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阿培南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3-06-28陈秋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培南亚胺烯类

李 敏 陈秋生

(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比阿培南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李 敏 陈秋生

(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

目的 评估比阿培南对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 例中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治疗,疗程均为 7d~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4.4%,细菌清除率为 83.36%,均高于对照组的71.9%、73.6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比阿培南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可靠且安全,值得推广。

比阿培南;呼吸道感染;疗效

2002年比阿培南(biapenem)在日本被批准上市,它是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临床用于治疗下呼吸道、尿路、腹腔等感染获良好疗效[1]。临床上对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常用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氨曲南和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本研究使用2种常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治疗重度下呼吸道感染后,比较不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该菌疗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重度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64例,此次未使用过其他抗菌药物或者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无效,排除标准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者,对β-内酰胺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存在影响感染病程和疗效评价的基础疾病;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脏、血液、内分泌、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他严重或进行性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2例。

1.2 治疗方法

给予2组患者一般支持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部分患者根据病情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组予以比阿培南0.3g,Bid,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次时间间隔至少8h;对照组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Q8h,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疗程7d~14d,治疗期间未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1.3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观察

记录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每日体温以及其他症状体征变化。用药前、后各判定患者感染严重度(≤6分为轻度,7~13分为中度,≥14分为重度),评分标准参考见表1。

表1 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评分标准

1.4 临床疗效评价

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患者体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细菌学疗效评价:分为病原菌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和再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3.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入组患者均为本院呼吸内科病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1~69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肺脓肿1例、肺炎18例(其中3例正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例,用药天数为(8.7± 2.3)d;治疗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5岁,中位年龄47岁,其中肺脓肿1例、肺炎19例(其中1例正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机相关肺炎3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例,用药天数为(9.1±2.5)d。

2.2 临床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7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64例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评价

2.3 细菌学评价

64例患者痰液样本培养显示,细菌阳性率为64.06%。治疗组患者细菌阳性率为68.75%,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86.36%;对照组细菌阳性率为59.38%,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73.6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出现了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肝酶升高,1例出现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升高;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肾功能轻度异常,1例出现白细胞减少。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和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均为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实验治疗,多数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给予对症处理。

3 讨 论

碳青霉烯类属超广谱抗生素,具有强力的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能力及对抗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降解能力[2],可杀灭绝大部分G+、G-及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且与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存在交叉耐药性,因此作为治疗重症感染时的一线用药[3]。其中比阿培南的抗菌谱涵盖了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及厌氧菌,但对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作用差[4]。耐药性较少的原因为: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具有稳定性。比阿培南无需与DHP-1的抑制剂联用,对肾脏毒性基本为零。本研究发现,比阿培南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优于亚胺培南,可能的主要原因:①和亚胺培南相比,比阿培南进入细胞的途径不同;②部分耐亚胺培南的药物如(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比阿培南敏感性高;③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可因抗生素选择压力的作用,诱发更严重的耐药,亚胺培南进入国内使用时间较长,因选择性压力因素作用,耐药菌株在增加。综上所诉,比阿培南在临床疗效上优于亚胺培南,同时不良反应和亚胺培南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因此,在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时,比阿培南疗效性及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

[1]Bassetti M,Ginocchio F,Mikulska M. New treatment options against gram-negative organisms[J].Crit Care.,2011,15(2):215.

[2]Nishino Y,Kobayashi M,Shinno T,et al.Practical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doripenem:a novel 1β-methylcarbapenem antibiotic[J].Org Pro Res Dev,2003,7:846-850.

[3]El-Gamal MI,Oh CH.Current status of carbapenem antihioties[J]. Curr Top Med Chem,2010,10(18):1882-1897.

[4]林 赴田.新型碳 青霉 烯 抗 生 素比阿培 南 的药 理 研 究与临床应 用[J].中国新药杂志,1999,8(1):14-17.

R562

:B

:1671-8194(2013)10-0204-02

猜你喜欢

培南亚胺烯类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浓度及建立临床标本采样流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特殊状态人群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进展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中亚胺离子的断裂特征及其在肽段鉴定中的作用
新型三氮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