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制药产业战略分析

2013-08-15姜媛媛王学王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5期
关键词:生物制药药品企业

姜媛媛 王学 王冰

1哈药集团技术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2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3哈药集团技术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生物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然而作为生物科技重要构成部分的生物制药产业在近几年迅速发展,成为新时期世界战略性高科技产业[1-2]。笔者对当前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并对未来发展战略探索。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由于我国现代生物制药技术起步较晚,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研发工作已经趋于产业化。当前我国已经注册的生物科技公司大约有三百余家,而已经取得基因工程药物试产资格亦或是工商局生产批文的公司有52家,其中主要分布于我国经济发达的省市地区,例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在近十余年间,我国诸多科技公司开发出大量的新型特效药品,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常规方法难以生产亦或是成本较高的药品的科学技术问题,而这些新型药品能够防治例如肿瘤、心脑肺血管、遗传性等诸多会威胁到人类生命健康的病症,并且能够在自身的避免毒副作用方面比传统药品例如胰岛素、干扰素(IFN)等有着较大优势。当前在全球销售额排前十名的基因工程药物与疫苗在我国都已经形成产业化链条。直到2013年,我国制药领域已经实现了连续35年年平均18%的增长率。尤其是SARS、H1N1等疫情出现从客观方面刺激了我国药品保健的社会需求,预计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会保持在每年25%的增长速度,到了2020年,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的市场销售总额会达到1000亿,而毛利润也将达到320亿[3]。

在面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繁荣发展现状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其中的问题:

首先,科学研发工作创新力不足。在我国入世之后,必须要按照国际上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标准来对某种新药进行仿制,而开发方有权利去索取四到十亿美元的赔款额度。在外国一些大型的生物制药企业中,通常研发技术经费占到了整体销售金额的25%以上,而在这方面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则一直处于劣势状态。

其次,企业规模较小。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大型企业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综合能力,而规模较大的企业也能够增强本国该行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份额。然而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指标例如企业的平均规模,其中包括有职工人数、生产能力、总资产等方面。而从企业规模角度来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中的公司企业所呈现出来了数量众多、总资产较少、人员少、新型产品数量有限等状况,很多企业只是依靠几种产品来维持日常运营。

新时期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首先,新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工作要结合仿制与创新相结合的途径。在签订入世协议之后,所涉及到的相关医疗行业的承诺书中,第一条就是关系到保护产品的知识产权问题,而这也意味着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在未来要面对三种选择,首先是必须要支付较高的专利费用,平均每种专利要支付五百万的美元,其次是是仿制了外国早已超过了二十年专利保护时间的产品,第三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研发出I类新产品。然而这三种选择与我国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就是选择创新与仿制结合之路。

其次,要坚持走生物制药企业联合道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当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存在着竞争力薄弱、管理方式相对滞后、上市产品品质较少等状况,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因此难以获得较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也更不用说开发新的产品或者承接部分单位开发的新技术。然而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只能选择走兼并、联合、改组、参股、控股等道路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

第三,寻求战略合作。在2003年,国际生物制药公司多数通过内部重组与企业之间并购等方式实现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受到国际上的潮流趋势影响,我国不少企业也不断开始扩张之路,想要尽快地“做大、做强”。然而我国所有的生物制药企业综合起来的销售规模都不如一家国外的大型生物制药企业,我们说当前我国企业并购通常是以获得短期利润为根本运营目标,只是放眼于眼前的利益,并不能真正地放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自身的经营,因此不能培养出自身的核心力量[4-5]。因此我们务必要转变这样的短浅目光与观念,通过自身整合来看到企业自己的特点,根据优劣去选择战略并购的形式,进而选择合适的伙伴与方式来保持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结语

由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落后,因此在起点上要比发达国家滞后,但是由于我国人数庞大,并且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而言,依然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与基础。然而市场是每个行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借助我国庞大市场的推动,能够让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看到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直到2020年底,全球60%的药品将来自于生物制药技术,在另一方面加上我国政府部门对生物制造领域的力度加强与相关政策的扶持,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未来一定会成为朝阳产业。

1 李玉彬,钱晓璐.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387-393.

2 张蕊,田澎.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05:107-111.

3 郭新建,洪素霞.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0,21:78.

4 王友同,吴梧桐,吴文俊.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药物生物技术,2010,01:1-14.

5 郭建军,范汉东,黄晓萍,等.药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酶活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2,04:689-692.

猜你喜欢

生物制药药品企业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企业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生物制药的研究和发展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江苏省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探讨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