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

2013-08-15周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5期
关键词:托拉生长抑素胰腺炎

周涛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腹部外科中的一种危重疾病,目前还尚未完全了解其发病机制[1]。为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本院对SAP患者进行了生长抑素、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38例,年龄在30~71岁,平均(44.1±5.8)岁,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为(12.7±2.1)分。根据ASP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胃肠外营养、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禁食水、改善微循环、预防治疗感染、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将40mg泮托拉唑注入100ml生理盐水注射液(0.9%)中,进行静脉滴注,每日2次;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首次静脉注射250μg生长抑素,然后将3000μg生长抑素注入48ml氯化钠注射液(0.9%)中,改用微量泵静脉泵入,泵速250μg/h,轻症患者持续治疗5~7d,重症患者持续治疗7~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比较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腹痛缓解、肠道功能恢复、呼吸机撤离时间分别为(1.8 ±0.5)d、(2.8 ±1.0)d、(3.5 ±0.9)d,对照组分别为(3.9 ±0.5)d、(4.7 ±0.8)d、(5.5 ±1.1)d,实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发现,SAP的发病机制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Hs-CRP(高敏C反应蛋白)、IL-8(血清白介素-8)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明显的关系[2]。通过相关措施控制炎性因子的水平,可显著缓解SAP病情的发展。泮托拉唑是一种H2受体阻滞剂,其在SAP动物模型中,可有效减少胰腺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渗出,其抑酸作用显著而持久[3]。泮托拉唑作用胃壁细胞,可抑制其H-K-ATP酶的活性,减少胃蛋白酶的活性和分泌,进而抑制胃酸对腺体的影响。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表明,生长抑素应用于SAP早期患者的治疗,可有效阻碍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生长抑素的治疗原理是:抑制胰酶分泌,降低其消化作用,降低磷脂酶、淀粉酶及细胞中的TNF-α、Hs-CRP、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心、肝、肾及胰腺等重要脏器免受损伤[4]。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SAP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单用泮托拉唑钠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丁洪涛,吴玉芳.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6):552-553,556.

2 刘波,付移山,魏思东,等.生长抑素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3例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78-179.

3 许志伟,陈胜,朱坚,等.生长抑素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25(1):69-71.

4 石莹.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J].肝胆外科杂志,2012,20(6):417-419.

猜你喜欢

托拉生长抑素胰腺炎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泮托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