管理模式”。医学生们对于灾害事件的关注程度反映出一种人文关怀。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医学生们作为未来的灾害救援人员,提高医学生对于灾害事件的关注度,同时积极培养和提升医学生们应对灾害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1 需要学习灾害事件的知识和技能(选出三项并排序)(n=245)

表2 你认为提高灾害事件救援水平的有效措施是(选出三项并排序)(n=245)

(二)在日常教育中要加强医学生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

李细玉春[5]的研究表明82.1%的大学生认为灾难后他们更懂得善待亲人、朋友、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他们会更努力地提升自己,与本次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本次调查同时显示47.75%的医学生们表示灾害事件或突发事件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一般,只有31.43%的医学生对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很大或较大;而黄一帆[6]通过调查2003年-2009年大型社会事件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超过90%的受试者表示大型社会事件的发生造成了其价值观上的影响和改变,分析二者差异的原因,医学生们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要求,医学生们在选择从事医学的那一天起,接受的是“为医者,必当怀有仁者之心,善待生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伸出友爱之手:为医者,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维护医学神圣,守护医生的职业尊严”的职业教育。关爱他人、救死扶伤是医学生的天职和一生的追求,灾害事件的发生对医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要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要小。

(三)要重视灾害事件发生后对于医学生们心理的影响和疏导。

医学生作为灾难救援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心理对于灾难事件的承受能力直接影响到灾难救援,本次调查显示,81.63%的医学生认为时常发生的灾害事件或突发事件对于心理造成的影响一般或基本没有,这与李细玉春的研究认为大学生普遍认为突发事件肯定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的结果不一致,而与王谓玲[7]等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王谓玲认为医学生的健康状况比其它院校学生好,因此灾害事件的发生对于医学生的心理冲击要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要小。

近一半调查学生认为灾害发生后应进行心理疏导,但由于医学生们基本没有经历过灾害事件的发生,对于灾害发生后的场面没有亲身感受,因此对于医学生们进行灾难事件系统的心理培训还是十分必要的,要使他们对灾害心理反应有所准备,并对这种长时间痛苦的情绪反应有应对的训练,否则无法胜任突发灾害的救援任务[8]。

(四)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途径使医学生们获得灾害救援急救的知识和技能。

医学生们在希望获得灾害救援急救知识的途径上,生动现场演示放在第一位(67.76%),这与钱金方[9]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生动的现场演示所获得的印象比从他人口述所获得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对 策

(一)医学院校应增设有关灾害教育的课程,同时建设一支灾害课程的专业师资队伍。

随着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现代社会对急救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高校开设急救医学课程已成为21世纪社会需求及医学发展、人才培养的必然需要。同时要加强医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培养,通过培训培养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要构建医学生应对灾害的教育培养体系,促使广大医学生、学校教育工作者熟悉和掌握灾害知识、工作预案,从而提高应急能力,规避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高校局域网的优势使学生获取有效及时的灾害救援知识和技能的信息。

高校应该凭借自己所拥有的局域网络的优势,可以以权威的姿态和传统媒体一起传递灾害事件的通知、建议和应对措施等,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灾害事件,广泛教育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医学生们的灾害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应对灾害能力。

[1]Noji EK.The 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disaste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刘瑞峰,喻祝仙,周祖宝,等.高校普及急救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技,2004,25(1):27-28.

[3]王 蕊.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体育教育,2010,(5):126-127,149.

[4]王 蕊.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体育教育,2010,(5):126-127,149.

[5]李细玉春.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7):40-41.

[6]黄一帆.2003年-2009年大型社会事件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Charming China,2010(36):134-135.

[7]王谓玲.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88-389.

[8]Jennings Sanders A,Frisch N,Wing S.Nursing students’pereeptions about disaster nursing[J].Disaster Manag Response,2005,3(3):80-85.

[9]钱金方.综合性高校非医学生普及急救知识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4302,4310.

猜你喜欢

医学生灾害比例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人体比例知多少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组成比例三法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