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报道

2013-06-28杜海峡贾江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9期
关键词:正骨根型颈椎病

杜海峡 贾江波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报道

杜海峡 贾江波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医正骨术;手法;临床研究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突出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髓、血管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1月,作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①症状:大多数患者逐渐感觉到颈部单侧局限性痛,并从颈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感为主,或以麻木为主。疼痛呈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颈部后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压时疼痛可加重。上肢沉重,酸软无力,持物易坠落。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耳鸣、耳痛、握力减弱及肌肉萎缩,此类患者的颈部常无疼痛感觉。②体征: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椎横突尖前侧有放射性压痛,患侧肩胛骨内上部也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力减弱。颈5~6椎间病变时,刺激颈6神经根引起患侧拇指或拇、食指感觉减退;颈6~7椎间病变时,则刺激颈7神经根而引起食、中指感觉减退。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检查:颈椎正侧位、斜位或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CT.MR可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消失或反角,轻度滑脱,项韧带钙化和椎间孔变小,颈椎间盘突出等改变。

1.2 一般资料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5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11d,最长16年。全部病例均按《现代颈椎病学》[1]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确诊。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颈腰椎牵引床进行枕领持续牵引加内服双氯芬酸钠(白云山汤阴东泰制药厂)治疗。河南省安阳市翔宇药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产JYZ-Ⅲ型颈腰椎牵引床进行枕领持续牵引,坐位、颈前倾15°~30°,从8kg开始,逐天增量,女性患者可增至16~18kg,男性可增至18~20kg, 一般不超过体重的l/4,每次牵引时间15~20min。每天1次,15d为l个疗程;双氯芬酸钠:每次口服50mg,每日1次。

1.3.2 治疗组

①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第一步:理筋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能使部分患者较快缓解症状。先在颈部用点压、拿捏、弹拨、滚法、按摩等舒筋活血,活络止痛的手法,放松紧张痉挛的肌肉。第二步:颈项旋扳法即患者取稍低座位,术者站于患者的侧后,以同侧肘弯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其后枕部并以拇指按住患者横突侧向隆起处,嘱患者颈部放松,术者将患者头部向头顶方向牵引,而后向本侧旋转,当接近限度时,再以适当的力量使其继续旋转5°~10°,同时顶住棘突的手拇指亦同时进行拨动使其还纳复位,可闻及轻微的关节弹响声,之后再行另一侧的旋转。此手法必须在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始终保持头部的上提力量下旋扳,不可用暴力,旋扳手法若使用不当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宜慎用,脊髓型颈椎病禁用。第三步:仰卧位颈项旋转搬拉法即患者仰卧,术者坐于床头,面向患者,以右侧为例,患者头向右侧旋转45°,术者左手从颈下伸出托起下颌,右手托其枕部,嘱患者颈部放松,术者将患者头部在旋转45°的基础上继续拔伸旋转,当接近限度时,再以适当的力量使其继续旋转5°~10°,可闻及轻微的关节弹响声,之后再行另一侧的旋转拔身。②中药治疗:治宜补肾、祛风湿、活络止痛,可内服补肾壮筋汤、补肾壮筋丸或颈痛灵、颈复康、根痛平冲剂等中成药;麻木明显者,可内服全蝎粉,早晚各1.5g,开水调服;眩晕明显者,可服愈风宁心片,亦可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急性发作,颈臂痛较重者,治宜活血舒筋,可内服舒筋汤。③功能锻炼:作颈项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及前伸后缩等活动锻炼。此外,还可以做体操、太极拳、健美操等运动锻炼。

1.4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有症状明显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有效:原有症状得到轻微改善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无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颈椎病的提法,但其相关症状散见于痹症、痿症、项强、眩晕等方面的论述。神经根型颈椎病亦称痹痛型颈椎病,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临床最为多见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与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神经根症状的产生是由于颈部韧带肥厚钙化、颈椎间盘退化突出、骨质增生等病变,使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即逐渐出现各种症状。第5~6颈椎及第6~7颈椎之间关节活动度较大,因而发病率较其余颈椎节段为高。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

在临床治疗上,除传统药物内治外,推拿正骨疗法应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首选方法。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准确判定病理性棘突偏歪的移动方向是治愈该病的前提,恢复椎体(棘突)的解剖或代偿位置,使脊柱重新建立和恢复内外平衡,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病变组织的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功能,促进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则是治愈该病的关键。病愈合后要坚持功能锻炼,稳固内外平衡则是巩固疗效及预防该病复发积极有效的措施[3]。根据生物力学研究的结果,手法推拿作用时,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有很明显的位移,可松动病变部位的上下关节突,纠正椎间小关节紊乱,松解小关节粘连,恢复关节正常的对合关系,使神经根管内的容积增大,并改变突出物与硬脊膜神经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减轻或解除突出物对硬脊膜和神经根的压迫。缓解颈部肌肉和骶棘肌的紧张状态,相应地松弛或增宽了椎间隙,利于膨出的纤维环借椎间盘自身的负压作用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机械压迫。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弧度,重新调整脊柱功能的力线分布,促进脊柱内外力学平衡的恢复[4]。仰卧位颈项旋转搬拉法是本正骨手法治疗的亮点,通过对比说明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既有效又安全,既无痛又快捷,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1]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2]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S].南 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方 军 .手 法 治 疗 腰 椎 滑 脱 78 例 临 床 体 会 [J].中 医 正 骨,2006, 8(8):55-56.

[4]金钢宇.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08,4(7):63-64.

R681.5+3

:B

:1671-8194(2013)09-0287-02

猜你喜欢

正骨根型颈椎病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图说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