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3-06-28郭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性肺炎医护人员有效率

郭霞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四科,河南 新乡 453000)

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郭霞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四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探讨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 2009 年 5 月至 2011 年 5 月我院 90 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 45 例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对照组 45 例患者给予常规、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 19 例患者治愈,24 患者好转,有效率为 95.5%,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 79.9%,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经过全方位的临床护理恢复效果显著,因此,临床护理在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

院内获得性肺炎;护理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肺炎病症等,其包括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及在院内获感染出院后明显表现的肺炎。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对院内获得性肺炎加强防范和救治,同时,临床护理也极其重要。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对45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给予了全面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9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45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49.5岁;心血管疾病19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17例、肝肾切除手术9例。对照组组45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49.7岁;心血管疾病21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14例、肝肾切除手术10例。两组患者均为预后过程出现肺炎症状,经确诊为院内获得性肺炎。90例患者军给与利奈唑胺治疗,剂量600mg,每次静脉滴注12h,连续治疗2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况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一般护理。

护理组45例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具体如下:①护理过程中,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医护人员要掌握每位患者的病症及病情发展情况。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治疗。②增加医护人员巡视患者的时间和次数,要从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一些患者的消极、不安情绪进行引导和开解,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③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做到每天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对于静脉滴注药物要将滴速保持在30滴/min。给与患者鼻饲全营素低渗性肠内营养制剂0.6kcal/(mL·次)。④对患者病房要进行定期消毒,时刻关切患者伤口情况,预防感染。时刻监测患者心电图,当出现异常状况时要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1]。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炎症消失,临床症状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炎性因子经检测呈现阴性或者阳性;无效: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护理组19例患者治愈,24患者好转,有效率为95.5%,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9.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3 讨 论

根据最新医学研究可得,院内获得性肺炎是目前医院较为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其发病率占到总感染发病率的2.8%左右。一般来说,患者出现院内获得性肺炎后临床上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咳嗽和体热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期会发展为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属于感染和传染种类,长包括真菌、细菌和病菌感染、传染等。目前,较为常见的引起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因素有以下几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侵入性操作以及手和空气污染等。有些患者常年服用多种药物,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这很大程度上给病菌感染带来了机会;还有一些患者长期不合理用药使得口鼻咽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耐药菌大量繁殖、咳嗽反射及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最终致使细菌口腔分泌物吸入肺内造成肺部感染;另外,医院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也是导致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主要因素,医院是患者的聚集场所,病室内常常空气混浊、不流通,很多病菌会随着空气流动而造成空气污染,进而导致患者肺部感染[3]。上述因素都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因素,一旦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患者治疗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给患者治疗带来不可逆转的威胁,因此医护人员要最大程度上防止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全方位护理,要时刻注意术后患者切口部位,防止因细菌导致患者切口部位、导管口等部位的感染。同时,要定期对患者病房环境进行消毒,降低患者感染、传染概率。

一般来说,术后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很容易发生感染,这个时候全方位的临床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研究中,护理组45例患者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患者治愈率、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恢复。从临床护理角度来看,全方位的护理加快了患者恢复,提高了患者临床疗效,因此全方位的临床护理值得在院内获得性肺炎治疗过程中推广和使用[4]。

[1]黄 燕 玲.院内获得 性 肺炎 原因分析及 护 理 对 策[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6):555-556.

[2]常 志 红 .护 理 干 预 在 院 内 获 得 性 肺 炎中的 应 用[J].中国 实 用医药,2012,7(16):241-242.

[3]周 清 珍 .院 内 获 得 性 肺 炎 的 临 床 护 理 观 察 [J].中 国 实 用 医药,2012,7(14):208-209.

[4]张润香,冯伟,熊建球.临床医护人员洗手现状与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6(10):1138-1139.

R473.5

:B

:1671-8194(2013)09-0311-02

猜你喜欢

性肺炎医护人员有效率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社区获得性肺炎孕妇血清sTREM-1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