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2013-08-15刘丽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内容改革

刘丽

内江医科学校 四川内江 641000

1 临床医学概述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在医院里不断进行见习,提高自身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循序渐进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传统的临床医学的教学是由教师传授理论知识,接着也由教师带领学生在医院见习,也就是所谓的学生围绕着教师进行的教学活动[1]。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并不能在见习中获得较大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代临床医学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基础医学的众多学科日益深入地阐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在高校的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相应的发生着变化,改革是在一定的原则和在一定的目标下进行的。临床医学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有临床医学的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也是成千上万,而社会的需求并不那么多,这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堪忧。所以说,要想在那么多的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走进医院,走进病房,对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环节都非常的了解和熟悉。教学改革的原则是:第一,学科交叉的原则:因为临床医学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而现代临床医学的内容也是在不断延伸,所以就要注重教学中的学科交叉,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实习上,还体现在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讲解案例,从案例入手讲解理论知识,多让学生到医院去见习,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第三,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依靠教师的传授是不行的,还需要学生自己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去思考问题,自己通过查找资料、思考、讨论、请教老师来解决问题,这有利于一种思维模式的养成[2]。

3 临床医学教学体系的改革

临床医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比如说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见习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等。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越来越多,能提供给学生更多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工具和资源,发挥教学工具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

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涉及到的内容很广泛,比如说所有的课程中,如何合理的安排这些课程什么时候上,而每一门课又有多少的课时,又是否有实践课等。传统的临床医学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是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课程是完全分开的,在上理论课时,学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消化,但是却并没有实际的案例可以借鉴,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理解。在实践课时,一方面实践课相对较短,另一方面,实践课时学生并不能将课堂中所讲的理论知识运用进来,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说,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中,首先是合理的设置课程,就是每一门课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多多的参与实践,让学生多多的接触医院,逐渐的熟悉临床医学的各个环节,熟悉临床医学各个细小的方面所涉及到的内容[3]。其次是压缩理论课程的课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学科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开始在医院中见习,在见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不断的将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来。

加强见习前的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见习前并没有相应的准备就去见习,因此只有少数的人能在见习中获得知识。由于见习的时候特别注重学生与医生、学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了解情况,才能不断的学习。所以,在见习前,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关于见习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见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见习中需要做到哪些方面等等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心里有底的进行见习。

改变见习的方式:在见习之前,对每个人都设定一定的任务和目标,学生要有计划的完成一定量的技能训练,完成相应科室见习内容。见习过程中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同时采取不同科室之间轮转式见习,让每个人都能在很多科室中见习,充分了解到临床医学的环节恶化流程,了解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4 临床医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学习成绩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的成绩,而成绩又比较的单一,内容比较少。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丰富,那么成绩的评定自然也是多元化的,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形式和内容来组成最终的成绩,成绩的多元化评价才能体现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比较薄弱,才能针对性的进行强化。

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无论是什么学科都要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是促进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临床医学需要的人才最基本的需求。所以说,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将每一门课程都分成理论和实践,既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又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临床医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变化的,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进行改革,不断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 陈雪芳.关于实践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1(12).

2 刘明媛,管阳太,徐盛明,等.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0):986-987.

3 王欣,尹维刚.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6):103-105.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内容改革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改革之路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改革备忘
主要内容
改革创新(二)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