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3-08-15邓寒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5期
关键词:胸外科疼痛心理

邓寒琳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 湖北荆州 434020

手术疗法是外科主要的一种治疗手段,手术常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比较剧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以及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胸外科的患者也不例外,通常在术前会产生焦虑不安情绪,影响手术效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化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环节[1]。因此,在患者围手术期正确地分析手术患者的心态,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在平静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有直接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功效

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舒缓患者紧张焦虑等不适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进入手术状态,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能够促进心胸外科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者对患者病情的熟悉与了解,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知识的传达,有助于患者自身护理意识的提高,这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心胸外科患者的不良心理分析

紧张、焦虑:由于很多患者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患病后担心的问题很多,如若医生再告知其需要手术治疗,则更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例如害怕疼痛、术中出血、身体器官的损伤、手术效果等。临床所见,女性患者往往比男性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初次手术者高于继往手术的患者。

对疼痛的恐惧:外科很多患者对于手术而言最害怕的莫过于手术切口带来的疼痛,因为这种恐惧心理,很多患者会对手术产生抗拒、抵触心理。

对治疗效果的担忧:每个患者都希望通过治疗能够痊愈,从而走上健康的道路,因此对手术治疗抱有很高的期望,因而会担心手术效果,在手术前总是会对治疗效果充满怀疑。

对手术费用的担心:“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广大患者的心声,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的患者,由于无力承担巨额的手术费用,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甚至因此而放弃治疗。

对主治医师水平的疑虑:患者在临床就诊时总是倾向于找专家、名家,而对于年轻或不知名的医生总是会怀疑其医疗水平,对自己的主治医师不信任,因而对自己疾病的预后没有信心。但实质上有很多医师专业技能很扎实,技术过硬。

护理措施

术前指导:对于初次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院内环境、医院规章制度等,帮助患者尽快熟悉院内环境,以消除其陌生紧张感。带病人进病房后要介绍患者认识同病房患者。术前有必要告知患者手术方式,可简单介绍手术流程,使其对手术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对手术疼痛有恐惧感的患者,可告知患者此次手术已经采取的无痛措施,例如向患者阐明手术是在麻醉下进行的,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手术过程中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做及时的调整,手术后还会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适当的镇痛药,帮助患者消除疼痛。对于担心手术治疗效果的患者,更需要护士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解除疑虑,同时给予手术前配合指导,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担心手术费用的患者,护士可以和患者解释,出于手术安全性的需要,有时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因此费用会比一般的稍高,但是医院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对于实属贫困的家庭,可考虑给予适当的减免,绝不能因为患者不能支付手术费用而拒绝为患者提供治疗。有的患者对主治医师不信任,对此类患者,护士应该详细的介绍主治医师的受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取得的成绩等,获取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及信心。

术中护理:(1)基础护理:①定期为卧床的病人擦洗,更换床单、衣裤,修剪指甲,定期变换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②安排合理的饮食,嘱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必要时可采取鼻饲或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补。③改善病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线,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2)心理护理:进入手术室前是患者心理上最紧张的时刻,此时患者对手术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注意,护士及工作人员应面带微笑的向患者确认个人信息,无误后做自我介绍,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若患者有提问,应耐心回答。寒冷季节应注意把消毒剂用水浴加热到适当温度,避免冷热刺激引起患者不适。手术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避免不必要的身体部位暴露,术中不谈论患者病情及个人隐私情况。

术后护理:术后要及时向患者反馈手术情况,尽可能传达有利信息,以减轻患者的疑虑。护士要及早告诉患者术后24小时内手术切口疼痛较重,48小时后会逐渐减轻,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若患者术后疼痛难忍,要正确及时处理,适当使用镇痛剂。

讨论

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有重要作用[2],有助于防止心身疾病的恶性循环,发挥药物和手术疗效,有助于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并能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只有熟悉心胸外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才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

1 袁修银,任俊翠,李松林,等.护患沟通对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7】39.

2 郭娟,刘爱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2):109.

猜你喜欢

胸外科疼痛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疼痛不简单
心理感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