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芝优良菌株的品比试验*

2013-06-01凌宏通王志达曾振基

食药用菌 2013年1期
关键词:母种孢子粉梅州

李 忠 凌宏通 王志达 曾振基

(广东省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 梅州 514071)

灵芝优良菌株的品比试验*

李 忠 凌宏通 王志达 曾振基

(广东省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 梅州 514071)

通过对4个灵芝菌株在拮抗反应、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梅州生产推广的优良菌株:大别山G8菌株与其他菌株均有拮抗反应;该菌株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洁白浓密,边缘整齐;在栽培过程中生长良好,孢子粉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

灵芝;菌株;拮抗试验;性状比较;筛选

灵芝(Ganoderma lucidum)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是中国传统的药用真菌,被称为神草,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1]。灵芝中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核苷、氨基酸、甾醇、生物碱等多种成分[2~4]。大量药理研究表明,灵芝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衰老、护肝和降血糖血脂等方面的功效[2~7];临床上还应用于美容、改善记忆和改善睡眠[2,8]。灵芝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4个引进的灵芝菌株的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广东梅州及周边地区栽培的灵芝菌株。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杂交灵芝、广1号灵芝引自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大别山G8灵芝引自广州宝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梅州灵芝实验基地,三明京大灵芝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

1.2 培养基配方 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0.5 g,琼脂20 g,水1 000 mL。原种培养基:玉米粒99%,石膏1%。栽培料配方:木屑78%,麦麸12%,玉米粉8%,石膏1%,蔗糖1%。

1.3 母种制作 取200 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 000 mL煮沸20 min,纱布过滤,再加20 g葡萄糖和20 g琼脂及其他药品,充分溶解后补足水至1 000 mL,分装于21×200(mm)试管中,每试管约10 mL。试管121 ℃灭菌30 min后取出摆斜面至冷却。在超净工作台内定量接入平板尖端菌丝,每个菌株接10支试管,25 ℃下恒温培养。

1.4 原种制作 玉米粒除杂、除坏后,在水中浸泡12~13 h,经沸水煮至用手按开玉米粒里面不糊为宜,晾干至表面无水,加入石膏拌匀,混合装袋,每袋折合干料80 g,121℃灭菌1.5 h。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定量接入平板尖端菌丝,每个菌株接20瓶,25 ℃恒温培养。

1.5 栽培方法 木屑78%,麦麸12%,玉米粉8%,石膏1%,蔗糖1%混匀,按料水比1∶1.5加水拌匀,拌好后分装到33×17×0.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折合干料350 g,121 ℃灭菌2 h。自然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定量接入原种,每个菌株接50袋,重复3次,室温培养。菌丝满袋后开袋,待菌盖白色生长圈基本消失呈红褐色时移入收粉架,保证湿度、定期通风,约40天后采收孢子粉和子实体[9,10]。

1.6 拮杭试验 拮抗试验是鉴定菌株间遗传差异的传统方法,通过拮抗试验将供试菌株进行鉴定、归类,防止重复[11]。菌丝间的拮抗反应是菌株间不同遗传特性的重要表现,表明不同菌株分别属于不同的亲和群。试验将0.5 cm2的菌块接种到PDA平板上,25 ℃下恒温培养5~8天得到活化菌种。在活化后的菌落边缘取直径5 mm的菌块,将3个菌株以“品”字形同时接种在一个PDA平板上,25 ℃恒温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菌株间是否有拮抗线,以及拮抗线是否明显。每个组合重复3次。

1.7 观测结果 母种萌发后每天划线,测量并记录菌丝生长速度,记录菌丝长满试管的时间以及菌丝的浓密程度、颜色、气生菌丝量等。原种待菌丝长到瓶肩部时开始沿菌丝生长边缘划线,测量并记录菌丝生长速度、满瓶时间以及菌丝的浓密程度等。栽培中观察记录原基形成时间、采收时间,以及子实体的生物学性状,包括菌盖颜色、菌盖面积、菌柄长度及出芝产量,计算污染率、生物学效率等,并对产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灵芝孢子粉作为灵芝的精华,集中了灵芝的最有效成分[12]。有鉴于此,梅州赤灵芝栽培以采收孢子粉为主、子实体为辅。试验中只测第一潮灵芝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拮抗性 拮抗试验表明,供试菌株接种在同一平板上培养6天后开始有拮抗线出现,但反应强烈程度不一。以杂交灵芝与其他菌株的拮抗反应最为强烈,说明亲缘关系最远;其他菌株间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反应,从中推测4个灵芝菌株亲缘关系较远,分属于不同亲和群,是不相同的灵芝菌株,不存在异名同种的问题。

