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2013-06-28冼钰贞卢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刺激性面罩氯化钠

冼钰贞 卢佩霞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

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冼钰贞 卢佩霞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

目的 探讨采用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Venticaire)进行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选取 2011 年 11 月至 2012 年 8 月在我科住院的 38 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我科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而实验组采用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Venticaire)进行间断加入湿化液湿化气道,观察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液粘度、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痰液粘度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脓痰的产生明显低于常规组(均 P < 0.05)。结论 采用 Venticaire 进行间断加入湿化液湿化对保持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减少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和脓痰等并发症的发生,较好的保证痰液的粘度,减少痰痂或泡沫样痰液的形成,优于传统的间断滴注湿化法。

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气管切开;气道湿化

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且血性液体、脑脊液、呕吐物容易误吸入呼吸道,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保障有效通气,常需行气管切开,而气道湿化是气管切开后保证气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的重要护理环节,关系到患者的愈后及康复[1]。正常情况下,鼻腔、咽腔及呼吸道均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吸入气体未经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呼吸道内水分从气管切口处不断大量丢失,使气道黏膜干燥,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分泌物干结,排痰不畅,从而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同时干燥气体的吸入还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致使气道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导致细菌侵入致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危害[2]。近年来,广大的护理工作者在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量及湿化温度上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就我科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均于重症颅脑外伤术后行气管切开,均呈昏迷状,均需吸氧。将3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19例(年龄26~71岁,其中男13例,女6例),采用传统间断滴注的方法。实验组19例(年龄28~79岁,其中男12例,女7例),采用氧气面罩呼吸机雾化型雾化器进行间断加入湿化液湿化方法。湿化液选用0.9%氯化钠溶液。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采用英国产的一次性使用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Venticaire),直接与氧气流量表连接(氧流量按医嘱要求调节),根据室内温湿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调整滴入雾化器容量瓶中湿化液的量,及湿化的间断时间,一般为2~3ml/次,间断1~2h。

1.2.2 常规组

采用我科传统间断滴注湿化法,将湿化液瓶接上输液器(不带针头),每小时向气管内滴入1~2mL湿化液。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泡沫样痰液、气道出血以及脓痰的发生均少于常规组,均P<0.05(表1)。

表1 2种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3 讨 论

3.1 传统的间断滴注湿化方法的缺点[3]:一次性滴注量难以控制且相对较大,容易使患者产生刺激性咳嗽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憋闷、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上升;同时刺激性咳嗽可把部分湿化液咳出,从而降低湿化效果,严重的还可引起气道出血。它不能保持气道切开后持续湿润的要求,易使痰痂形成,导致排痰不畅,吸痰次数增加或困难,增加气道出血及堵管的风险,为了避免堵管,我们会增加湿化的次数,加大湿化的量,最后容易导致泡沫样痰液,继而又减少湿化,最终演变成湿化→痰痂形成→加强湿化→泡沫样痰液→减少湿化→痰痂形成的循环链,反复的刺激与操作会增加患者感染的概率,导致脓痰的产生,延缓患者的病情转归,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

3.2 英国产的一次性使用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Venticaire)是专用于气切患者吸氧雾化治疗的,采用其间断加入湿化液湿化,能使湿化液变成微小气雾,随患者的呼吸达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加强了气道的湿化及抗感染效果,使肺部感染治愈时间缩短,发生痰阻和气道粘膜损伤的概率降低。而且它需要的氧气流量小,且雾量小,雾量维持时间长,可以重复多次使用,能使气道持续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状态,符合呼吸道对湿度的生理要求,有利于痰痂的稀释和排出,达到有效湿化目的,减少或避免痰痂形成和并发症发生。它还有过滤微小颗粒的效果,根据统计学资料分析,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推注湿化法。

3.3 采用Venticaire进行湿化与传统的定时滴注气道法比较,其有以下优点:①能把湿化液变成小气雾,使气道处于似生理湿化状态,充分改善呼吸道的湿化环境,符合呼吸道对湿度和湿化液浓度的生理要求[4]。②避免了因滴注量大引起的呛咳和刺激性咳嗽。③能充分的稀释痰液,使痰液容易咳出,减少了吸痰次数,从而减轻了因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减少了气道黏膜损伤和气道出血的发生。④减少了肺部感染并发症。⑤其面罩可平稳的覆盖于气切外口,避免空气中的尘埃进入,替代了传统的套管外口覆盖敷料[5],并且翻身搬运时不易脱出。⑥价格实惠,在不湿化时还可充当面罩吸氧。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气道湿化液的选择[6],我科采用传统的滴入湿化时最常用的气道湿化液为0.9%氯化钠100mL,因为使用方便(生产商供应)而且保存时间长,可在开启后24h内使用,减小患者经济负担,但经科学研究证明采用0.45%氯化钠湿化液优于等渗盐水[7],因为肺蒸发面大,等渗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快,盐水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易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而0.45%氯化钠吸入后在气道内再浓缩,使之接近等渗盐水,对呼吸道的无刺激作用。更有学者通过观察证明,使用等渗盐水作为湿化液不仅不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因此,持续湿化应选用0.45%氯化钠,但是一般药物生产商并没有生产此浓度的盐水,要经过配置,但经过配置后的湿化液保存时间只有2h,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加大了护理的工作量。而采用Venticaire进行间断加入湿化时,可以在其容量瓶里加入0.9%氯化钠和灭菌注射用水配置成0.45%氯化钠现配现用,即没有加重患者和护士的负担,更能达到湿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气切雾化型输氧面罩进行间断加入湿化液湿化气道,能使湿化液稳定、缓慢、以微小气雾进入呼吸道的深部,从而达到有效湿化气道的目的。其操作及取材方便,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并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1]居玲霞.重 症 颅 脑 损伤 行 气管 切开术及并发肺炎的 护理[J].护 士进修杂志,1998,13(9):29-30.

[2]蒋琪霞,梁萍,耿广莉.抢救5例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报告[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53.

[3]姜 英.气管内间断 湿 化法与 输 液管持 续 湿 化 法效 果比 较[J].当代护士,2004,4(2):2.

[4]李 有莲,郭 楼 英.气管 切 开后呼吸 道相关因素的监 护 [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0,10(2):141.

[5]卢 丽华,张力华,申雪琴,等.气管 切开患 者应 用自制湿 化 罩的 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1.

[6]刘素玲.不同湿 化液 在 人 工气 道 患 者中的应 用[J].中国误诊 学杂志,2004,4(12):2112.

[7]刘文文.0.45%氯化钠作为人工气道湿化液的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1828-1829.

R651.1+5

:B

:1671-8194(2013)10-0194-02

猜你喜欢

刺激性面罩氯化钠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理想面罩
霍山石斛多糖吸湿保湿性能及皮肤刺激性研究
重点监管的水运危险货物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高校图书馆色彩信息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