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

2013-08-15路露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5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脑膜炎球菌

路露

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常州 213000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并经血循环而达颅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亲嗜性[1]。发病率低但是病情重,死亡率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高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常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颅内肿瘤,精神病等[2]。护理人员必须充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使病人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45岁,2007年7月30日因发热、头痛、畏寒30天入院。1个月前有肾盂肾炎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0mmHg。体质偏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扶入病房,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建议行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8月1日患者咽部充血,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后好转。8月6日脑脊液检查示:糖11mmol/L,氯100mmol/L,蛋白0.39g/L,考虑“病毒性脑炎”。9月3日仍头痛,体温37.8℃,脉搏88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200/90mmHg,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后予以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合并治疗后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治疗前了解有无基础疾病,并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ECG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

2.2 病室环境:为避免诱发患者烦躁、抽搐或其他精神症状,安排床位较少的病室,严格控制探视,放下窗帘,开床头小灯,避免强光刺激。

2.3 皮肤黏膜护理:两个小时翻身1次,勤换衣裤和被服,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护理2次/d,用洗必泰溶液洗手、足及肛周防止交叉感染。

2.4 心理护理:患病时间长、头痛、呕吐等症状使患者感到紧张和恐惧,应多接触患者,告之用药规律,副作用耐受后即可达到疗效,让患者理解并增强信心。安慰家属,使他们能积极配合治疗。

2.5 颅内高压的护理:①病人应该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②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并观察记录其次数,内容物的颜色与量。③搬运及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防止颈部过屈,过伸及受压。④坐起或大小便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形成。⑤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肢体运动改变,如发现头痛剧烈,呕吐频繁,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甚至意识不清,表示脑疝形成,及时报告医生。

2.6 营养管理:患者因长期发热、头痛及药物毒副作用影响而出现食欲低下,导致贫血、消瘦、抵抗力降低,甚至病情恶化影响预后[3]。因此,鼓励患者多进食,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遵医嘱静脉点滴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2.7 静滴两性霉素B的护理:两性霉素B毒性大,毒副反应多。①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控制滴速,两性霉素B使用剂量要遵医嘱缓慢递增,溶液要现配现用,以无菌注射用水稀释,应用避光输液器,瓶中的溶液要用避光的黑色塑料纸包裹。操作时必须准确无误地吸取所需药量加入5%葡萄糖液中避光点滴,20~30滴/min,500ml液体5~6h滴完为宜。②静滴过程要加强巡视,患者在使用AMB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即刻反应,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首次输注本药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最好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人寒战并及时保暖,半卧位,吸氧2~3L/min,减慢静滴速度,如寒战持续时间长不易缓解可暂停输入,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报告医师,根据病情加用对抗药物如地塞米松2.5mg静脉注射,减慢滴速。发热时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冰敷,必要时通知医师使用药物降温。③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输液的部位,宜先从远端到近端静脉,经常变换部位。一旦发现有静脉炎,即停止该部位输液,并给予50%的硫酸镁局部湿敷。股静脉插管留置导管后,每次接管、封管均应严格无菌操作,肝素帽接口每日消毒,外用无菌纱布包裹,每日用肝素钠冲洗导管1次。④两性霉素B除了以上的毒副反应外,还会引起贫血、低血钾、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心律失常。所以,除了配合医生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象和心电图外,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注意是否有胸闷、心悸、腹胀和肢体乏力等异常表现,为医生调整药物和处理提供信息。

2.8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需要继续服用抗真菌类药物,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注意卫生,少到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该病容易复发,要定期到医院做腰穿,随访脑脊液[4]。

3 讨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又无特异性表现,极易误诊、误治,应反复、多次检查,注意观察病情。此病病情复杂、容易反复、疗程长,治疗及时,护理到位,健康宣教是十分重要的。

1 韦彤,龙俊.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西南军医,2006,14(2):574.

2 石尧生.隐球菌性脑炎的治疗.新药与临床,1996(15):306-307.

3 朱利平,汪泽明,石尧忠,等.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2(2):95-97.

4 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0-181.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脑膜炎球菌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应用多重PCR鉴定不同来源肠球菌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