2.2 母种、原种生长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4个灵芝菌株在母种及原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各不相同,其中杂交灵芝长速较快,满管和满瓶天数较短,其次是广1号;供试菌株三明和G8生长速度相差不大,满管和满瓶天数基本保持同步。从菌丝密度色泽、菌丝边缘整齐度来看,4个菌株在母种和原种培养基的差别都不大,表现为菌丝浓密,颜色雪白,边缘较整齐。此外,各菌株在原种培养基中的菌丝萌发和定植能力均较强。总体来看,以杂交灵芝菌株在母种和原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最好。

2.3 试验结果

(1)栽培袋菌丝培养情况。根据广东梅州当地大规模栽培赤灵芝的实际情况看(试验在自然气温下进行),因正值冬季,气温较低,生长相对较慢。4个菌株菌丝满袋所需天数依次为杂交<广1号<G8<三明(表2)。与母种培养基菌丝满管天数次序相同,只是三明菌株长速较慢。污染率方面看,杂交菌株较低,仅1.65%,其他菌株的污染率也都在正常范围5%内。

(2)子实体生物学性状。由表2可知,杂交灵芝菌株的子实体农艺性状相对较差:颜色较淡,分支数多、菌柄长且直径小,菌盖呈近圆形且不规则,畸形率高达46.15%,产孢子粉量少。而其他3个菌株间子实体特性多差异不大,均呈红褐色,分支数1~2个,丛生,肾形,菌柄短,菌盖边缘规整;但在子实体大小、厚度、畸形率、产孢量方面有不同。

(3)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根据梅州栽培赤灵芝的第一潮子实体和孢子粉所作统计结果,并经多重比较Duncan测验法进行差异分析,三明和广1号两者之间的总鲜重无显著差异,但与G8、杂交菌株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表3)。同时,无论是子实体还是孢子粉,G8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其生物学效率高达13.94%;生物学效率最低的是杂交灵芝,仅6.50%。据此得出,G8是适宜梅州气候条件下栽培的高产菌株。

表1 4个灵芝菌株在母种及原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表2 4个灵芝菌株栽培袋培养菌丝的生长情况及子实体农艺性状

表3 4个灵芝菌株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

3 讨论与小结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杂交灵芝菌株进行母种、原种和栽培袋培养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菌丝活力和适应性较强,栽培袋污染率低;但其子实体菌盖的增大和加厚不充分,畸形率高,生物学效率低。这可能与菌株本身是杂交而成的有关系。而杂交菌株生长周期短,污染率低,菌盖不规则这一特性则适合于做盆景。

菌株广1号较G8菌丝生长快、污染率低,但生物学效率偏低,子实体虽然大但厚度不够,孢子粉产量也偏低;三明菌株虽然子实体菌盖最大,产孢量也较多,但菌丝长速较慢,生物学效率较低,说明菌株广1号和三明都不是高产优良菌株。

菌株G8母种和原种菌丝长速比三明快,菌丝白而密,气生菌丝量多,子实体原基形成快,菌盖虽略小但厚实,出芝较整齐,子实体形状和色泽好,产孢量多,生物学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综上所述,供试的4个灵芝菌株中,G8是较适宜梅州地区生产推广的优良菌株。

[1]林志彬.灵芝的现代研究[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19.

[2]邓海林,吴佩颖,王建新.灵芝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2):141-143.

[3]张晓云,杨春清.灵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21(4):152-155.

[4]吕文辉,张源.灵芝的药用价值[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2008,10(4):71.

[5] Lindequist U, Niedermeyer T, Julich W. The pharmacological potential of mushroom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icine,2005,2(3):285.

[6]刘虹,周甄鸿,刘志宏.灵芝孢子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50-51.

[7]肖春,吴清平,蔡玟,等.灵芝粗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中国食用菌,2011,30(5):37-39

[8]王宏勋,张雯,颜克亮,等.复合枸杞灵芝菌丝体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初步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7,26(3):38-40.

[9]曾振基,古培总,陈东标,等.杂木屑栽培赤灵芝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4,23(3):41-42.

[10]曾振基,古培总,陈东标,等.赤灵芝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4(2):44-45.

[11]郭晓帆,陈艳秋.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食用菌,2007,29(1):14-16.

[12]赵东旭,徐建兰.灵芝孢子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6,30(4):306.

∗项目来源: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引导项目(2010B090300040);广东省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项目(2011B040100013)。

李忠(1983- ),男,广东五华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母种孢子粉梅州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羊肚菌菌种比较试验
梅州茄子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