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针菇菌糠饲料化应用研究

2013-08-07倪小军陈文军刘记水许占伍

食药用菌 2013年1期
关键词:猪饲料金针菇风干

倪小军 陈文军 刘记水 许占伍

(江苏东越生物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133)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我国现代农业和生物农业的新亮点。在发达国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比例已高达90%,而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则起步较迟。近年来,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年均增速为12%~15%左右。以全国工厂化金针菇数据为例,2003年,我国工厂化金针菇每日产量仅40吨;到2011年,这一数据攀升至 841吨,8年来翻了 20倍,呈爆发性增长趋势。随之带来的是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金针菇菌糠”的利用问题。

随着食用菌消费量的增加,以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食用菌产业呈规模发展势头,随之产生大量废弃菌渣,形成“双色污染”,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已开展了综合利用这类废弃物资源的研究[1,2]。

金针菇菌糠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其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本试验就金针菇菌糠的剩余营养成分,实现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饲料化应用的工艺、配方等开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①金针菇栽培培养料:玉米芯、米糠、麸皮、棉籽壳、大豆皮等。②猪饲料加工原材料:玉米、小麦、豆粕、麸皮、金针菇菌糠等。

1.2 方法

(1)适宜于菌糠饲料的金针菇配方筛选。本试验以江苏东越生物公司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3种配方为研究对象,其配方I:玉米芯40%,米糠39%,麸皮5%,棉籽壳15%,碳酸钙1%;配方II:玉米芯39%,米糠40%,麸皮5%,棉籽壳5%,大豆皮5%,玉米粉5%,碳酸钙1%;配方III:玉米芯39%,米糠40%,木屑10%,麸皮5%,棉籽壳5%,碳酸钙1%。在不影响金针菇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对各配方采收金针菇后的菌糠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合猪饲料所需营养,筛选出一种所产菌糠较适合应用于猪饲料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配方。

(2)金针菇采收后菌糠质量控制研究。培养料装瓶时的含水量控制在62%~64%,对采收金针菇后的栽培瓶,分别采取处理A:立即拉出挖瓶;处理B:生育房通风关闭后,4~6 ℃低温下保存8~10 h,拉出立即挖瓶;处理C:生育房温度控制在4~6 ℃,常通风,8~10 h后挖瓶;处理D:生育房制冷和新风都关闭,保存8~10 h后挖瓶。测定废料的营养成分和含水量,以及污染情况等。每处理重复3次,每次从采收后的瓶中随机抽取48瓶经混合后测定相关指标。

(3)金针菇菌糠风干程度的研究。对挖瓶后的金针菇,采用风干线立即风干,对不同风干程度的菌糠进行水分和营养成分的测定。

(4)金针菇菌糠猪饲料化应用配方研究。结合猪生长周期中所需营养条件,在不同时段添加一定比例的金针菇菌糠,并对添加菌糠的饲料进行营养测定,以此确定不同时段的猪饲料中菌糠的添加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针菇栽培配方研究结果 3种配方栽培金针菇,对采收后的培养废料风干到14%后进行的营养测定结果(表1):配方II粗蛋白含量为11.52%,明显高于其他两种配方,钙和磷含量也较高。在配方中添加木屑,其粗蛋白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因此选用配方II为生产和试验研究配方。

2.2 金针菇采收后菌糠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

从表2可知,采用C处理,含水量为44.1%,粗蛋白含量为12.19%,未发现霉菌污染,蛋白质含量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低温环境下金针菇菌丝仍然处于生长状态,不利于霉菌的生长,通入新风,促进了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抑制了霉菌等杂菌的感染,采收后的栽培瓶中菌丝含量更高。而 D 处理空调和通风都关闭后,由于废料中菌丝的呼吸作用,导致房内温度急剧升高到18 ℃以上,同时没有新风进入,加快了霉菌的感染。因此,处理C较适合采收后废料的营养保存和积累。

表1 不同配方营养成分测定(湿重百分比)

表2 菌糠的不同处理方法

2.3 金针菇菌糠风干程度的研究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风干后随着含水量降低,粗蛋白含量明显下降,灰分增加,含水量10%以上粗蛋白含量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在11%~12%;含水量10%以下,粗蛋白急剧降低,同时灰分含量增加。

图1 不同风干程度对菌糠质量的影响

2.4 金针菇菌糠猪饲料化应用配方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小猪、中猪、大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后备母猪等各生长阶段分别添加1%、2%、4%、10%、1%、2%的金针菇菌糠,测定其相关营养成分不低于普通猪饲料,其中测定的氨基酸含量略有升高,均能达到国家《猪饲料标准》的要求(表3、4)。

表3 猪生长各阶段常规饲料的配方及其营养成分

3 小结与讨论

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为了实现菌糠的饲料化循环利用,须开展适用于菌糠饲料的金针菇栽培配方的筛选,并进行采收后菌糠保存条件、风干度,以及饲料中菌糠添加量等的试验研究,以确保菌糠饲料化应用的安全、有效、可行。本研究初步确定较适合菌糠饲料化应用的工厂化金针菇栽培配方为:玉米芯39%、米糠40%、麸皮5%、棉籽壳5%、大豆皮5%、玉米粉5%、碳酸钙1%。同时,待挖栽培瓶的存放条件对菌糠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均有影响,本文已对其存放条件作了部分研究,以后还需继续进行。

表4 添加菌糠后猪生长各阶段的饲料配方及其营养成分

本试验发现,与食用普通饲料相比,食用含金针菇菌渣的新型饲料的猪增重明显加快,长势好,毛色光亮、皮色红润,采食量显著增加,健康状况良好,其死亡率也比对照降低。每头猪的饲料成本可节省8.0元,新型饲料比普通饲料增重的效果好,使每头猪增值11.78元,总计每头猪净利润增长值为19.78元,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为了保证菌糠作为饲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实用性,在生产中应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金针菇栽培料农药残留检测和霉变的检测;②加强菌种选育,确保收菇后菌糠内菌体繁殖力强,有较高的抗杂菌能力;③菌糠添加量的研究,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无霉变、无杂菌污染的菌糠[3];④添加菌糠后猪肉品质的研究。

[1]陈永生.菌糠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J].食用菌,1991(4):41-42.

[2]李浩波,雷海宁,权中会,等.商洛菌糠饲料新资源开发技术研究III.菌糠资源现状调查及开发前景[J].陕西农业科学(自然科学版),2000(专集):49-53.

[3]霍妍明,谷子林,王志恒.菌糠饲料的开发与利用[J].今日畜牧兽医,2007(9):61-62.

猜你喜欢

猪饲料金针菇风干
猪饲料中小麦替代玉米的策略分析
猪饲料中铜和锌的替代来源
前三季度全国猪饲料产量5 848万吨,同比下降0.3%
被风干的
金针菇转潮期管理七要点
野生与人工栽培的金针菇营养成分比较
额敏风干肉
不熟的金针菇会造成中毒吗?
把喜欢当成一种奢侈
金针菇减肥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